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1年9月21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马连道首次正式对外公布了《2011中国茶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披露:2010年我国茶叶种植面积197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茶叶产量147.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茶叶农业产值530亿元,居世界第一位;茶叶出口30.24万吨,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金额7.84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国内茶  相似文献   

2.
茶叶科学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茶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的第二大饮料。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最早开发利用茶叶的国家。2016年,我国茶园面积达到293万公顷、占全球的63%,茶叶产量达243万吨、接近全球50%,产量和面积均居全球第一;我国茶叶出口数量32.9万吨,出口金额14.8亿美元,占全球茶叶贸易量的18%。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茶的消费群体达到4.7亿,人均消费量在逐年增长。因此,我国也是世界第一大茶叶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茶业自进入二十一世纪,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同步稳定增长,2005年以来我国稳居世界第一大产茶国地位。2014年,我国茶园面积达到4112万亩,茶叶的农业产值(干毛茶产值)为1349亿元,茶产业的综合规模在3500亿元人民币以上。2014年,我国茶叶出口30.1万吨、创汇12.7亿美元,出口数量居世界第二。茶产业在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中的规模与地位在不断提升,茶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在我国经济、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斯里兰卡2010年生产约32 2万吨茶叶,其产量居世界第三,但其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锡兰茶的种植基地仅限于岛国的中央高地和南部低地,茶叶按生长的海拔高度不同分为三类,即高地茶、中地茶和低地茶.锡兰红茶的6大产区包括乌瓦(Uva)、乌达普沙拉瓦( Uda Pussellawa)、努瓦纳艾利(Nuwara Eliya)、卢...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史书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庄子·盗防篇》说:“神农之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至公元前1100年,茶在神州大地已广为人知。公元前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当前,茶已经成为世界三大无酵饮料中饮用最普遍的天然饮料。有50多个国家生产茶叶,115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茶叶,170多…  相似文献   

6.
<正> 茶是大家喜爱、普及最广的饮料。茶在我国历史悠久,对我国文化及对外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解放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很快。1983年茶园面积达1657万亩,居世界之冠;茶叶总产量达801万担,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茶  相似文献   

7.
据海关总署统计,2002年中国出口茶叶只有25.23万吨,出口平均单价每公斤只有131美元,1公斤茶叶也就卖到10元人民币左右,而被称为世界第一品牌的英国联合利华的“立顿”茶,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一个品牌超过了我国茶叶的出口总值。由于缺少叫得响的国际知名茶品牌,导致我国茶叶市场出现了生产面积第一,茶叶产量第二,产品出口第三,创汇排在第四的一个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在当代社会,中国茶产业日渐发展,面积大、产量高,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和重要的出口国。当前,茶企业生产出现疲软姿态,茶叶生产的价格出现下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茶叶出口基本徘徊不前,茶叶生产成本持续上涨。茶产业亟待突破困局,并不断衍生茶的新业态、新市场。产能过剩 质量不过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茶产业年产值1300多亿元。数据显示,1949年以来,中国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生活》2010,(2):54-55
“赣南脐橙王”新鲜上市 “赣南脐橙王”产自中国脐橙之乡——江西信丰县富硒生态园,是信丰脐橙中少有的极品,每100斤中只有1斤可称为“赣南脐橙王”,其个大皮薄,肉嫩香甜,汁多爽口,清热去火。信丰县现有脐橙种植面积28万亩,2009年脐橙产量为17万吨,连续三届获得“赣南脐橙王”桂冠。  相似文献   

10.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三面环山,河网密布,既有丘陵山地,又有以“鱼米之乡”著称的“八百里洞庭”,物产极为丰富.确是:三湘物产名天下,芙蓉国里美食多.这里先从名茶说起:湖南为我国茶叶主要产区,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该省闻名古今的名茶有形美质优的安化松针茶,“九嶷香风阜万家”的高桥银峰茶,始于唐代而清代曾为贡品的君山银针茶,茶芽重  相似文献   

