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07年4月11日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称,对目前席卷全球的生物燃料热潮深表担忧。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玉米淀粉专业委员会于2006年6月组织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玉米淀粉加工企业主要领导赴美参加了美国“第五届玉米利用与技术大会”,会议期间共参加了五场大会安排配有同声翻译的专题报告会,受益匪浅。会议结束后,玉米淀粉专业委员会将大会部分论文报告翻译成中文,转发给出国参加会议单位的代表。根据有关乙醇方面的几篇专题论文,我们做了编译整理,同时增加了部分论文资料外的数据,现以“美国玉米燃料乙醇的发展”为题,形成报告,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四川食品与发酵》2007,43(6):63-63
安永(Ernst & Young)在最新公布的2007年二季度“生物燃料国别吸引力指数”(Biofuels Country Attractiveness Indices)显示,因监管环境、支持机制,以及项目建设等因素的驱动,美国成为全球扩张最快的生物燃料市场。而由于缺乏足够的玉米用于燃料乙醇生产,使得中国在该评价体系中排名第11位。  相似文献   

4.
该实验对小麦和玉米两种不同原料发酵制备乙醇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小麦和玉米两种不同原料的组分及关键工艺指标的差异,并对小麦发酵制备乙醇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与玉米乙醇相比,小麦乙醇的液化黏度高、发酵酒分低、清液悬浮物高、废醪液量大。最佳小麦发酵制备乙醇的生产工艺为拌浆干物30%,粉碎粒度2.5 mm,木聚糖酶添加量0.05 kg/t小麦,在此优化条件下,小麦发酵制备乙醇的液化黏度约458 cP,发酵成熟醪乙醇含量为11.48 g/100 mL,淀粉出酒率达到51.3%,糖浆黏度为1 249 cP。  相似文献   

5.
玉米生料发酵制乙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振  冯书晓 《酿酒》2008,35(2):42-44
提出了以玉米为原料,生料发酵制乙醇的工艺。对各个影响条件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原料与水的比为1∶2.0;原料粒度小于0.45mm;糖化酶、液化酶和酸性蛋白酶的添加量分别为250u/g、5u/g和10u/g。在此条件下,醪液中乙醇浓度可达16.6%vol,淀粉利用率为92.7%。通过对发酵过程的分析,发现残余还原糖一直处于低水平,表明生料发酵工艺具有自身避免染菌的优势。实验表明,玉米生料发酵工艺简单、原料利用率和醪液酒精浓度均超过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6.
1 简介 乙醇生产在美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行业。美国用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已占美国燃料乙醇总量的90%左右。据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统计,2004年约有12.6亿蒲式耳(3200万t)玉米(相当于美国当年玉米总产量的11%)被用于生产乙醇。从全球来看,生产乙醇的主要农作物是甘蔗。世界上大约61%的乙醇来自于糖类作物,其余主要来自于玉米。玉米之所以能作为乙醇生产的原料,关键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持续不断地增长,从1954年到2004年的50年间,玉米单产增长了4倍。根据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局的统计,2004年美国玉米平均单产为160.4蒲式耳膜亩(671kg信),平均价格为每蒲式耳1.95美元。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6):46-46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小组利用超声波能让玉米浆生产出更多的乙醇。传统的干磨加工方法不能将玉米粒中所有的淀粉转换成单糖并发酵生成乙醇。研究小组发现,利用超声波,能将经过初加工后碾碎的玉米变成更细微的颗粒,进而可使更多的玉米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转变成单糖。  相似文献   

