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实践证明,空白水驱阶段,部分井组注入水沿高渗透部位突进,形成低效无效循环,层间矛盾及平面矛盾较突出,影响后期注聚均匀受效。WT005改性颗粒调剖堵水剂具有较好的体膨性能,本文研究了注聚前颗粒调剖技术的特点及选井选层方法,详细分析了北三西东北块二类油层空白水驱阶段颗粒调剖后动态指标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魏佳 《中国科技博览》2013,(38):518-518
复合离子调剖是改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已在萨北开发区一类油层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进展,二类油层已经成为油田稳产的重要接替层。萨北开发区北二西西块二类油层已进入含水回升后期,针对该油层非均质性强,部分注入井注入压力低,视吸水指数高,吸入剖面不均匀,反转程度大,井组含水高的问题,为了控制含水回升速度,减小低效无效循环,选择油层厚度大、注入压力低、平面、层内矛盾突出的10口注入井进行复合离子深度调剖。调剖后吸入剖面得到有效改善,采油井含水回升速度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葡北地区已进入高含水采油阶段,综合调整挖潜是保证油田稳油控水的关键,井网加密调整,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合理的注水结构调整,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延长高产稳产期,配套的产液结构调整,使薄差油层开发状况得到改善。注水井采用多种增注措施压裂、酸化、调剖、纳米、表面活性剂解堵,同时油井实施压裂、补孔、换泵、堵水、拔堵、微生物吞吐技术,从而提高油层动用程度,达到储采结构进一步调整,逐步探索提高油井采油速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大庆油田某聚驱区块开发状况入手,结合体膨颗粒调剖剂在调剖应用所取得效果,评价调剖剂的性能、特点及调剖剂与油层适应性。从而为其它同类区块调剖措施的优选提供了借鉴,对聚驱的有效开发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二类油层发育差,单层有效厚度小,渗透率低,平面及层间矛盾严重的状况,通过对注聚过程中动态参数变化进行分析,精细措施调整,采油井见到较好的聚驱效果,对指导今后二类油层聚驱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以后,层间矛盾变得异常复杂,由于受油层物性、单井注水层段个数,隔层条件、套损等各种因素的限制,细分调整已经不能解决高低含水相间分布的复杂状况,而作为细分技术有力完善和补充的化学浅调剖技术可有效扩大波及体积,解决层间矛盾,提高采收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为此,本文通过对XX开发区近几年注入凝胶类调剖剂的94口浅调剖井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影响调剖效果的各种因素,为油田开发调剖选井、选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大庆油田注水井化学调剖技术调研,了解不同化学调剖剂的适应性,并通过对采油五厂采用不同调剖剂的注水井动态变化及调剖注水井连通采油井的产量变化分析,提高了注水井化学调剖技术对改善开发效果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根据目前陆梁油田呼图壁河组油藏部分井组注采关系差,底水锥进和注入水进入下部水层形成无效注水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剩余油的开采,针对目前存在问题,通过室内研究,研发出适合该类油藏的调堵剂及调剖堵水工艺,现场应用后,生产资料显示,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9.
喇嘛甸油田一类油层已处于注聚后期,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是实现聚驱产量接替的主要手段,注聚初期分层对二类油层开发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注入井的分层时机、分层方法入手,根据不同注入井的发育状况总结出不同的分层方式:根据一类油层以及北北块一区分层注聚经验,总结出分层配注原则:根据注入井的吸水剖面变化以及压力等注入参数评价出分层效果:根据措施效果,总结出注聚初期分层措施是提高二类油层动用程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黄虎 《中国科技博览》2012,(21):329-329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高含水的采油阶段,为了有效改善开发的效果,提高油气的采收率,可采用调剖堵水的工艺技术,通过实际的试验研究,以堵剂类型以及封堵机理等相应方面选择适合储层特点以及经济性较强的粘土类型的堵剂,注重实用过程中的浓度控制,同时优选出适合油田开发的工艺方案,确定了大剂量封堵储层的大孔道,从而实现深部调剖的区块整体调剖的堵水技术。通过现场的应用达到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11.
