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静态阻垢法、临界pH法、浊度法和电导率法对反渗透专用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进行了评定,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实验结果表明,电导率法可更加快速准确地评价反渗透阻垢剂的阻垢性能,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化学工程》2017,(5):34-37
采用水平降膜蒸发装置进行了海水蒸发浓缩实验,研究了海水酸化预处理与药剂阻垢耦合措施对钙镁离子损失的影响。酸化预处理和药剂耦合措施对垢物晶种的形成和晶体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在固定酸化程度的条件下,随着阻垢剂加入量的加大,钙离子损失量减少,阻垢率增加;在固定阻垢剂加入量的条件下,随着酸化程度的提高,钙离子损失量减少,阻垢率增加;而海水酸化处理与药剂阻垢耦合措施对镁离子损失量影响较小。通过海水酸化预处理与药剂阻垢耦合措施可以实现高浓缩倍率蒸馏法海水淡化的阻垢效果,在11 mg/L阻垢剂加入量、50%海水酸化或8 mg/L阻垢剂加入量、72%海水酸化条件下,海水3倍蒸发浓缩过程钙离子损失量接近目前工业蒸馏装置海水2倍浓缩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有氧、无氧条件以及不同pH条件下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在模拟工业锅炉炉水中的热分解特性,采用电导法和静态阻垢法对HEDP阻碳酸钙垢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HEDP热分解特性有较大的区别,pH对HEDP的热分解影响较小;电导法与静态阻垢法对阻垢剂阻CaCO3垢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溶液中加入5 mg/L HEDP即可达到较高的阻垢率;温度对阻垢剂的阻垢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较低的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下,HEDP有较好的阻垢效果。  相似文献   

4.
循环冷却水用阻垢剂性能的评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霓  于萍  罗运柏 《工业水处理》2003,23(7):13-15,54
在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结垢是普遍存在的困扰系统正常运行的一大难题。使用阻垢剂已成为目前控制结垢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准确、快速地评定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对阻垢剂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十分重要。文中介绍了几种评定阻垢剂的常用方法:静态阻垢法、极限碳酸盐法、称垢重法、鼓泡法、临界pH法。重点介绍了国外研究的通过监测溶液电导率计算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来评定阻垢剂阻垢效果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应平  蒲瑜 《化学清洗》2011,(8):15-17,21
采用电导法研究了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多氨基多醚基甲叉膦酸(PAPEMP)、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三种阻垢剂单组分时的阻垢性能和二元复配、三元复配后的协同效应。考察了pH、温度等条件对三元复配物阻垢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HEDP、PAPEMP、HPMA配比为5:3:2时阻垢性能最好,复配阻垢剂的性能在温度范围为40~90℃之间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在pH为6~9之间随着pH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王应平  蒲瑜 《清洗世界》2011,27(8):15-17,21
采用电导法研究了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多氨基多醚基甲叉膦酸(PAPEMP)、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三种阻垢剂单组分时的阻垢性能和二元复配、三元复配后的协同效应。考察了pH、温度等条件对三元复配物阻垢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HEDP、PAPEMP、HPMA配比为5:3:2时阻垢性能最好,复配阻垢剂的性能在温度范...  相似文献   

7.
有机膦酸阻碳酸钙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守红  徐杰武 《化学世界》2013,54(5):273-275
采用静态阻垢法,研究了ATMP、HEDP、EDTMP、DTPMP、HPAA及PBTC 6种有机膦酸对碳酸钙的阻垢性能,考察了温度及药剂投加量对其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膦酸阻垢剂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良好的阻垢性能;在相同温度下,随着阻垢剂投加浓度不断增加,阻垢率逐渐升高,但存在阈值效应。利用扫描电镜对其阻垢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和衣康酸为单体,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合成了丙烯酸-丙烯酸乙酯-衣康酸三元共聚物(从-AE-IA).研究确定了共聚物合成的最佳条件:引发剂用量为5%,链转移剂用量为10%,聚合反应温度为90℃.采用静态蒸发浓缩法和极限碳酸盐硬度法,将三元共聚物与市售的同类阻垢分散剂进行阻垢性能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AA-AE-IA的阻垢效果优于同类市售阻垢剂,最佳用量为6 mg/L,静态阻垢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低磷型缓蚀阻垢剂ZH-350-YX的实验室试验及工业应用情况,试验及应用表明:ZH-350-YX在长江水浓缩6倍的碱性pH条件下,具有优良的缓蚀阻垢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浓缩倍率下盐水中易成垢离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海水淡化厂现用的性能较好的阻垢剂进行了分析,在浓缩倍率为2.5的条件下对不同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模拟低温多效蒸发环境,进行了水平降膜蒸发实验。结果表明:在40~90℃的条件下,当海水浓缩倍率达到1.5倍左右时钙离子出现损失,随着浓缩倍率提高钙离子损失加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损失加剧,钙垢产生的概率变大;在70℃下模拟水平降膜蒸发实验浓缩到2.5倍时,表观结垢量约为134mg/L;阻垢剂的加入可以降低蒸发器上的表观结垢量,在高浓缩倍率下阻垢剂A显示了良好的阻钙离子和阻硫酸根离子结垢的能力;随着阻垢剂加药量的增加,表观结垢量减小,当阻垢剂A的加药量为4.28mg/L,表观结垢量为33mg/L,达到现有海水淡化厂实际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1.
聚天冬氨酸合成及其阻垢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马来酸酐和铵盐热缩聚反应制备聚天冬氨酸(PASP)阻垢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合成聚天冬氨酸的最佳反应条件,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做了表征。研究了钙离子浓度、阻垢剂浓度及水浴温度对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具有很好的阻垢性能,是一种低能耗的阻垢剂,并且水浴温度及钙离子的浓度对阻垢率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绿色阻垢剂聚天冬氨酸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马来酸酐与氨水进行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天冬氨酸,利用静态阻垢法评价了聚天冬氨酸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的收率能达到90%以上,对Ca2+、HCO3-质量浓度分别为300 mg/L(均以CaCO3计)的水样阻垢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且有很好的溶限效应。  相似文献   

