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豆类分离蛋白因其蛋白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常被应用于食品开发。本研究在大豆(soy protein isolate, SPI)、豌豆(pea protein isolate, PPI)、鹰嘴豆(chickpea protein isolate, CPI)以及蚕豆分离蛋白(faba protein isolate , FPI)的原料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基础上,使用挤压技术生产了一系列的组织化蛋白,并测定了其质构特性及色泽。结果表明:不同豆类分离蛋白的基本成分、功能特性、氨基酸组成以及流变学特性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PPI的蛋白质含量、持水性、乳化性以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SPI、CPI以及FPI。且PPI是易溶解的豆类蛋白,其在酸性(pH=2)和碱性(pH=12)中有着较好的溶解度。PPI挤压得到的组织化蛋白的硬度(3699.53 g)、弹性(0.94)、咀嚼性(2616.18 g)均大于其它三种豆类分离蛋白。PPI挤压后的组织化蛋白表面更加明亮光滑,有利于后续产品的加工赋色。CPI和SPI挤压后的组织化蛋白颜色较深。各类豆类组织化蛋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二级结构,其中在PPI中,β–折叠含量最高(59 %),而在CPI中以α–螺旋为主(36.7 %),与此同时,CPI中β–转角占18.4 %为主要的构型。其中β–折叠在豆类组织化蛋白形成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对豆类分离蛋白原料特性与组织化蛋白品质相关性分析发现,原料特性与其挤压后的组织化蛋白品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且呈显著性正相关。这为企业在原料选购和组织化蛋白品质标准制定上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选取绿豆、豌豆、白芸豆、白豇豆、鹰嘴豆为原料,提取其淀粉,并制备及测定几种豆类淀粉凝胶的特性(凝胶强度及硬度、弹性、黏性等),比较分析各种豆类淀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淀粉浓度下,均以豌豆淀粉的凝胶强度最大,白豇豆淀粉的最小;5种淀粉的TPA质构结果显示,白芸豆淀粉凝胶在高浓度下(8%和10%)具有较大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豌豆淀粉在中等浓度下具有较高的硬度、弹性、咀嚼性,但其回复性在3个浓度下均是最小的;白豇豆淀粉凝胶的硬度和咀嚼性小于其他4种豆类淀粉,但其弹性和回复性却较大;5种豆类淀粉中,豌豆淀粉的凝胶强度和TPA质构特性受浓度的影响最大,且适合在中等浓度(8%)下制作凝胶制品。相关性分析发现,豆类淀粉的凝胶强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黏聚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其他质构参数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因浓度不同而呈现差异。  相似文献   

3.
日常膳食中的植物蛋白主要来源于谷物和豆类,两类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各不相同,其功能性也有较大差异。本文介绍了大豆和花生以及小麦、玉米和大米中蛋白的组成和结构、分子大小、营养特性以及它们的功能特性,并对功能特性进行对比,以期为谷物蛋白和豆类蛋白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丰富的豆类资源,这些豆类是廉价、优质的天然植物蛋白质来源。豆类蛋白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肉制品加工中,不仅能提高产品的出品率,改善产品的口感,而且能够大大地降低肉制品的生产成本。本文对大豆蛋白的特点、分类以及几种大豆蛋白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也简单介绍了豌豆蛋白、芸豆蛋白、鹰嘴豆分离蛋白、黑豆蛋白和绿豆蛋白等几种不同豆类蛋白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豆类加工和肉制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植物基食品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豆类蛋白作为可持续蛋白质资源以及动物蛋白的替代品,在健康食品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蛋白质组装作为一种有效驱动蛋白质自身及与大分子物质间相互作用的策略在豆类蛋白食品的高效加工中至关重要。概述了pH值、温度、离子、交联酶以及大分子物质等不同条件促使豆类蛋白聚集组装的作用机制以及组装行为与蛋白加工特性之间的关联性。pH值会决定蛋白表面电荷的类型及分布,改变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促进蛋白质的组装;温度升高不仅使豆类蛋白暴露出某些基团,还可以提高蛋白质扩散和碰撞的速率,加速蛋白质的组装;离子类型及强度分别影响蛋白质周围水的分布及蛋白质间的静电作用,诱导组装行为的发生;交联酶催化豆类蛋白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交联,从而驱动豆类蛋白进行聚集组装;多糖和酚类等大分子物质通过与豆类蛋白相互结合,改变蛋白质的结构,为蛋白质的聚集组装提供条件。另外,阐述了豆类蛋白的组装行为对豆类蛋白的加工特性,包括乳化性、发泡性、凝胶性和成膜性的影响,分析了微观变化与加工特性之间的关联性。对豆类蛋白进一步高效利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更好地开发高品质的豆类蛋白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花生分离蛋白凝胶形成条件及凝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蛋白质浓度、pH值、加热时间和温度、氯化钙浓度对花生分离蛋白凝胶形成的影响,并对凝胶的特性作了测定,确定了花生分离蛋白形成凝胶的适宜条件.