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是工科类高校教育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应通过创新工程教育观念、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建立科学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创造、创新、创业"能力的"三创"型工程人才,这也是工科类高校教育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针对电气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提出了通过建立校内外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整合重构新的课程体系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并建设包含校内外导师在内的师资队伍来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电气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民办高校应坚持"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三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口,是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工程人才的必然选择,民办高校可以此为契机,科学定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4.
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是高校工科类专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工科类专业来说,应当认识到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不仅是国际工科类专业改革的趋势、符合人类认知的客观规律,更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要加强厅层设计,把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工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工程实践教学的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以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针对工程师培养的目标、理论与实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案例,提出以卓越工程人才为培养目的的工程管理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和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等措施,为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的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和人才评价体系不合理等问题制约着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必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通过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建设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和营造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措施,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体制和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的力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针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校企合作现状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及与之相对应的体制和机制。以哈尔滨理工大学特有的"培养规格分类加专业方向分类"的多样化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构建"卓越工程师"和"应用型工程师"两类工程人才培养平台。在产学研互动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工科学生的考核机制等方面探索新的改革措施,试图建立与电气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新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作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在新型软件人才培养方面更新教育理念,突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促进个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实践、联合培养等多方面积极构建国际化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工程教育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我国是全球工程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洛桑报告显示我国合格工程师可获得数量长期不足,这与我国国际竞争力稳步上升趋势呈现巨大反差。国家教育部先后开展了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职业资格注册制度和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试点工作,以期提高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各高等工科院校积极参加到工程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分析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探索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同时进一步确立创新教育理念,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推进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等途径,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其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分析了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工程应用型人才特点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和产学融合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突出体现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高等院校教学方式的变革向国际化、世界化方向发展。全英课程教学有助于高校教学与国际高等教育前沿发展保持一致。国内较多高等学府和国家建设重点学科的教学方法已经向国际接轨,原版教材的引进、人才培养的双语化等发展使高等院校正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目标迈进。全英教学的开展正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造国际化的教学氛围,帮助获得更高水平的英语应用能力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高校发展模式是一个制约高校发展的战略问题,行业特色高校内涵式发展应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贴近行业需求为动力,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上,应在立足工程教育理念,实施人才评价机制和教学生态环境的创新;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加强过程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项目和规章制度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影响卓越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结合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际情况,从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培训等几方面,探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实施过程中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5.
依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探讨了基于CDIO理念的车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能力培养大纲、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大纲,结合湖南省“十二五”车辆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实践,提出了该专业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方式方法、课程内容重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课程设置优化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背景下,探索了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以大德育为先导、以大工程为背景、以大实践为途径的工程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并介绍了本模式的实施过程、内容、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效果等。通过实施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模式,采取工程实践、导师制培养、校企合作"3+1"培养和课程置换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7月4日,东南大学与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合作签约及揭牌仪式在NI公司中国总部举行。此次联合培养基地的合作项目由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联合机械、信息、电子、自动化、电气以及计算机等学院,共同在既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通过广泛的校企联合课程,创新教学资源建设,搭建校内及校外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在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信息、电子工程、自动化等领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对卓越工程师人才素质培养的需求,促进我校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东南大学)  相似文献   

18.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安徽理工大学在借鉴国内外工程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以优势传统产业和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标,以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为平台,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及教学方法与形式改革为核心,以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积极探索和创建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工程教育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以国家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各高等院校正在大力推广卓越人才的教育培养新模式。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方向)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校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课程按通识教育基础课、大学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4个模块进行设置,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首先分析了我国对外承包市场和我国对外承包企业的发展形势以及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情况,指出培养卓越的外向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然后提出了外向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应当具备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和实践性的素质。最后结合石家庄铁道大学的做法介绍了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可以发挥作用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