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钢-混凝土组合薄壳屋盖(Comshell屋盖体系)由兼作永久模板并替代钢筋的薄壁加劲钢底壳和现浇混凝土两部份组成。薄壁钢底壳由模块化单元件通过螺栓连接而成,单元件呈无盖扁盒状,由底板及周边板组成。其周边板在钢壳上构成两个方向的薄壁加劲板。这一新体系保留了混凝土薄壳屋盖的所有优点。又不需要使用临时模板.并大幅减少临时支撑。本文对这种新型结构体系及其各种可能的破坏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给出了针对该结构体系施工阶段稳定性所进行模型试验的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型薄壳屋盖结构的混凝土施工难题,结合工程实例对混凝土浇筑相关技术展开了分析,提出了工程施工方案,并从模板施工、钢筋绑扎、混凝土施工等方面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相关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施工效果满足要求,可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莫斯科切尔塔诺沃工业区建成采用统用构件制成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多波双曲薄壳作建筑物屋盖的汽车库。 在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大跨度大开间柱网组成的空间屋盖,与采用传统的平面屋盖结构的汽车库相比,可使车间工艺的布置灵  相似文献   

4.
5.
6.
张智  吴子燕 《建筑科学》2004,20(6):36-39,51
以薄壳结构整体应变能最小为目标,建立了薄壳屋盖的形状优化与拓扑优化模型,并提出了薄壳屋盖形状优化与拓扑优化的的求解方法。最后给出了一薄壳屋盖造型优化设计的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核工业厂房由于项目安全要求、地震等荷载输入及结构性能较一般工业项目高,跨度一般控制在20 m以内,国内尚无30 m跨度抗震Ⅰ类屋盖工程实例。介绍某核工业安全厂房大跨度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屋盖的结构设计思路、结构计算及关键问题分析,并结合项目行业特殊性及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围护结构优化钢结构支撑系统。采用该结构形式,可有效解决核工业厂房大跨设计问题,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徐凤昆 《建筑技术》1992,19(8):464-467
大型球壳按传统方法施工困难,在砟子选煤厂24.2m球壳施工中将球形屋盖分切为5对对称壳瓣施工,中心柱是整个模具的中心支撑及旋转轴,又作为顶环梁的全部支撑,顶环梁是一个扩大了的顶铰,两相对壳瓣脱模后,它承担巨大的水平挤压力,靠环梁本身的刚度和环梁内侧与中心柱间呈放射形支设的木撑来抵抗水平挤压力。中心柱安装固定后,门架、桁架、檩条采用综合法安装。同步用千斤顶升降,用手扳葫芦牵引旋转模具。由于完全取消木支柱,简化了操作工艺、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半球壳屋盖,连续现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省工、省时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邱黎 《广州建筑》2000,(4):9-11
如何保证壳体混凝土浇筑尺寸位置准确,确保所施工灌筑的混凝土质量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新型的钢-混凝土组合壳的组成,为了解螺栓节点对组合壳承载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对螺栓节点的受力性能作了分析研究,以对组合结构类似半刚性节点的处理作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钢-混凝土组合转换框架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转换梁-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构成的组合转换框架的受力性能,对1榀组合转换框架缩尺模型进行了竖向荷载和低周往复水平荷载试验。分析了组合转换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刚度及裂缝开展情况以及组合转换框架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点、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延性、屈服机制和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组合转换梁刚度大,抗裂性能好,满足结构正常使用要求;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转换框架延性好,极限层间位移角大,滞回曲线对称、饱满,耗能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截面弯矩-曲率滞回规则是钢-混凝土组合梁最重要的力学特性之一,该滞回模型的建立为组合箱梁结构的弹塑性分析提供了可行性。利用幂函数插值方法,考虑剪力连接度对组合箱梁截面弯曲刚度的影响,提出了考虑界面滑移的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正向、负向截面弹性刚度及截面屈服弯矩计算方法,建立了组合箱梁截面弯矩-曲率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在试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组合箱梁正向及负向刚度退化规律表达式,并进一步提出了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截面弯矩-曲率最大点指向型滞回模型,将该模型的分析结果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箱梁截面弹性刚度、屈服弯矩、弯矩-曲率骨架曲线模型及滞回模型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且模型计算方法简单明了,便于手算。  相似文献   