研究表明:在制取花生分离蛋白凝胶时,浓度控制在15%左右为宜;在酸性条件下花生分离蛋白形成凝胶最适pH值为4.0;CaCl2浓度为0.5 mol/L时形成的凝胶透明性和成形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豆类-乳清“双蛋白”产品的开发,拓展豆类蛋白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该研究选取10种黑龙江省主栽豆类,综合分析豆类蛋白含量、蛋白提取率及纯度、蛋白体外消化率和氨基酸组成的测定结果,从中筛选一种优质豆类蛋白。将筛选出的优质豆类蛋白与乳清蛋白按照1︰2;1︰1.5;1︰1;1.5︰1;2︰1比例进行复配,以体外消化率结果确定最优复配比例。结果表明,黑青2号蛋白含量((39.03±0.14)%)显著高于其他豆类(P<0.05),蛋白提取率((82.04±0.71)%)及体外消化率((71.33±0.08)%)与最大值差异不显著(P≥0.05),纯度((90.21±0.01)%)大于90%。此外,黑青2号氨基酸总含量((961.53±6.92)mg/g pro)显著高于其他豆类(P<0.05)。综合上述测定结果,选择黑青2号为优质豆类,且结果表明黑青2号蛋白︰乳清蛋白为1︰2时其体外消化率((74.03±0.26)%)显著高于其他比例(P<0.05)。本试验结果可以为优质豆类—乳清“双蛋白”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开拓豆类蛋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常见食用豆类的营养特点及功能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豆类是人类三大食用作物之一,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特性.介绍常见食用豆类的发展概况、营养特点、功能特性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制备和凝胶质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本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考察蛋白质浓度、pH值、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对凝胶形成的影响,采用物性仪对不同务件下制备的凝胶的质构特性进行研究,不同评价指标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形成凝胶硬度最大的制备条件为:蛋白浓度12%,pH值6.5,加热温度95℃,加热时间35min;形成凝胶脆性最大的制备凝胶争件为:蛋白浓度12%,pH值7.0,加热温度95℃,加热时间25min;形成凝胶弹性最好的制备凝胶务件为:蛋白浓度12%,pH值7.0,加热温度85℃,加热时间35min;形成凝胶粘附性最大的制备凝胶条件为:蛋白浓度12%,pH值7.0,加热温度95℃,加热时间35min。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棉籽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可能性,研究了p H、温度、蛋白质溶液质量分数对棉籽分离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吸油性、起泡性及乳化性等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4~5之间时,棉籽分离蛋白溶解性最低,氮溶指数(NSI)仅为2.11%。当p H大于5,棉籽分离蛋白溶解性逐渐增加,在p H达到11之后,棉籽分离蛋白几乎全部溶解,氮溶指数为93.8%。在p H 4~6之间时,棉籽分离蛋白持水性基本保持不变,当p H大于6,其持水性显著升高。在p H等于7时,棉籽分离蛋白的起泡性、乳化性均随着蛋白质溶液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大,而泡沫稳定性及乳化稳定性受蛋白质溶液质量分数影响较小;棉籽分离蛋白吸油性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棉籽分离蛋白的变性温度为95.18℃,高于大豆分离蛋白的变性温度88.64℃,变性热焓为137.6 J/g,低于大豆分离蛋白的变性热焓178.7 J/g。通过物性测试仪测定,棉籽分离蛋白所形成的凝胶比同等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所形成凝胶的凝胶强度大。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We deter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ural property of legume curds and constituents of their proteins. The hardness, springiness, and cohesiveness of curds prepared from soybeans, chickpeas, and fava beans were 6.0 to 9.4 N, 0.93 to 0.95, and 0.67 to 0.77, 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urds made from smooth peas, mung beans, and lentils, which were 4.2 to 4.9 N, 0.92, and 0.57 to 0.59, respectively. Soybeans, chickpeas, and fava beans had a higher proportion of 11S globulin and a lower proportion of 7S globulin than lentils, smooth peas, and mung beans. Soybeans, chickpeas, and fava beans produced a better texture of curd than did lentils, smooth peas, and mung beans, due to a higher proportion of 11S proteins.