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日前,山东黄金精炼厂低品位浸出厂房氰根离子在线分析仪通过验收,该分析仪是目前国内第一台氰根在线分析仪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氰化浸出流程氰根离子检测国内普遍采用人工滴定检测,具有工人劳动强度大,受人为因素影响多,不能连续检测等缺点。为提高精炼厂工艺自动化水平,黄金精炼厂同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国外生产厂家合作,从  相似文献   

2.
《黄金》2014,(8)
氰离子(CN-)浓度是氰化浸金生产工艺的关键参数。针对氰化浸金工艺中氰离子浓度在线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检测原理、分析装置的设计、滴定分析算法、取样技术等,成功研发了基于电位滴定原理的氰离子浓度在线分析仪,并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完全满足了氰化浸金生产中氰离子浓度在线分析的需要,为优化浸出条件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
某黄金冶炼公司氰化提金过程中产生的含氰废水采用酸化工艺处理,回收其中的铜和氰化物后,返回氰化水系利用。通过对酸化工艺pH条件进行优化,铜回收率提高至98.81%,同时提高了硫氰根离子脱除率;通过研发氯化钙快速沉淀技术,降低了返回氰化水系中的硫酸根离子质量浓度。优化后酸化工艺应用后,氰化水系中硫酸根离子质量浓度降低了49.35%,硫氰根离子质量浓度降低了16.86%,明显改善了氰化浸出工艺的生产条件,尤其是硫酸根离子质量浓度降低至23.5 g/L,缓解了硫酸钠结晶对冬季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某含铜矿石采用全泥氰化浸出工艺回收金,金浸出率仅为88.21%、铜浸出率高达19%左右。为减少铜矿物溶解对氰化浸出过程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氰根离子浓度减弱铜溶解"的技术思路,并通过分点添加氰化钠的方式来控制氰根离子浓度。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在不大范围改变原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铜浸出率可有效降至1.93%,金浸出率提高至93.40%。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采用三步法制备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吸附材料。以乙醇作有机溶剂,硅酸钠提供硅源,钛酸丁酯作钛源,采用凝胶-溶胶法经反应、陈化、干燥、高温煅烧得到最终产品。根据SEM、热重分析、Micromeritics ASAP 2020测试结果,所制备的吸附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孔容。用该材料处理黄金企业的含氰废水,既能吸附铜氰配离子和氰根离子,还能将氰根离子催化分解;铜氰配离子吸附率达90%,氰根离子分解率达80%。  相似文献   

6.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精炼厂1 200 t/d氰化厂采用浮选-氰化浮选工艺,实现了多金属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氰化物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采用立磨机(塔磨机)、气力搅拌浸出槽、立式压滤机和在线监测分析仪等新型选矿设备,全工艺流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控制,为黄金冶炼产业绿色、无害生产和自动控制前沿技术提供了生产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氰化物浓度是氰化浸金工艺的重要参数,通过氰化物浓度在线检测控制可以有效减少氰化物消耗。介绍了BOTA型氰化物浓度在线分析仪的技术升级,由光度滴定替代电位滴定,提高了仪器测量性能及可靠性。升级后的BOTA-Ⅱ型氰化物浓度在线分析仪在排山楼金矿进行了工业应用,在氰化钠和某低氰药剂的浸出流程中均能实现氰化物浓度的在线测量,测量精度及可靠性满足要求,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东某黄金精炼厂的实际工艺,以氰化钠为浸出剂的金浸出过程为背景,基于物料及能量平衡关系,建立了金的氰化浸出机理模型,并通过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泛化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一些黄金矿山氰化浸出厂,均采用氰化钠从含金矿物原料中提取黄金。为寻求氰化钠的代用品,降低黄金生产成本,我们进行了氰熔体和乳酸腈浸出黄金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氰熔体的浸出率不仅略高于氰化钠,且药剂消耗费用比氰化钠降低60%。  相似文献   

10.
尝试采用低毒的聚合氰胺钠作为金矿浸出剂,该药剂通过对氰根离子聚合后生成,同样CN-离子浓度溶液,毒性远远低于氰化钠。样品为热解偶催化氧化的卡林型金矿矿样,分别采用了聚合氰胺钠和氰化钠作为浸出药剂。考查了两种试剂作为矿样的浸出剂的最佳条件,最后对两种试剂的浸出结果进行对比,确定聚合氰胺钠是否可以替代氰化钠作为该矿样的浸出剂。  相似文献   

