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数字化核安全级仪控平台系统测试中,测试需求分析是明确测试特征的重要活动。基于核安全级仪控平台的特点,在系统测试需求分析过程中引入质量特性的概念,提出了适用于核安全级仪控平台的质量特性分类,并建立了基于质量特性及度量的平台系统测试需求分析方法。通过在某核安全级仪控产品平台中的应用,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说明和验证,表明所提出的测试需求分析方法能较为全面地识别关键测试特征,有效提高平台系统测试分析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为执行对反应堆专用仪控设备进行EMC测试的相关规定,针对仪控设备中微弱电流信号数字化处理电路,从电路板设计、电缆接插件接口设计、软件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高频传导抗扰度和浪涌抗扰度测试的EMC设计。通过在设备研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增加EMC设计,提高了高频传导抗扰度测试和浪涌抗扰度测试的通过率,大大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化仪控产品设计技术的发展,基于协同设计的仪控产品质量控制成为关键问题。文章以某脉冲式反应堆堆仅控系统改造项目中的安全参数测量及保护装置设计及生产过程为例,首先分析了仪控产品协同设计的特点,然后列举了基于协同设计的仪控产品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又对项目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总结。基于协同设计的仪控产品质量控制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多专业设计人员参与问题,是未来仪控产品质量控制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4.
核电厂物项安全分级需满足相关核电法规标准对其的原则性要求,而对于具体分级的方法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要求,针对系统的仪控分级方法更是鲜有涉及。本文提出的仪控分级方法为:根据系统的功能级别,通过系统运行分析,识别出系统在事故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安全级信号,确定相关设备的控制过程,进而根据这些信号和产生的控制过程所执行的系统功能的级别,确定系统的仪控分级。该方法已用于红沿河核电厂重要厂用水系统(SEC)设计改进中的仪控分级。  相似文献   

5.
核电厂物项安全分级需满足相关核电法规标准对其的原则性要求,而对于具体分级的方法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要求,针对系统的仪控分级方法更是鲜有涉及。本文提出的仪控分级方法为:根据系统的功能级别,通过系统运行分析,识别出系统在事故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安全级信号,确定相关设备的控制过程,进而根据这些信号和产生的控制过程所执行的系统功能的级别,确定系统的仪控分级。该方法已用于红沿河核电厂重要厂用水系统(SEC)设计改进中的仪控分级。  相似文献   

6.
王远隆 《中国核电》2010,(4):301-307
就核电仪控技术应用中的基本问题作了简要概述,希望能引起对基础性技术工作研究的足够重视。基本问题分为理论基础问题和技术应用问题,内容涉及核反应堆物理、热工和控制仪表技术。这些问题一方面导致研发工作方向性失误;另一方面反映出在工程应用中基础性研究工作的缺失。  相似文献   

7.
8.
侯宗超 《中国核电》2021,(2):202-205
本文结合AP1000核电厂MSIV和MFIV的仪控调试和大修实际工作经验,对关键仪控设备(如:压力变送器、磁接近式开关和电磁阀)从更换周期和经验反馈出发,对隔离阀仪控设备总体预防性维修工作的开展周期和项目提出了一种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简称RCM)是目前国外广泛采用的维修优化方法。本文介绍了RCM分析方法以及该方法在大亚湾核电站的应用情况,并介绍了对RCM决断逻辑进行优化和改进的情况,最后通过实例说明RCM改进后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马海龙  江虹  张圣 《中国核电》2020,(6):851-854
预防性维修大纲是核电厂运维项目的指导文件,其合理性对核电机组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传统RCM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RCM维修优化技术,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核电厂主变压器预防性维修大纲的优化,提高了分析效率,并使核电主变压器预防性维修大纲更加合理,在提高运行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运维成本,也为...  相似文献   

11.
针对核电厂反应堆堆内构件不锈钢仪表套管柱在自由状态下焊接时,较易出现焊接变形的不符合项,提出一系列包括优化焊接工艺和参数等的控制焊接变形措施。焊接后的液体渗透检验、射线照相检验及尺寸检查结果表明,按此改进工艺焊接的仪表套管柱无缺陷存在;焊接变形量大大减少,位置度、尺寸精度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压水堆核电厂控制与仪表系统的改进目标.设计反应堆一体化数字控制与保护系统,完善计算机系统监视功能,应用多路数据传输技术和标准化设备,将人因工程科学用于系统和设备的设计。是核电厂控制与仪表系统的发展趋势。它将提高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可用性,降低建造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3.
李苏甲  袁骊  乔维 《核动力工程》2005,26(2):182-186
针对控制棒涡流检测中出现的一个显示信号不能充分判定,制作了含有人造裂纹的试验样件,采用在涡流检测线圈中加入磁芯的磁饱和线圈,消除控制棒上可能存在的磁性影响。并将3点对中的涡流探头组件改进成6点对中,改善了检测条件,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试验研究和检测结果表明,在现有技术的前提下,穿过式线圈及点式涡流线圈均可检测出周向和轴向裂纹;穿过式线圈不能区分单个或多个裂纹,多个点式线圈存在实现这种区分的可能性;轴向裂纹的涡流信号明显,但结构信号可能会影响对周向裂纹的判伤。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厂压水堆安全壳整体密封试验的测量系统。试验仪表的选择、仪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以及仪表的校准与现场检验等。  相似文献   

15.
刘建成 《核动力工程》2004,25(5):478-480
不符合项控制对顺利完成核设备制造至关重要。本文以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广东岭澳核电站2×1000MW电功率压水堆核岛主设备分包制造中的不符合项控制实践为例,阐述了核设备制造中不符合项的控制原则和处理程序等,供从事我国核设备制造行业质量保证工作的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做安全级仪控电子设备电磁兼容(EM C )鉴定试验时如何选择适用的法规标准。重点介绍了电磁干扰试验、射频辐射干扰试验、敏感性试验、电源浪涌试验以及静电放电试验等电磁兼容测试试验项目,并介绍了电磁兼容试验样机配置的重要性及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核反应堆数字化仪表和控制系统与传统的以模拟仪表的构成的仪表与控制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本文介绍了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数字化运行仪表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包括系统结构,主要技术特点,系统主要功能等,并给出了系统的现场调试和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8.
10MW高温气冷堆(HTR-10)全数字化运行仪表与控制(I&C)系统经长期运行后面临设备老化、性能降低、备件短缺、可扩展性差等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分析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了系统在网络结构、硬件配置及功能优化等方面的更新原则、目标和具体方案,系统更新后将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秦山三核CANDU6堆功率测量、控制设备的分区布置,论述了反应堆功率控制信号的计算校正和反应堆的区域功率控制,从CANDU6核功率控制设备、堆物理角度浅析其实现分区精细控制的机理,并阐述了为了提高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进行的主要设计改进  相似文献   

20.
HFETR 的控制保护系统,经运行、设计和检修人员的共同努力,经受了十年运行的考验。本文介绍了控制保护系统十年运行状况以及针对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所做的必要改进。这些改进使控制保护系统各设备更完善,操作更简便,可为该系统的今后设计提供点滴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