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一种改进的网络补偿方法,在建立四光纤位移传感结构的数学模型基础上,说明了该方法的补偿机理,并对影响补偿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改进网络法具有补偿性能完善、实现简单的特点,对于光纤位移传感、粗糙度传感等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四对称悬臂梁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机构的组合设计,将2个相同反射波长的光纤光栅对称粘接于悬臂梁的上下表面,组成光栅串,实现对外压力的双光栅波长差的调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自补偿光纤光栅压力传感系统的弹性迟滞影响,还能自补偿温度对光纤光栅压力传感的影响,解决了光纤光栅对压力和温度交叉敏感的问题,改善了传感系统的线性特性和重复性。在0~6MPa的测压范围内,双峰波长差的调谐范围为0—6.6nm,压力调谐双峰波长差的灵敏度可达1.12nm/MPa,在15—110℃测温范围内,温度调谐双峰波长的灵敏度可达0.028nm/℃。  相似文献   

3.
李晓谦 《机械制造》1993,31(3):26-27
指出了数控机床中现行刀尖测量在位补偿刀具方法的不尽合理性,提出了基于加工轮廓平均偏差的刀具在位补偿新方法,研制了一种适于数控机床的接触式光纤二次传感刀柄型检测装置。  相似文献   

4.
刘均  李雨泽 《光学仪器》2016,38(4):368-371
基于工业流体流量测量技术、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检测技术与靶式流量计原理,针对单个光纤Bragg光栅传感系统对温度交叉敏感的问题,设计并且制作了一种基于双光纤Bragg光栅流量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靶盘结构作为光纤Bragg光栅流量传感器的受力元件,对温度起到了补偿作用,并且有效地提高了应变测量灵敏度。实验表明,该流量传感器的线性误差为0.31%。  相似文献   

5.
光强自动补偿型光纤压力传感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纤强度型传感器技术成熟,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但对光源的稳定性要求较高。本文的光纤压力传感系统能有效地克服这一缺点。该压力传感系统的输出信号取决于两路光纤的输出光强信号之比。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自动地补偿由于电源不稳定、器件老化等因素导致的光源强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激光偏振特性对光纤传感强度补偿的影响探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用于光纤传感系统的双光路强度补偿原理,着重分析了普通内腔式He-Ne激光器输出激光偏振特性影响强度补偿的原因,并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超导转子旋转驱动原理以及应用在超导转子旋转装置中的一种光纤传感测量系统。光纤传感测量系统包括微位移光纤传感器、转速光纤传感器、电机控制光纤传感器和信号读取图形,该系统能够进行转子悬浮微位移和旋转速度的测量并提供转子旋转所需的控制信号。在4.2K低温下进行了转子悬浮旋转实验,超导球形转子悬浮微位移测量分辨率为10μm,转子转速达到了1013rpm。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应用光纤传感测量系统精确监控超导转子工作姿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FBG光纤光栅的温度传感原理,采用薄膜的多层膜系分析方法建立了FBG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的理论模型,并利用光学薄膜中心波长随温度呈线性变化制成温度传感装置。计算表明,当薄膜与基片的热膨胀系数相同时,薄膜的温度传感系数与FBG的相当。实际测得所用膜系的温度传感系数为0.017nm/℃.  相似文献   

9.
以光纤传感原理为基础,采用一种强度补偿型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借助光纤本身的优势,实现涡轮机轴向位移的实时监测。系统包括光源及其驱动电路、光纤传输通道、信号处理电路和信号输出系统。通过双路接收的方法消除因光源发光功率波动、光纤损耗变化以及环境干扰光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采用稳压源驱动和温度补偿保证光源发光的稳定性,进行转速监测以补偿速度变化引起的误差。采用单片机完成被测信号的识别和处理,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杨玉强  杨群  葛伟  张换男 《光学精密工程》2016,24(10):2377-2383
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提出了一种传感光纤光栅(S-FBG)和参考光纤光栅(A-FBG)相结合的温度自动补偿全光纤交流电流传感器。此传感器将传感光纤光栅和参考光纤光栅级联呈"十字形"后粘贴在超磁致伸缩材料上,然后将其置于聚磁回路狭缝内;同时控制传感光纤光栅的径向与磁场方向相同,而参考光纤光栅的径向与磁场方向相反。最后,将S-FBG的中心波长置于A-FBG反射谱的边带上,通过检测两光纤光栅级联反射光强的变化实现了电流测量及温度自动补偿。选用3dB谱宽分别为0.23nm和0.08nm的A-FBG和S-FBG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有效安匝电流为1.0~138.2A时,该传感器可实现线性测量,线性度为0.996 3,测量灵敏度为16.0 mV/A,最小可测有效安匝电流为1.0A。  相似文献   