13.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地面及集输系统的结垢问题日趋严重,针对新疆某油田的结垢特点,本文选取3个区块7口典型井,通过XRD测试油井结垢的主要产物,分析了结垢的原因,采用EDTA滴定法考察了时间、温度、pH值、成垢离子浓度对结垢的影响规律,同时用静态阻垢法评价了一种复配型阻垢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油田结垢以CaCO3为主;结垢动力学在9h发生突变;随着温度升高,碳酸钙垢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pH值越高,形成垢的趋势越强;Ca2+、Mg2+和HCO3-浓度增加,结垢均增加,对垢的形成有一个促进作用。添加体积比为1:1的HX-1/WAS复配阻垢剂后,阻垢率达到93.9%以上,使用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4.
采用碳酸钙沉积法测定5种单一阻垢剂对CaCO3的阻垢效果,聚环氧琥珀酸(PESA)的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15mg/L时,其阻垢率达到75.3%;在含磷类阻垢剂中,2-膦酸基-1,2,4-三羧基丁烷(PBTCA)的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20mg/L时,其阻垢率达到76.1%。PESA与PBTCA的浓度比为10:15时,阻垢率可达94.2%。通过正交实验和平行实验,确定三元阻垢剂的最佳配比,即ρ(PESA):ρ(PBTCA):ρ(TS-623)(丙烯酸-AMPS三元共聚物)=8:12:8,阻垢率达到96.5%,阻垢效果最佳,且磷含量较低,价格合理,是较为理想的复配型阻垢剂。静态阻垢实验和中试规模的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本实验研究的阻垢缓蚀剂能完全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  相似文献   

15.
新型硫酸钡阻垢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晓娟  谢志海  张旭  李莉  降晓艳 《化学工程》2011,39(2):76-78,90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酸甲酯(MAC)为单体,采用水溶剂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四元共聚物阻垢剂;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阻硫酸钡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摩尔比n(MA): n(AA): n(AMPS): n(MAC)=7: 6: 2: 4,引发剂...  相似文献   

16.
聚环氧琥珀酸在反渗透系统中阻垢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无磷、无氮环保型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PESA).并利用实验室反渗透评价装置对其阻碳酸钙垢效果进行了评价,并与国外的聚丙烯酸(PAA)样品进行了阻垢效果的对比.实验证明PESA阻垢性能良好,在反渗透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水样含盐量(3个水平),阻垢剂种类(3个水平),阻垢剂量(3个水平)等三个因素及不同水平对反渗透阻垢剂的阻垢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反渗透阻垢剂ZD-01与国外具有代表性的阻垢剂如W-01和W-02,在CaCO3阻垢效能方面效果相当。在含盐量为1000—5000mg/L,阻垢剂量为3~7mg/L时,阻垢剂的阻垢率均超过85%。  相似文献   

18.
董社英  钮丽  黄廷林 《广东化工》2009,36(10):9-10,13
采用电导法和静态阻垢法对聚天冬氨酸(PAsP)阻CaCO3垢的性能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当PASP浓度在10~40mg/L范围内,随着PASP浓度的增加,阻垢效果不断增强,随后趋于平稳。电导法与静态阻垢法对阻垢剂阻CaCO3垢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电导法测定PASP对CaCO3垢的阻垢性能具有快速、简单、易行等优点。且实验表明,电导法的RSD〈0.01,而静态阻垢法为0.0824,说明电导法的重要性优于静态阻垢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