8.
美国燃料乙醇的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玉米深加工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积极性,玉米产量大幅度增长。但是,当前玉米加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能源部高级官员称,不用玉米,而是使用杂草和树木等农作物生产乙醇的新技术可能在十年内缓解谷物价格飙升压力。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类物质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随着全球性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环境危机的到来,利用可再生的纤维素类物质生产燃料乙醇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将纤维素生物质转化为燃料酒精,可以降低传统以粮食为原料的酒精发酵工业的成本,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综述了纤维素类物质转化为酒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重点阐述了纤维素发酵制燃料乙醇的预处理、糖化、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12.
以固定化酵母作为发酵菌株,研究了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预处理、发酵工艺。获得了最适工艺参数:甘蔗经切断、撕裂、压榨机压榨和板框过滤后得到甘蔗汁,在甘蔗汁中加入1 U/mL的青霉素,发酵及酒母培养的pH值为3.5~4.0,添加0.01%的硫酸镁。32~35℃,发酵21 h,乙醇浓度达到9.5%vol左右,糖醇转化率在96%左右。采用单浓度双流加连续发酵工艺进行生产试验,与淀粉质及纤维质燃料乙醇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连续发酵工艺在生产上是完全可行的,工艺路线简单,生产成本低,是目前最适于大规模推广的燃料乙醇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3.
利用柑橘皮渣生物转化燃料乙醇是一种生产乙醇的安全可再生的方法。以柑橘皮渣为原料,通过酶或酸进行水解成可发酵糖液,利用糖酵解途径发酵乙醇的微生物将其转化为乙醇,提取脱水到99.5%浓度即得到燃料乙醇。这旨在解决柑橘产业大量副产物皮渣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同时生产乙醇作为枯竭的石油能源替代品。柑橘皮渣转化乙醇中,D-柠檬烯严重抑制微生物发酵,但合理控制各种影响因素可达到较高的乙醇产量。文中对柑橘皮渣生物转化燃料乙醇的过程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是C4作物,其光能转换效率、光合速率、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显著高于其他作物,其净能比最高。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成本低。甘蔗是最有潜力的生物能源作物,但是我国发展生物能源必须重视能源甘蔗品种的选育,加强甘蔗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甘蔗发展燃料乙醇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分析了我国利用甘蔗发展可再生生物能源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甜高粱茎秆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甜高粱茎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条件、残渣综合利用等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甜高粱茎秆汁液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最佳工艺条件:高粱汁锤度为20°Bx(糖度17.8%)、接种量为10%、pH值4.5、发酵时间48h,发酵醪的酒精浓度可达10.2%以上,残糖1%以下.  相似文献   

16.
木薯非粮燃料乙醇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树海  刘晓峰 《酿酒》2010,37(2):9-11
对我国木薯非粮食作物生产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木薯非粮燃料乙醇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迪  丁长河  李里特  洪丰 《酿酒》2006,33(5):56-58
玉米秸秆经预处理后可得到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用酸或酶将其水解成单糖,再进行发酵就可以生产燃料乙醇。对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预处理、水解产生可发酵单糖和乙醇发酵等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梅永刚  张丙龙 《酿酒》2012,39(6):74-76
木薯收获期集中,不适应车用燃料乙醇企业的连续生产要求,因此进行木薯原料的储藏十分必要。安全的原料储藏水分、符合要求的仓储设施、科学合理的储藏方法、及时正确的问题防治保证了木薯燃料乙醇原料的长期储藏,从而有效解决了“原料集中供应”和“企业连续生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膜分离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可应用于生物发酵法生产燃料乙醇,在解决乙醇抑制微生物发酵、脱水制备高纯度燃料乙醇、对发酵液的处理及废水处理回用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因而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文中将传统发酵法生产燃料乙醇工艺和其他改进的发酵法生产燃料乙醇工艺进行了比较,对渗透汽化在生物发酵法制备燃料乙醇中的应用现状和膜技术对乙醇发酵废液的处理回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对膜技术在该领域中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利用马铃薯生产燃料乙醇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马铃薯生产燃料乙醇对解决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三农问题、粮食安全和环境问题上的作用,以及其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中的地位,认为利用马铃薯生产燃料乙醇能兼顾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生产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现有的环保技术条件下可以得到克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