11.
茶叶是仅次于饮用水的常见饮料。在北美和欧洲,人们经常饮用红茶,而在亚洲和中东一些国家,人们饮用绿茶较为普遍。世界粮农组织(FAO)的统计资料表明,世界上茶产量从2001年起就超过300万吨,2002年茶叶产量达到320万吨。其中,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大茶叶生产国,总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而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肯尼亚三国的生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在2000年,印度是世界上红茶(Black Tea)的主要生产者,产量81.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8%;中国的绿茶(Green Tea)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01年产量5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73%。根据Blumberg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绿茶、红茶等6大茶类,20个产茶省,8000万茶农,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大国。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也日益为全球消费者所熟悉和接受,中国茶“走出去”有着广阔的前景,茶叶出口屡创新高。但中国茶产业仍存在一些“硬伤”,一是茶叶生产的标准体系和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滞后;二是茶类丰富,产量大,品牌少:三是在中东等地区市场上的影响力、知名度还不够;四是茶叶出口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五是欧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椭建省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不断增加,茶叶已成茶农增收的重要渠道,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一、茶叶加工业运行情况 福建省现有茶同面积约3300万亩,茶叶生产区域分布广。  相似文献   

14.
“九华佛茶”是安徽省池州市茶叶主导品牌,是经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登记的产地证明商标。通过对“九华佛茶”产区、产量、品质标准及生产过程中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指出:应尽快制定“九华佛茶”发展规划,加快“九华佛茶”茶园建设;“九华佛茶”的发展要与生态池州的建设、地方经济和茶农的收入及九华山佛教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茶叶龙头企业和乡镇集体的作用,按安全优质、标准化方式从事“九华佛茶”生产,提高茶叶品质,为“九华佛茶”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茶联拾趣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茶叶王国,中国人不仅嗜茶,而且有“客来敬茶”的良好传统.古往今来,在“以茶联谊”的茶楼、茶馆、  相似文献   

16.
湖南是农业省,粮食、牲猪、茶叶、柑桔、油料、淡水鱼的产量处于全国前列,但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七五”期间在全国排第11位,人平食品工业产值居全国第19位,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  相似文献   

17.
名人茶趣     
“名茶出中华。”我国是“世界茶祖”,饮茶历史悠久。名人与茶似乎有一种不解之缘。 唐代是诗的盛世,又是茶叶兴盛发展时期。唐代陆羽,被后人尊为“茶神”。他在江西上饶北居山植茶树,自号茶山御史,山上有一泉,名陆羽泉。他精于茶道,历时10个春秋,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伟大的茶叶专著《茶经》。 诗仙李白是一位评茶行家。相传,他常独坐安徽敬亭山饮茶作诗,曾写下这样一首诗:“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下歇。根可散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寥寥数语,把茶叶的生长环境、药用功能、制作方法描绘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8.
世界茶叶80%产在亚洲。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大产茶国的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80%。中国茶叶产量从2000年的67.6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93.4万吨,增长了38.1%。茶叶产值从2000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55亿元,增长了72.2%,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并且在2005年,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印度,重新夺回第一大产茶国地位,实现了以吴觉农为代表的近代茶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一、江西茶叶概况:产茶历史悠久,生态资源适宜,自然生产为主,区域划分明显,产业发展滞后,有名茶缺品牌。 2007年全省茶叶面积81.1万亩,茶叶总产2.5万吨,茶叶产值5.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茶叶企业320余家,茶叶品牌260余个,其中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茶叶品牌57个。获省级奖的有140余个。婺源有机绿茶占整个欧盟有机绿茶70%的市场份额。江西99个县约有90个县产茶,茶农达200万人。茶叶种类主要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三大类,产量比例为15:4:1。已初步形成了赣东北茶区、赣西北部茶区、赣中茶区、赣南茶区四大优势茶区,“大鄣山茶”、“得雨活茶”、“浮瑶仙芝”、“宁红”、“庐山云雾”、“狗牯脑”、“井冈碧玉”、“小布岩茶”和“梅岭毛尖”九大类名茶,但与茶产业发达省份比,产业发展滞后,有名茶、缺品牌。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我国的茶叶产量已超过62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是,近年来,茶叶市场供大于求.1998年,茶市低靡,新茶总体销量较往年降低.据《中国食品报》1999年1月1日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