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利 《山东化工》2012,41(1):65-67
介绍了有机合成反应中NaBH4与添加剂共同作用的反应,其中包括烯烃和炔烃的还原,羧酸的还原,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羧酸酯的还原,酰胺的还原,腈基的还原,酰氯的还原,硝基化合物的还原,醛酮的还原等。与LiAIH4的还原相比较,其反应条件更温和,反应过程更安全、易操控、易放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将氧化还原反应分为无机氧化还原反应和有机氧化还原反应,分别以简捷、易懂,又准确的方法配平其反应方程式。以期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学会如何对已有知识进行分类、总结,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溶液酸度、光强度、有机酸及其浓度对Fe(Ⅲ)-5-Br-PADAP络合物光化学还原反应的影响,并对该光化学还原反应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pH为5.5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Fe(Ⅲ)-5-Br-PADAP络合物的光化学还原反应速度较快;光强度增加,该光化学还原反应速度加快;甲酸等有机酸能加速该光化学还原反应;乙二酸、丙二酸能明显抑制该光化学还原反应;能促进反应的有机酸浓度增加,该光化学还原反应的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4.
林世博  李喆宇  罗刚  陈宇瑛 《化工进展》2014,33(5):1276-1284
羧酸酯还原成醇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有着广泛的用途。在涉及此类还原反应的已有文献资料中,所使用的还原体系包括硼烷、氢化铝锂、二异丁基氢化铝、红铝、金属硼氢化物等,其中,这些体系的还原能力各不相同。本文简要介绍了以上不同还原体系的研究新进展,综述了不同还原体系用于酯还原反应的反应机理,并通过不同还原体系间的比较与实例列举,为酯的还原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如还原体系的投料配比、投料顺序及与不同添加剂的配伍均可影响反应结果,使部分反应的收率高达90%以上,并使酯还原成醇的反应以更温和的方式进行。指出反应选择性更好,适用范围更广,反应条件更温和的新试剂、新方法将不断涌现,这将会给羧酸酯还原的领域带来更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用XRD和SEM?EDS对不同还原温度下所得皮江法炼镁还原渣的主要物相与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分析了镁、硅与钙的扩散过程,探讨了皮江法炼镁的还原机理。结果表明,以硅铁合金为还原剂的还原炼镁过程是简单的固?固反应,Si还原MgO的起始温度为900~950℃,还原反应主要在高于1050℃时进行,温度低于1000℃时MgO还原率很低。还原反应首先在CaO?MgO颗粒与Si颗粒的交界面进行,反应生成的镁蒸汽从反应区域逸出并在结晶区结晶,未反应的Si向外扩散穿过反应区域继续还原MgO。还原过程中,以单质存在的Si全部参与反应,与CaO结合生成Ca2SiO4, FeSi2在还原反应过程中部分分解为FeSi和Si,而FeSi, FeSi2及Fe2Si3(FeSi与FeSi2的混合物)中的Si还原MgO的温度较高,较难参与还原反应,造成Si损失,是硅铁还原MgO还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钾长石对磷矿熔融还原反应的工艺及动力学,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度值及焦炭过剩系数对磷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的还原率均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度值、焦炭过剩系数的增大而增大,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00℃,反应时间40min,酸度值0.85,焦炭过剩系数1.05,磷的还原率达到99.61%.针对不同温度下还原率与时间的变化进行拟合,得到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再由反应速率对浓度的对数值作图,得到反应级数.结果表明磷矿熔融还原的反应级数不是定值而是随反应温度变化的.利用Arrhenius公式计算得到反应的活化能Ea为100.71kJ/mol.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内配煤团块高温自还原过程中的直接还原和间接还原反应的研究,定义了内配煤团块自还原反应的间接还原指数(α),并建立了间接还原指数(α)与直接还原度(γd)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内配煤团块在高温下的自还原反应并不是100%的直接还原反应.内配煤团块自还原反应的直接还原度随团块内脉石(或渣相)含量升高而降低:直接还原度越高,还原产物的残碳含量也就越低.内配煤团块自还原反应氧化铁的还原率随含铁品位升高而增加.内配煤团块自还原过程中的气化脱硫率可达到25%~28%.  相似文献   

8.
冯德日  李刚 《辽宁化工》2014,(6):684-686
2-(4-哌啶基)乙醇是治疗精神分裂药物哌泊噻嗪的一个关键中间体。本文以苄基哌啶酮为起始原料,经Wittig反应,四氢铝锂低温还原、兰尼镍还原脱苄基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并考察了四氢铝锂还原反应还原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兰尼镍还原反应还原剂的用量、反应压强、反应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优化后3步反应总收率可达55.7%,且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便,产品经ESI-MS和1HNMR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9.
Fe/Cu催化还原法处理氯代有机物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多种氯代有机物在铁、铜二金属体系中的还原脱氯处理效果,着重分析了氯代有机物还原脱氯处理中的机理问题,探讨了还原脱氯反应的基本原理、还原脱氯反应中pH值的变化、出水中Fe2 浓度的变化以及有机物结构性质对还原脱氯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离子液体中芳香醛选择性还原胺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对一系列还原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缩合、还原两步连续反应,芳香醛与胺的产品收率在70%~98%,还原剂硼氢化钠在BMImBF4离子液体中对还原胺化反应表现出很好的还原能力和选择性,该合成反应条件温和,离子液体可稳定重复使用12次以上.  相似文献   

