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毛乌素沙漠地区煤田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特点,提出了一套适合本区的资料处理方法,通过解决静校正和去噪问题,应用反褶积、精细速度分析等处理技术,提高了信噪比,资料处理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资料处理过程存在的静校正问题以及信噪比低,振幅与波形一致性差等情况,以王家岭煤矿矿区为例,通过对其开展静校正分析、振幅分析、地表一致性分析、DMO叠加与去噪分析等关键技术处理,地震资料信噪比明显提高,获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同时总结出一套适合于该区地质特点的地震勘探资料处理方法与流程,为黄土塬其他地区地震勘探资料处理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复杂山区地震资料的静校正问题严重,信噪比低,品质差异大,干扰波发育.运用绿山折射静校正和剩余静校正可有效解决复杂山区的静校正问题.针对各种噪声的特点,采用叠前多域多系统去噪,提高了处理效果;通过振幅恢复与补偿和子波处理,消除了地震资料之间品质的差异,实现了地表一致性处理;常速扫描、变速扫描和超道集结合,准确拾取叠加速度,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近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和深部地质构造的影响,复杂勘探区采集的地震资料往往存在静校正问题突出、信噪比偏低和偏移成像困难等特点。通过对原始资料的地震波场的分析,围绕如何提高偏移成像剖面的精度和信噪比这个问题,在对处理模块及处理参数进行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勘探区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新疆塔什店矿区地处库尔勒市焉耆盆地西南缘,属戈壁沙漠地区,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差,地下地质构造复杂。针对该类地区地震资料静校正问题突出、反射信号能量弱、各种干扰波极其发育的特点,根据大量的数据分析,确定了一套以解决静校正、提高信噪比为主要目的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经实际验证,此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该类地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成像的精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山区地形复杂、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采集工作难度大、地震记录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通过对复杂山区的表层、浅层、深层条件进行分析,采取了封孔、改良激发岩性、优化传播路径等特殊采集手段,并利用射线追踪方法及时调整观测系统,在此基础上对地震记录进行一些有针对性资料处理技术.分析勘探成果,证明所采用的野外采集措施和资料处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李淅龙 《中州煤炭》2016,(10):95-98
在地震资料高分辨率、高保真度、高信噪比的处理中,高信噪比是基础,提高信噪比是地震数据处理的首要任务。叠后去噪处理能够在去噪的同时保证资料的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去噪方法以及三维正交多项式拟合去噪的原理,该方法优化了扫描及拟合的过程,能够快速自动地处理大数据量的三维地震数据。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叠后去噪处理能够很好地压制背景噪声,增强目的层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和信号的能量,提高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并且能够清楚地刻画出地质构造特征,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的叠前去噪技术及应用效果。通过对原始地震记录中普遍存在的干扰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六分法去噪技术对各种干扰波进行去除的方法技术,同时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加以应用,并对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卫学忠  王真  许崇宝 《煤炭技术》2008,27(2):133-134
山区勘探的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是静校正、去噪及波形整形。本文详细介绍在山西河曲黄土覆盖区地震资料处理方法。该区黄土层厚、高差大,资料信噪比低,通过选定合适的方法及正确的流程,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为在山区作进一步的勘探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北部凹陷断裂发育,石炭—二叠系地层倾角大,构造复杂且横纵向变化剧烈,地震反射信号弱、资料信噪比低。常规的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复杂构造成像问题,但是成像方法和适应条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该地区低信噪比的地震资料,这两种方法都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成像效果。应用全方位角深度域成像处理技术,在松辽盆地低信噪比资料处理中成像效果明显,实现了深层陡倾角构造弱反射信号的良好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