14.
周庆东 《山西建筑》2010,36(17):73-74
对3根钢—混凝土组合2×2.9 m两跨连续梁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开裂荷载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得吻合良好的结论,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钢-混凝土组合梁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受力性能,特别是体外预应力对抗裂性能和刚度的影响,完成3根反向加载的简支组合梁和3根2跨连续组合梁的静力加载试验,其中包括2根在钢梁和混凝土板内折线布筋的体外预应力组合梁。试验表明:非预应力组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的开裂荷载较低,连续梁在较低荷载下就会由于混凝土开裂而发生明显的内力重分布,且横向钢筋间距对裂缝间距具有一定影响;折线布筋的体外预应力组合梁开裂荷载增大,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明显减小,且相同荷载下的挠度下降,说明体外预应力可有效改善组合梁的综合受力性能。此外,预应力作用对组合梁的滑移分布有较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种组合梁形式:主梁式试件(压型钢板肋平行于钢梁)和次梁式试件(压型钢板肋垂直于钢梁)分别进行了抗火试验。试验中量测了试验炉火升温过程,试件的温度和跨中挠度。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由于混凝土板有明显的阻热作用,组合梁中的混凝土板升温较慢,钢梁升温较快,导致钢梁截面温度分布不均匀;由于高温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在梁端发生混凝土抗剪破坏,而栓钉由于受到混凝土的保护,温度较低,栓钉仍能正常发挥抗剪连接作用;跨中挠度达到梁跨的1/30后,变形快速增大,随之在跨中形成一条横向贯穿混凝土楼板的主压溃裂缝,产生塑性铰并形成机构,使简支组合梁产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达到破坏。  相似文献   

17.
通过3根钢-混凝土组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其变形发展及破坏过程,得到了组合梁的跨中剪力-挠度曲线、交界面滑移曲线和沿截面高度分布的应变变化曲线,分析了剪切连接程度、截面尺寸、剪跨比、材料强度、钢筋配置等因素对组合梁承载力和延性的影响。对钢梁进行了塑性分析,得出在负弯矩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剪承载力的提高不是由于钢梁腹板的硬化效应所致,而是由于混凝土翼板的贡献,并提出了考虑混凝土翼板影响的组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陈颖  刘娜 《山西建筑》2011,37(12):32-34
针对钢—混凝土组合柱组合节点在正弯矩下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探讨了混凝土组合柱对组合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组合节点在正弯矩作用下,受拉部件主要为中和轴下面的螺栓,受压部件主要为混凝土板。其他条件相同时,柱翼缘内填充混凝土的组合节点,在节点延性略有减小的同时,初始强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A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equipped with shear studs is loaded under a monotonic bending moment until failure. The originality and the interest of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lies in two different aspects: first, the concrete slab is transversally cracked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test because of restrained shrinkage strains; second, the experimental set-up includes the measures of slip at the steel-concrete interface and axial strain of some studs. The first and well-known result is that the behaviour of the beam may be divided into an elastic domain and a plastic domain with a significant ductility; the failure located in the central zone originates in high compressive strain in the concrete slab followed by crushing. Furthermore, the transverse cracks induce, mainly in the elastic domain, strong discontinuities in the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the slip and a noticeable evolution of the shear stud deflection scheme in the concrete slab. Numerical simulations performed within the elastic domain, accounting for slip or not, and at the ultimate stage according to Eurocod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measurements for deflection and longitudinal strains.  相似文献   

20.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传统桥梁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发展多种新型组合结构桥梁形式,拓宽组合结构桥梁的应用领域。介绍近年来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槽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桥、钢-混凝土组合刚构桥、双重组合作用连续组合梁桥和大跨斜拉桥组合桥面系。通过对传统结构形式的改进和发展,可充分发挥组合结构桥梁的综合优势,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