11.
3-甲硫基苯胺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经氯磺化反应、还原反应(KI/H3PO3)、还原反应(Na2S)、甲基化反应、还原反应(Fe/HCl),制得3-甲硫基苯胺(1)。优化了反应条件,简化了操作,总收率50.3%,纯度99.1%(HPLC)。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硅钙摩尔比2.4、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无机添加剂KCl、Na2CO3、Li2CO3对磷矿熔态还原反应的还原率的影响,得出3种添加剂的影响力大小为Na2CO3KClLi2CO3。探讨了磷矿石熔态还原反应的机理,从机理出发说明添加剂的加入能改善磷矿还原反应的熔态环境,使磷酸三钙在熔液相中快速扩散,提高反应物的活性,提高熔态还原反应的还原率。  相似文献   

13.
范敦城  张玉燕  倪文 《硅酸盐通报》2016,35(5):1356-1360
在还原温度为1200 ℃条件下,实验研究了高磷鲕状赤铁矿还原物料与刚玉/莫来石砖的反应及反应对砖侵蚀的影响.还原物料由高磷(鲕)状赤铁矿、烟煤、CaO和Na2CO3组成,其质量比为1∶0.15∶0.15∶0.03.结果表明,还原物料与刚玉砖反应生成大量钙黄长石及少量钙长石,物料中Fe、Na、Mg离子向反应界面迁移,使钙黄长石产物层熔点降低、抗侵蚀性能下降.还原物料与莫来石砖反应形成密实的钙长石产物层,阻碍Fe、Na、Mg离子向反应界面迁移.对于在高温状态下还原高磷鲕状赤铁矿还原物料,莫来石砖具有比刚玉砖更好的抗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四甲氧基苯基钴卟啉(CoMTPP)为活性中心,以炭黑(BP、XC、KB)为载体,制备CoMTPP/炭黑电催化剂,通过UV-Vis、XRD、T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和线性扫描伏安曲线研究其氧还原性能,探究其催化氧还原反应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以KB为载体,在CoMTPP与KB质量比为1∶9时采用一步法负载得到的CoMTPP/KB对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最高;采用Koutecky-Levich方程计算得到CoMTPP/KB的氧还原反应电子还原数为3.2,表明CoMTPP/KB催化氧还原反应是一个四电子反应和两电子反应共同进行的过程,且更倾向于四电子反应。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金属含量的Co/SiO2加氢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非原位还原条件、进料空速、氢分压变化对其氢解反应影响。结果发现,钴基催化剂在非原位还原后进行反应时有氢解反应伴随发生。催化剂上金属含量越高、还原温度升高和还原时间延长,氢解反应越明显;较高的进料空速及较高的氢分压有助于抑制氢解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以吗啉和3,4-二氟硝基苯为原料,通过缩合、还原、环合、肼解、和酰化反应制备利奈唑胺,优化了合成工艺中还原反应和环合反应步骤:在还原反应中,用氢气还原代替甲酸铵做氢源;在环合反应中,用固体光气代替光气反应构建噁唑烷酮,并优化固体光气的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总收率达65.2%,产品结构经~1HNMR、ESI-MS确证。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总结出了分析记忆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八字方法,以期帮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为学生迅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多种氯代有机物在铁、铜双金属体系中的还原脱氯处理效果,着重分析了氯代有机物在还原脱氯处理中的机理问题,探讨了还原脱氯反应的基本原理、还原脱氯反应中pH值的变化以及有机物结构性质对还原脱氯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硅铁还原氧化镁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出硅铁还原氧化镁的化学反应自由能和临界反应温度,表明造渣反应和真空条件可使临界反应温度由3846 K降到1358 K. 实验得出还原温度1473 K、10.13 Pa真空度、还原时间1 h及CaO/MgO摩尔比1.4时,镁还原率达94.42%,还原金属镁纯度达98.36%,渣团物相主要为Ca2SiO4和SiO2.  相似文献   

20.
张号  金晶  刘帅  路遥  张传美  蒋杰 《化工进展》2013,32(1):104-107,113
采用小型流化床反应器,研究了Ni基载氧体在不同还原气氛(CH4、CO+H2)和不同反应温度(650 ℃、750 ℃、850 ℃、950 ℃)下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Ni基载氧体在两种气氛下均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活性,CO+H2气氛下的还原反应比CH4气氛下的还原反应更完全,两个还原过程中均有积炭的产生,CH4气氛下的积炭比CO+H2气氛下的积炭更为严重;在CH4气氛下,温度的升高有利于Ni基载氧体还原反应的进行,同时还原过程中产生的积炭量也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所增加,但当温度升高到850 ℃后,温度的增加对还原反应的影响不大。另外,相比于Cu基载氧体,Ni基载氧体虽然有更好的反应活性,但在还原过程中更容易产生积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