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齐苏勒(?-1729年),字笃之,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清代水利专家。曾主持黄河、运河的治理工作,疏浚河道,修筑堤防,下令严禁占地围垦,鼓励种植苇柳,收到良好效果。雍正元年(1723年),齐苏勒担任河道总督。他一上任就上疏阐述自己的治河理念。他认为治河的关键在于事先防御,这样就能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假如等河道濒危泛滥后再去治理,只会劳民伤财,"一丈之险顿成百丈,千金之费糜至万金"。他又认为  相似文献   

2.
齐苏勒(?-1729年),字笃之,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清代水利专家.曾主持黄河、运河的治理工作,疏浚河道,修筑堤防,下令严禁占地围垦,鼓励种植苇柳,收到良好效果. 雍正元年(1723年),齐苏勒担任河道总督.他一上任就上疏阐述自己的治河理念.他认为治河的关键在于事先防御,这样就能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假如等河道濒危泛滥后再去治理,只会劳民伤财,“一丈之险顿成百丈,千金之费糜至万金”.  相似文献   

3.
靳辅(1633~1692),清代著名治河大臣,祖籍辽阳(今属辽宁),字紫垣,汉军镶黄旗人。清顺治时为内中书,康熙初自郎中迁内阁学士,康熙十年(1671年)授安徽巡抚。从十六年(1677年)至二十六年(1687年)间连续10年任河道总督,主持治理黄河、淮河、运河。 明末清初,社会动乱,黄河失控,淮、运俱病,水灾严重。尤其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淮并涨,奔腾四溃,淹了淮、扬七州县。黄河河道在江苏  相似文献   

4.
<正>方观承(1698-1768年),字宜田,号向亭,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水利专家。雍正时为平郡王记室,乾隆七年(1742年)授直隶清河道(辖区在今内蒙太仆寺旗一带),官至直隶总督。方观承为官期间曾上奏治河方略数十次,主持修建多项水利工程,效益显著。其中最突出的贡献是永定河的治理。乾隆十三年(1748年),时任直隶清河道的方观承上书皇帝,请求在永定河靠近北大堤的地方改移下口,以便把河水引到附近的农田中,确保下游畅通无阻。五年后,方观承又一次上书请求  相似文献   

5.
<正>靳辅(1633-1692年),祖籍辽阳(今属辽宁),字紫垣,汉军镶黄旗人。清代著名的治河专家。自康熙十六年(1677年)至二十六年(1687年)间连续十年任河道总督,主持治理黄河、淮河、运河。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淮水涨,奔腾四溃,淹了淮、扬七州县,康熙帝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总理治河事务。靳辅与其幕僚、得力助手陈潢一起,对黄、淮两河及决口、灾区进行实地勘察,详细了解河情水势、堤防状况、  相似文献   

6.
靳辅(1633~1692),字紫垣,辽阳人。他在清康熙年间任河道总督时,能虚心求教,勤于实践,成为清代治河名臣。在消除河患、改善漕运等方面做出了成就,在发展治河理论、革新治河技术等方面也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7.
《治河方略》是继明代潘季驯所著《河防一览》一书之后,又一部研究治黄的重要文献。清初靳辅(1633~1692年)编著。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任(黄河)河道总督时,正是黄、淮交敝、漕运梗阻之时。经他10余年的治理,黄、淮故道次第修复,漕运大通,治绩卓著。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玄烨皇帝南巡阅工时,念其治河有功,曾面谕靳辅:俟河道告成之日,纂述治河书,以垂永久。靳辅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完成《治河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治河奏绩  相似文献   

8.
<正>栗毓美(1778~1840年),字含辉,又字友梅,号朴园,山西浑源州(今山西浑源县)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河东(今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他是一代廉吏,又是一位勇于革新的治河专家,为我国古代水利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民间传说中曾有"栗大王"的称谓,是人们对水神的一种敬畏称呼,而这一称谓实际上正是源自善于治水的栗毓美。在黄泛区宁陵县,至今保存着一座  相似文献   

9.
正潘季驯(1521-1595年),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4次出任总理河道(明代主持治河的最高官员),在明代治河诸臣中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他负责治理黄河、运河达10年之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建树,是明朝末年著名的治河专家。嘉靖44年(1565年),潘季驯首次治河。当年7月,黄河在江苏沛县决口,沛县南北的大运河被泥沙淤塞200余里,灾害空前。潘季驯提出了"开导上源,疏浚下流"的治河方案。此役共开新河140里,修复旧河52里,建筑大堤3万多丈、石堤30里,治河工程取得很大  相似文献   

10.
正朱之锡(1623~1666年),字盂九,号梅麓,浙江义乌人,清初治河名臣。治理黄河、淮河、运河达十年之久,南北交驰,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卒于任上,年仅44岁。康熙谕赐祭葬。黎民百姓无不称颂其惠政,奉为"河神",沿河立庙,春秋祠祭,并称之为"朱大王"。顺治十五年(1658年),为了治理黄河与运河之交的董口淤塞,时为总督河道的朱之锡亲勘工地,从石碑口往南,别开新河250丈,以接连大河,终使  相似文献   