喇嘛甸油田属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大庆长垣上的一个三级构造,储集层以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大部分为河流三角洲沉积。从沉积上来讲距物源较近,故油层发育较厚,以多段多韵律沉积为主,层内非均质性比较严重,层内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大量的注入水沿高渗透、高含水的优势通道无效或低效循环;另一方面,层内还有一定厚度的储量因注水驱替不到或驱替程度低而无法动用或动用较差。为提高油层吸水状况,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决定应用浅调剖改善萨尔图厚油层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北三西西块二类油层是萨北开发区投产的第二个二类油层区块,通过借鉴主力油层及北二西西块二类油层注聚的成功经验,在优化井网部署、层系组合、提高聚驱控制程度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手段实现了个性化调整,目前区块注入状况稳定,注聚前缘均匀推进,采油井持续受效。本文通过对注聚过程中动态参数变化进行分析,总结其见效特征,初步提出治理对策,对指导今后二类油层聚驱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北西块采取了井网优化、注入超高分子量聚合物溶液、聚前整体调剖等整体方案的优化和注聚过程中采用注入井调分结合、采油井压堵并重等配套调整措施,使该区块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提高了聚驱整体经济效益。通过对该区块的做法分析,对提高聚合物综合调整方法的认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胜利采油厂是开发生产40余年的老油区,处于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油田经过多年的开采,可采储量不断减少,层间潜力差异明显。水井测试资料能够反映地下注水动态形势,正确认识分层注入状况,通过采取相应的注采调整、堵水调剖等措施手段,可以进行层间挖潜,是老油田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准确测量分层注入情况,才能真正了解各注入层段的吸入能力,新型的外磁式电磁流量计为完善注入剖面测井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欢17兴隆台油层经过30多年的蒸汽吞吐开发,采出程度已高达47%,区块已进入了吞吐后期,油层纵向上储量的动用程度不均,含水大于90%的油井38口。文章通过实施高温调剖堵水技术,解决无法分注的油井因注汽汽窜和高含水导致注汽效果差的问题。对边底水油藏、水窜、汽窜的油井能起到很好的降水、增油的作用,达到提高油层动用程度、改善稠油井吞吐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油藏精细描述和储层内部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动静态测试资料,分析在堵井堵前及堵后井组油层动用状况、井组注采关系变化情况及目前井组剩余油分布状况,找出目前剩余油较富集的井、层,通过拔堵、调换堵层等方法对在堵井实施改造,达到增油降水的目的,对提高油层动用状况,减缓产量递减,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喇嘛甸油田北西块二区注聚以后,产液量逐渐缓慢下降,全区含水呈下降趋势,日产油逐渐上升,随着见效井井数的不断增加,产油量也稳步上升,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注入困难井仍占一定的比例,注采不完善井影响开发效果,未见效井仍然较多,低液面、低产液井有所增加。针对各种问题,注入井采取了调浓度、调配注、酸化和压裂等措施,加大注入井方案调整,减缓平面矛盾,强化注入井措施力度,确保有效注入。采出井则加大措施改造力度,保证有效采出,通过对油层发育差、动用程度低的井进行压裂,提高低渗透部位动用状况,针对高流压、高液面、低含水的采出井加大调参力度、对没有上调余地的采出井随检泵时机换大泵,确保产量上升;对泵况问题井及时上检,减少对产量的影响,针对由于液面高而不吸水的注人井,及时跟踪周围采出井液量,液面的变化情况,积极采取上调参、换泵等措施。聚合物区块的油层发育厚度和规模对聚合物驱效果影响较大;挑选砂体发育厚度大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进行聚合物驱,可获得较好的效果,适时采取提液措施能够使聚合物驱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储层非均质性日益严重,注水井调剖成为主要挖潜的手段,其效果受地质、开发状况及工艺三大因素影响比较明显。通过对这三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储层的渗透率的变异系数在0.6-0.7之间,采出程度相对较低,以及含水率较高时,选择合适的调剖剂、施工压力及注入速度和剂量,会获得较好的调剖效果。对后续调剖的选井选层、调剖剂的选择,注入压力、剂量和速度的确定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1前言 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已经成为产量接替得重要开发手段,并乱已经开始实施工业化推广,由目前聚驱区块的吸水资料统计结果看,由于受油层发育条件、连通状况、井网完善程度等因素影响,注聚过程中油层动用差异较大,注聚过程中增油主要以厚油层为主,薄差油层几乎不动用,层间矛盾突出。  相似文献   

20.
喇嘛甸油田三类油层属于薄差油层,但其发育广,储量丰富,非均质性强,是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的主要接替潜力层。与主力油层相比,具有有效厚度小、表外储层发育,渗透率低,油层发育薄及剩余油分布零散等特点。现场试验表明,三类油层注聚是可行的,为了评价三类油层聚驱效果,总结试验认识,本文从三类油层注采能力、动用状况、见效特点、措施效果、提高采收率幅度等方面综合分析,总结评价了试验聚驱效果及认识,对喇嘛甸油田三类油层合理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