11.
基于BOTDR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标定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基于布里渊散射原理的分布式传感光纤的标定问题,本文研发了一套分布式传感光纤标定系统。利用BOTDR测量仪器,可以标定分布式传感光纤的应变系数和温度系数,并获得Ф=900μm的尼龙紧套单模传感光纤的温度系数和应变系数:分别为2.99MHz/℃和0.05MHz/με;同时获得BOTDR实测值与真实应变的关系曲线,其相关系数大于0.995。该结果证明,普通通讯用紧套单模光纤可以用作分布式传感光纤,文中的标定方法及标定结果可为分布式传感光纤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手段及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软体气动驱动器弯曲变形的柔性传感测量问题,提出将光纤光栅植入软体气体驱动器应变限制层进行曲率测量与形状重构的方法。建立了软体机构变形光纤传感重构算法模型,理论分析了光纤光栅光谱变化与应变限制层弯曲曲率的关系。搭建了基于光纤光栅特性的软体传感、解调及曲率标定装置,实验分析了不同曲率下光纤光栅反射光谱的特征,得出光纤光栅中心波长漂移量与弯曲变形曲率的关系,计算得出软体气动驱动器在不同弯曲状态下的曲率值,重构出软体气动驱动器的变形形状,验证了形状重构结果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将光纤光栅植入软体气体驱动器应变限制层,利用光纤光栅反射光谱变化可实现软体驱动器的曲率测量与形状传感,3种弯曲状态下光纤光栅传感测量值与软体驱动器曲率标定值之间的最大误差为2.1%。该光纤传感方法在软体气动驱动器柔性传感与闭环控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光纤电流传感器传感头的结构与原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光纤电流传感器是以法拉第磁光效应为基础、以光纤为介质的新兴电力计量装置,它通过测量光波在通过磁光材料时其偏振面由于电流产生的磁场的作用而发生旋转的角度来确定被测电流的大小。传感头是光纤电流传感器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部件。分析了全光纤型和混合型光纤电流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改进光纤电流传感器的设计,提高光纤电流传感器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仿生皮肤柔性触滑觉复合传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双层分布式传感单元。首先,研究了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传感机理,推导了基于参考光栅的温度补偿原理;然后,利用聚合物弹性材料对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阵列进行保护性和增敏性封装,设计了双层"十字型"的分布式传感阵列单元,并对传感阵列单元压力灵敏度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最后,搭建实验系统平台,对柔性复合传感器进行了温度、触觉和滑觉传感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柔性触滑觉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和响应速度,温度灵敏度为13 pm/℃,是裸光纤布拉格光栅的1.31倍;正向压力灵敏度为7.289 nm/MPa,x正向和x负向剪切力灵敏度分别为0.060 2和0.063 6 nm/N;由滑觉传感特征信号可以获取物体的滑移信息。该传感器有望表贴或埋置于仿生手内部,对实现仿生手触滑觉信息感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反射式光纤双折射测温探头申请号:93244153.X 公告号:CN2173395 Y 公告日:1994年8月3日申请人:廖延彪该实用新型属于温度测量及光纤传感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传导光纤、双折晶体及与之相连的反射镜组成的测温部件,在传导光纤与测温部件之间连有一带有通孔的隔热层。该装置结构简单,测温性能稳定可靠,适用于100~800℃范围的测温。  相似文献   

16.
反射式光纤双折射测温探头 申请号:93244153.X 公告号:CN2173395 Y 公告日:1994年8月3日 申请人:廖延彪 该实用新型属于温度测量及光纤传感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传导光纤、双折晶体及与之相连的反射镜组成的测温部件,在传导光纤与测温部件之间连有一带有通孔的隔热层。该装置结构简单,测温性能稳定可靠,适用于100~800℃范围的测温。  相似文献   

17.
大型制造装备的安全运行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先进传感技术是实现超高/低温、超高压、强辐射、强磁场等极端环境下制造装备性能精准评估及其状态动态监测的重要支撑技术。光纤传感器凭借体积小、耐高温、抗腐蚀、抗电磁干扰、防爆、无源传感、易于实现多点分布式测量等优势,成为了极端环境下装备制造与运行状态监测的一项重要利器。围绕极端环境下基于极端参量光纤传感的装备制造与运行状态监测技术,归纳并总结极端参量光纤传感器的设计、制备、标定、误差补偿与应用的发展现状。介绍极端参量光纤传感器能量变换体设计方法与光纤信号调制机理,阐述光纤传感器零件的制造方法与封装工艺,并归纳光纤传感器标定校准技术与误差补偿方法。总结概述极端参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在装备制造与运行状态监测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极端参量光纤传感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光纤pH传感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开发了一个用于环境水质 p H值监测的光纤传感系统。采用5发光二极管作光源 ,硅光电二极管作检测器 ,大芯径、大数值孔径的 Y型分叉光纤束作传感介质 ;染料指示剂苯酚红以两种方法固定 ,设计了相应的两种探头结构。系统中提出了双 L ED双光束补偿的设计思想 ,对两种探头的传感机理做了归一性推导。该系统体积小 ,价格低廉 ,性能稳定 ,响应灵敏度可达 0 .0 1 p H。  相似文献   

19.
长距离高速光纤放线装置是光纤制导多用途飞行器地面模拟试验的重要部分,用于模拟飞行器在发射和飞行状态下光纤从线管上高速释放的状态。针对前几代放线系统复杂、效率低的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放线测控系统。测控系统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通过DMC运动控制卡以及DAQ系列数据采集系统,配合伺服电机和传感采集装置对放线系统进行测控,通过运动控制和数据采集算法设计,能够实现模拟光纤高速释放状态,同时对光纤动态状态进行监控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所采集的轴向力在-10~+10 N/m范围内,径向力在0~3 N/m范围内,设计的传感装置均能满足,能够稳定实现相关设计功能,且整套系统人机交互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强,对于制导光纤研究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光纤光栅传感系统中,运用多通道智能光纤光栅解调器采集传感信号,并采用TCP/IP协议采集光纤光栅解调器各通道的光谱数据,经过峰值检测和温度补偿后,根据传感器的标定数据换算出对应各监测点的物理量,较好地实现了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并在光纤光栅反射波形的峰值检测技术中引进了指数平移钝化算法替代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高斯拟合算法,能有效地减少各种干扰因素引起的峰值波长抖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