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子木  龙利斌 《炼铁》1997,16(6):43-44
本钢二铁厂3号高炉(1070 m~3)有16个风口、2个渣口、1个铁口。1996年7月12日,计划封炉8天,换装料大钟并进行炉喉喷补。7月20日复风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炉缸冻结,高炉恢复时间长达12天,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2.
俞义华  邓为明 《炼铁》2000,19(3):34-35
1 检修及检修前的状况 首钢4号高炉(2100m~3)进入1999年10月份后炉况表现良好,实际焦炭负荷一直维持在4.25左右,检修前(10月20日前)平均风量4625m~3/min,焦比396kg/t,日产铁量5050t,煤比108 kg/t。但遗憾的是炉温  相似文献   

3.
卢健 《江西冶金》1999,19(1):9-10,20
萍钢301号高炉(314m3)有12个风口,2个渣口,1个铁口。由于炉顶小料钟、小料斗磨损严重和炉前电炮基座松动,高炉于1998年5月11日开始封炉检修,5月15日复风。高炉整个恢复过程相当顺利,18日利用系数就达2126t/(m3·d)(详细指标...  相似文献   

4.
攀成钢炼铁厂3号高炉进行钒钛矿冶炼工业性试验,在渣中TiO2达到15%后发生重大炉况失常。在经过处理炉缸和炉墙粘结两个阶段后,高炉逐步恢复正常,为攀成钢大规模进行钒钛矿冶炼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安钢1#高炉长期保持炉况稳定顺行。2015年初,因炉缸侧壁局部侵蚀,侧壁温度最高上到840℃,高炉被迫进入护炉阶段,炉缸状态下滑,致使12月11日年修复风后炉况失常。经采取集中堵风口,减轻焦炭负荷,加锰矿,提炉温降碱度,严格控制风速等措施后,炉况得以快速好转。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酒钢7号高炉长期休风操作及炉况恢复操作,在总结分析历次长期休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提高渣铁物理热、配加辅料改善渣铁流动性,快速加风、实时开风口强化,实现了炉况快速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首钢长钢9号高炉历次休风炉况恢复时间长,炉缸工作状态欠佳。针对此问题,通过制定合理的修复风方案,首次实现了双铁口出铁休风,实际休风时间26.86 h;通过合理测算渣碱度、休风期间采取炉体保温措施,用时16.96 h恢复至全风,比过去同类休风节约10 h。此次实践成效显著,可为今后长期休风实现快速恢复炉况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张庆喜  刘超志 《炼铁》2006,25(1):33-35
对武钢5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及处理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拉风频繁、慢风时间多、原料带入Al2O3高、焦炭和烧结矿质量差、炉温偏低、碱度高是炉况失常的主要原因。采用锰矿和净焦洗炉、堵风口恢复、压边缘疏松中心煤气流、凋整O/C、控制稍高炉温、较低碱度、增加出铁次数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11.
武钢4号高炉大修技术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葆熙 《炼铁》1996,15(6):6-9
1996年5月,武钢4号高炉停炉进行第二次大修。大修设计的基本考虑是:尽量利用原有设备及构筑物,仅对限制高炉生产能力发挥的薄弱环节进行改造更新。改造设计主要围绕长寿、高风温、无料钟炉顶以及实现320t混铁车和100t铁水罐车均能装运铁水等内容进行,将钟式炉顶改为无钟炉顶,将工业水冷却改为全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新建4座高温内燃式热风炉,采用适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后,一代高炉炉龄可达10年以上不中修,热风炉寿命约两代高炉炉龄,风湿1150℃(单烧高炉煤气),顶压0.20MPa,年产生铁176万t(能力192.5万t)。大修后的4号高炉已于1996年9月28日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12.
首钢外购焦炭质量恶化后的高炉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思斌  王涛  李颖 《炼铁》2004,23(1):18-21
针对焦炭质量劣化的状况,高炉操作以活跃炉缸为主,从上下部调剂入手,采取疏导煤气、控制合理的实际风速和鼓风动能、缓解焦炭在高温区的粉化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高炉的顺行状况,并逐步恢复高炉指标。  相似文献   

13.
雷有高  魏功亮  赵仕清 《炼铁》2007,26(1):20-22
根据钒钛原料的冶金性能,结合重钢5号高炉的生产实践,分析研究钒钛炉料对高炉高温区,尤其是炉缸和炉底的护炉作用.钒钛矿护炉冶炼能有效地对高炉炉墙、炉缸及炉底系统全面地起到维护作用,有利于高炉长寿.钒钛矿相对进口矿价格较低,只要炉料结构配比合理,选择适宜的热制度、造渣制度和合理的冶炼参数,避免钒钛护炉冶炼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能达到护炉的效果,同时又能实现高效低成本生产.  相似文献   

14.
随着首钢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的提升,原用的送风制度经验公式已不适应于目前的冶炼条件。结合首钢高炉冶炼现状,对送风制度方面的高炉入炉风量、实际风速、鼓风动能及炉缸煤气量、理论燃烧温度、理论实际煤气流速、透气阻力系数等计算公式进行了重新量化,提出了简化算式,由此也深化了目前冶炼条件下对高炉送风制度现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太钢高炉炉底炉缸长寿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了太钢3号高炉侵蚀预测数学模型。为了保障高炉生产的安全,根据太钢3号高炉热电偶历史最高数据预测了炉缸炉底侵蚀状况。同时应用该软件分析铁水流动、耐材导热系数、死铁层深度和高炉异常对炉缸炉底的侵蚀影响,并得出炉缸炉底长寿的若干推论,对评价目前侵蚀状况和护炉及未来太钢长寿高效高炉的建设提出若干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论述鼓风速度与风口回旋区长度的关系,提出了合理风速的概念,分析了合理风速的理论依据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给出了判断风速是否合理的各种直观现象以及调节风速的有效方法。明确指出合理风速不是一个具体数值,而是一个合理的范围,根据高炉生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确定合理风速需要足够时间的尝试与探索。实践证明,高炉只有在合理风速条件下生产才能保证炉缸的正常工作,才能实现高炉生产长期的稳定与顺行。  相似文献   

17.
对宝钢高炉降料线快速恢复技术进行了总结。1号高炉实施了降料线至炉身中下部进行喷涂,3号高炉实施了降料线进行S3段冷却壁整体更换作业,并且均实现了快速恢复,从送风开始至全风炉况正常仅历时8-9h。  相似文献   

18.
汪进刚  马祥 《包钢科技》2005,31(2):6-8,54
包钢2#高炉经过扩容大修,装备水平大有提高,开炉前根据2#高炉炉型特点制定了开炉方案,通过周密的组织、准备和精心操作,开炉顺利,达产速度快,比计划提前4天达产.  相似文献   

19.
武钢5号高炉炉身较易发生粘结。通过采取控制冷却壁的水温差、调整风口布局和加强操作管理等几项改进措施,对高炉炉型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改进后,5号高炉保持了合理的操作炉型,高炉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模型计算、调查和对比分析,就高炉炉缸的长寿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合理冷却强度、建立有效的传热体系、使炉缸尽快形成稳定的渣铁凝固层是炉缸长寿的关键.通过对死铁层深度、炉缸冷却设备、炉缸冷却水系统设计及耐材配置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微观高水速、高冷却强度,宏观低水量,配合合理的冷却壁结构设计和炉缸耐材配置,建立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