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亚基变异类型的大豆分离蛋白凝胶质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6个蛋白亚基含量变异类型大豆品种制备的分离蛋白为材料,采用SDS-PAGE测定了蛋白亚基的含量以及采用质构仪测定了凝胶的质构特性,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制备的分离蛋白在凝胶的硬度、粘性、内聚性、胶粘性、咀嚼性、回弹性、破裂强度等特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凝胶弹性上无显著差异;桂阳紫金豆制备的分离蛋白凝胶具有最高的硬度、弹性、内聚性、胶粘性、咀嚼性、回弹性和破裂强度值,而西峡小粒黄制备的分离蛋白凝胶具有最低的硬度、粘性、胶粘性、咀嚼性、回弹性和破裂强度值;大豆分离蛋白各亚基含量与凝胶各质构特性在相关程度和相关性质上也存在差异,尤以A3和B4亚基对分离蛋白质构特性影响较大;7S、11S组分含量和11S/7S比值与分离蛋白凝胶质构特性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正已烷-乙醇-水双液相技术(TPS)进行亚麻籽提油脱氰苷后亚麻粕中分离蛋白的流变学特性和二级结构.结果表明,TPS亚麻分离蛋白溶液的黏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分离蛋白溶液表现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和弹性性质,贮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另外,双液相萃取使得亚麻分离蛋白的结构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的超高压、超声、热处理的物理改性方法和木瓜蛋白酶、微生物谷氨酰胺酶、枯草杆菌蛋白酶的酶法改性及其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通过改性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营养都得到了提高,其产品的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5.
大豆分离蛋白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是大豆蛋白最为精制形式,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在不同产品中表现出不同功能。该文综述近年来有关大豆分离蛋白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改性研究,并对生物工程改性作一简单介绍;大豆分离蛋白经改性后能拓展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及达到人们所希望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16.
风味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抗原性及功能特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风味蛋白酶水解过程中大豆分离蛋白分子和抗原性变化规律以及酶解物的乳化、发泡等功能性质。结果表明:酶解10 min时,大豆主要抗原蛋白7S的3个亚基和11S的酸性亚基得到有效降解,且产生了分子质量为31、27、22 ku的新谱带,延长酶解时间至120 min时,新生成的谱带变化不大,表现出抗酶解特性。ELISA分析显示,酶解10 min时,大豆11S球蛋白和7Sβ-伴球蛋白的抗原活性剩余率分别降至43%和56%。酶解30 min时,两种蛋白的抗原活性剩余率分别为25%和34%。此指标与电泳图谱中亚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酶解10 min时,乳化性和发泡性明显提高,延长酶解时间,则乳化和发泡性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常见干豆类及豆制品中嘌呤含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常见干豆类及豆制品中的嘌呤含量,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健康膳食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嘌呤含量,色谱柱选用Waters Atlantis T3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10.0mmol/L甲酸铵(pH3.6)和甲醇(99%∶1%),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不同种类干豆及豆制品中嘌呤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干豆类中嘌呤含量显著高于豆制品;干豆类中,蚕豆最高。豆制品中,豆粉最高。结论:不同种类干豆及豆制品中嘌呤含量有差别;干豆类普遍高于豆类制品。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大豆分离蛋白在奶茶体系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文探究了奶茶体系中共存物(酪蛋白、单甘脂、奶油、茶多酚、糖类、盐类、奶粉、红茶粉)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乳状液ζ-电位和粒径的测量,探讨奶茶体系共存物与大豆分离蛋白相互作用及对其乳化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酪蛋白、茶多酚、乳糖添加量分别为0.2%、0.06%、0.1%时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活性最小;在单甘脂、卡拉胶、氯化钠、脱脂奶粉添加量分别为0.15%、0.02%、0.02%、2%时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稳定性最大;在乳糖添加量为0.1%时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稳定性最小;在酪蛋白、茶多酚、乳糖添加量分别为0.2%、0.06%、0.1%时乳状液ζ-电位绝对值最小;在单甘脂、卡拉胶、碳酸镁添加量分别为0.15%、0.02%、0.01%时乳状液ζ-电位绝对值最大;在柠檬酸钠添加量为0.02%时,乳状液平均粒径最大,在碳酸镁、脱脂奶粉添加量分别为0.01%、2%时,乳状液平均粒径最小。奶茶体系中不同的共存物影响了乳状液的双电层结构,进而改变了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