11.
靳辅(1633—1692年),字紫垣,辽阳人,隶汉军镶黄旗。他在担任河道总督期间,由于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勤于实践,成为清代杰出的治河名臣。他不仅在消除河患,改善漕运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而且对发展治河理论,革新治河技术等方面也做出了不少贡献。一靳辅生活在明末清初,此时黄河已南徙,在苏北清口与淮水、运河交汇,经云梯关流入东大洋。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黄河中下游多次决口,河患异常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在元、明、清时期,由于移民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需要,有力地促进了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期间,涌现出不少卓有成效的治水人物,清代的鄂尔泰就是其中的一位。鄂尔泰、姓西林觉罗,字毅庵,满族人。雍正三年至十年(1725~1732年)任云贵总督(雍正六年后为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十分关心和重视水利建设,据史料粗略统计,雍正期间,云南、临安、曲靖、激江、楚雄、大理、永昌、广南、永北等9个府,广西、武定直隶州等共20多个州县,扩建、改建、重建和新建的灌溉、防洪、除涝、河道及湖  相似文献   

13.
正西林觉罗·鄂尔泰(?-1745年),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清代水利专家。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由举人世袭佐领,官至军机大臣兼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在职期间,注重发展水利事业,曾提出"水利为第一要务"的主张,尤其对云南水利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后人有"元代则赛典赤,清代则鄂尔泰,厥功至伟"的赞誉。鄂尔泰曾几次查勘太湖,后又详细调查直隶的河道,提出了整修永定河的全面规划。雍正三年至十年(1725-1732年),在总督云、贵、广西期间,他的治水成效更为突出。据史料粗略统  相似文献   

14.
<正>郭大昌(1742~1815年),字禹修,江苏山阳(今淮安)人,乾隆、嘉庆年间河工,精通堤坝工程,是黄、淮、运治理中的一位传奇性人物。郭大昌出身贫民,秉性刚正不阿,不与贪污成风的河道官员同流合污,深得百姓爱戴,被亲切地称为"老坝工"。1758年,16岁的郭大昌亲眼目睹了百姓因黄河决口而流离失所的惨状,立志做一名与黄河作斗争的治河工。后经人帮忙,进入河库道任贴书。他勤奋好学,很快掌握了工程计算的财务收  相似文献   

15.
《问水集》,明代河官刘天和撰。该书叙述了刘天和主持治河的过程以及他的治河理论和方法,是我国明代的一部重要水利专著。刘天和(?—1546年),字养和,明湖广麻城(今湖北麻城)人,曾任湖州知府、兵部侍郎等职。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  相似文献   

16.
《水道提纲》是概述清初全国河道水系的专著。作者是清朝人齐召南。 齐召南,浙江天台人,生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乾隆元年(1736年)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被录,列为第二等,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升为检讨。由于他博学善文,深得乾隆的赏识,几年之间,就官至部右侍郎。乾隆十四年辞官回乡,主持蕺山书院和敷文书院达十余年。后因齐宗华的文字狱被牵连,押到京师,下刑 部狱,为乾隆释放,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病卒,终年65岁。 《水道提纲》是齐召南在修纂《大清一统志》的过程中编写的。历时十余年,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成书,共28卷。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被列为《四库全书》出版。因此书“惟以巨川为纲,以所会众流为目,故曰提纲”。 《水道提纲》是从渤海开始讲起,具体说是从清  相似文献   

17.
潘季驯是明代的治河理论家和实践家,我国治河史上享有盛名的治河人物之一。从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起,到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止,他曾四次主持治河工作将近十年之久,使东奔西突、紊乱已极的黄河,一度出现了河患较少、河道相对稳定的小安局面。特别是他认真总结了前人治河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的治河方略,对清代以来的黄河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的黄河多灾多难,但在治河中也锻炼了一批河工专家,清朝乾隆年间的郭大昌,就是劳动人民治河专家的突出代表。封建社会末期的清代,在乾隆以后急剧走向没落。治河工程更成为大小官吏贪脏自肥的地方。维修工程多报少做,有的还只领经费而不施工。由于抢险堵口工料无法核算,有的贪官竟人为制造险工,借机虚报贪污。乾隆末年国家每年财政收入约四千万两银子,但一年的河工经费即达二百多万两。嘉庆年间河工用款又比乾隆时增加一倍多。治河成了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的捷径。农民出身的老坝工郭大昌却是一位出污泥而不染的河工专家。郭大昌(1742—1815)字禹修,江苏山阳县(今淮安县)人,16岁到江南河库道任贴书,学习了三年  相似文献   

19.
“去国之臣,心犹在河”。这是我国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在72岁退休时说的一句感人肺腑的话。潘季驯(公元1521年——1595年),字时良,号印川,湖州乌程人(今浙江湖州吴兴)。嘉靖29年进士,曾任江西、广东、河南等省地方官。从嘉靖44年(公元1565年)45岁起,曾4次出任总理河道都御史,主持治理黄、淮、运河,前后历时27年,为我国治河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四任“总理河道”职务中,以第三次任职时的成绩最为显著。那是在万历6年(公元1578年),黄河和淮河同时决溢,以致黄淮交汇处的清口淤塞,淮河南徙,灾情非常严重。朝廷无计  相似文献   

20.
<正>庄有恭(1713~1767年),字容可,号滋圃,番禺(今属广州)人。乾隆四年(1739年),被钦点为状元。庄有恭勤政爱民,自1752年出任江苏巡抚开始,白天会见官员,晚上批改文书,常至深夜,可谓殚精竭虑。庄有恭还是一位非常难得的治水人才,他为官大部分时间基本都是在与水打交道,江浙地区很多海塘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乾隆十七年(1752年),庄有恭任两江总督,主管江苏、江西、安徽三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