11.
氰化物属于剧毒药剂,在氰化浸出后的尾渣中残留物分解缓慢,因此存在着巨大的安全环保隐患,随着国家对安全环保工作的不断加强,采用低毒、无毒浸金药剂已成为必然趋势;云南某地硫精矿焙烧渣采用低毒药剂进行浸出试验研究,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金、银浸出率逐渐增加,四种药剂对金浸出率影响顺序为:氰化钠>JC>SD>HB;四种药剂对银浸出率影响顺序为:氰化钠>SD>JC>HB。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浸渣中总氰与游离氰含量逐渐增加,滤液中游离氰根含量逐渐增加。试验取得了与氰化钠较为接近的浸出率指标,滤液中游离氰根含量大幅下降,为后续水处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采用直接氰化浸出及浸出渣焙烧—硫酸浸出—氰化浸出工艺从银精矿中回收银。试验结果表明:银精矿先氰化浸出部分裸露的银,再对氰化浸出渣进行焙烧、酸浸及氰化浸出,银总浸出率达85.06%;直接氰化浸出最佳条件为pH=10,氰根质量浓度1.5g/L,氰化浸出时间36h;氰化浸出渣的最佳焙烧条件为钠盐(片碱)添加量7kg/t,在马弗炉中焙烧1h,焙烧温度630℃;焙烧渣用硫酸浸出,最佳条件为硫酸质量浓度8g/L,浸出时间1.5h;酸浸渣氰化浸出最佳条件为pH=10,氰根质量浓度2g/L,氰化浸出时间36h。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黄金样品分析测试水平,该文以LBMA熟练测试结果为依托,参照山东某黄金精炼厂的原始检测数据,对不同分析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经讨论,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尤为重要,金标的选取和增重的计算与取舍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黄金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及易处理金矿资源的日益减少, 难处理金矿逐渐成为黄金产业的主要资源来源.为使难处理金矿能够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 对难处理金矿进行了简要概述和分类, 并阐述其难处理的原因.采用传统的氰化法浸出难处理金矿, 其浸出效果差, 且氰化物有剧毒, 严重污染环境及危害人体健康.为实现难处理金矿的高效、环保浸出, 非氰化法浸出难处理金矿受到广泛关注.重点介绍了硫代硫酸盐法、硫氰酸盐法、硫脲法、多硫化物及石硫合剂法、液氯化法五种非氰浸金方法的浸金原理及在难处理金矿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基于非氰浸金方法存在的浸出体系复杂、浸出剂性质不稳定及消耗量大等问题, 展望了非氰浸金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氰渣无害化处理技术中工艺水净化破氰的技术难题,某黄金冶炼公司针对氰渣无害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含氰废水的特点,利用"一步沉降一步氧化"的方法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中的总氰及硫氰。试验分两步:第一步确定五水硫酸铜的用量为5 g/L,此时pH=7,硫氰根离子未检出,满足第一步除硫氰根的要求;第二步确定双氧水的用量为70 mL/L,反应时间以反应过程中出现红褐色沉淀为终点指示。经此工艺处理后的高浓度含氰废水由初始总氰含量1 074.67 mg/L、硫氰含量3 367.98 mg/L,下降至总氰含量2 mg/L、硫氰含量未检出的标准,总氰处理率99.81%,硫氰处理率100%,可满足企业破氰工艺循环用水。  相似文献   

16.
炭浆法提金厂中氰根的损失大部分是由于浸出期间氰根与贱金属及硫化物的反应。还有部分氰根由于与活性炭发生氧化和吸附反应而损失在吸附槽中。解吸段和电积段中氰根损失的速率高可分别归因于水解分解和阳极氧化。但是,对于给定量的处理矿石来说,这两个工段中氰根损失的相对量是很小的。  相似文献   

17.
陈汝璨  郭学益  张磊  雷勋惠  段小阳  秦红 《黄金》2023,(5):37-42+51
黄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氰化法提金,但氰化法生产周期长,所用氰化物剧毒,若管理不善,存在潜在环境污染风险。以某黄金冶炼厂含金酸渣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硫脲体系浸金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强化搅拌硫脲浸出条件下,含金酸渣金浸出率仅83.17%;在超细磨强化硫脲浸出条件下,含金酸渣金浸出率达89%;推荐最优试验方案为强化搅拌浸出+一段超细磨浸出一次+二段超细磨浸出三次+强化搅拌浸出,该方案含金酸渣金浸出率达95.04%,可实现含金酸渣中金的清洁深度提取,为非氰提金工艺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从黄铁矿废渣中回收金银,因渣中残硫的存在,在氰化处理过程中,部份残硫转化成硫氰酸盐。钝化了部份氰根对金银的氰化作用,因而硫氰酸盐的转化率为黄金冶炼所 重视。 目前氰化过程中硫氰酸盐的测定方法,文献报导甚少。本方法对氰化过程中贵液贫液中硫氰酸根离子测定,进行了一系列试验  相似文献   

19.
据《加纳时报》近日报道,2009年第四季度C.C. Global Investments公司将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兴建1500万美元的黄金精炼厂。该厂将是西非地区最大的黄金精炼厂,每天可炼黄金3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20.
李环  陈明泽  朱金超  杨新华  李宁  许新跃 《黄金》2023,(9):75-78+83
某黄金冶炼公司高硫金精矿浸出给矿细度-37μm占93%,氰渣金品位1.30 g/t。为进一步降低氰渣金品位,在前期艾砂磨机半工业试验验证成功基础上,在生产现场安装ALC-3900L型艾砂磨机,对高硫金精矿进行再磨浸出。工业应用结果表明:细度-37μm占比由92.42%提升至98.80%,细度-20μm占比由70.56%提升至89.29%;氰渣金品位从1.30 g/t降低至1.08 g/t,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