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武山铜矿成矿模式及找矿预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矿产资源开采和综合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快,部分老矿山逐渐显现"资源危机"。在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同时,加大了国内老矿山深边部资源找矿工作,部分老矿山采用成矿模式类比结合物、化、遥等综合手段在已知矿床的深部及边部寻找隐伏矿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笔者通过在武山铜矿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以往的地质勘查工作成果总结,综合分析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多种控矿因素关系的耦合,着重对成矿界面和矿体赋存特征进行初步探索和研究,对矿区深部及边部找矿方向提出分析、预测及判断。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制约矿山找矿突破的关键问题,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通过开展矿区三位空间构造-蚀变专项地质填图,对典型矿床进行了解剖,重点研究了太白金矿床(角砾岩型金矿床)的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查明了矿区成矿构造系统,构建了成矿构造的空间格架基础。通过对太白金矿床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梳理和总结,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并结合构造原生晕测量成果,圈定了5处找矿靶区和3处远景区,其中一处找矿靶区经工程验证探获了工业矿体,初步证明“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对矿区找矿工作具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迎合国家地质找矿新思路、新机制的构建平台,充分收集矿山地质资料,结合生产探矿实践,研究成矿地质条件。此外,以热水喷流沉积铅锌矿床理论为指导,在铅硐山铅锌矿深部增储和外围预查探矿工作方面,对主矿体深部及外围找矿前景进行分析,认为铅硐山铅锌矿主矿体深部及外围找矿前景潜力较大。这为加快推进国家整装勘查工作部署,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指导矿山寻找接替资源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通过在矿体外围乌鸦箐地区开展勘查工作,预测成矿有利地段;对矿体深部进行综合研究,利用坑道及钻探验证延伸情况;对矿体上部残矿进行回收利用,以及建立矿山三维地质模型等措施,有效的缓解了矿山资源危机,并对下一步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虎沟金矿床位于熊耳山金多金属成矿带,是上宫金矿田重要矿床之一。本文在对虎沟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其找矿标志,并利用趋势预测法对虎沟金矿M19号矿体进行了深部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6.
牟平金矿深部矿体赋存规律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为雷  沈运超 《黄金》2000,21(11):1-6
根据矿山生产原始资料,运用计算机数据图形处理应用技术,对牟平金矿矿体深部成矿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Ⅰ2号和Ⅱ号矿体在垂向上的成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牟平金矿Ⅰ2号和Ⅱ号矿体深部存在成矿的前景和找矿的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对Ⅰ2号和Ⅱ号矿体深部及两翼进行了隐伏金矿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7.
金岭矿区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金岭矿区区域构造及矿床地质特征.认为矿区矿床存在岩浆岩控矿带成矿特征。应用该成矿特征.对铁山矿床深部进行了成矿预测和找矿勘查工作,发现了新的矿体。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结构化的转型,使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为了平衡市场需求与矿山工程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对深部找矿勘查中常用物探方法与应用效果展开研究。综合对深部找矿勘查工作实施现状的分析,提出一种深部找矿勘查中常用物探方法,根据深部找矿勘查工作原理,提出常用物探方法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方式。并以某矿山工程为例,应用提出的常用物探方法,对已知矿体与未知矿体进行物探预测。采用圈定矿体异常区域的方式,整理并输出常用物探方法的探测结果,以此得出使用深部找矿勘查中常用物探方法进行矿区勘探行为,可以准确地定位矿区异常区域的结论,从而实现对传统矿山工程找矿勘查工作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在对小秦岭北矿带进行普查时,在大湖矿区发现了具有工业意义的钼矿体,这在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区是一个新的发现。尤其是近年来,在小秦岭北矿带开展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及深部整装勘查工作,证实了深部仍有钼矿体并有向两侧延伸的趋势。现就北矿带秦南-大湖矿段金矿与钼矿的成矿关系进行探讨,以期对以后的勘查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指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大同地区矿山地质特征和深部勘查方向,明确控矿因素和空间分布规律。大同地区矿山的矿体相对简单,主要是顺层分布,延生性较稳定。从矿体空间分布规律上来看,矿物中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会受空间分布和工业类型影响,进而需要经过严谨的检测和研究,推测隐伏矿体应赋存的空间位置。在深部勘查时要按照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探测,确保成矿信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以陕西龙头沟金矿为例,通过收集矿山已有的勘查和生产数据,选用Micromine软件平台,并采用普通克里格方法进行插值,建立了矿床的品位矿块模型。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矿化域变异函数拟合参数、矿块模型三维展布及品位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了龙头沟金矿床品位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龙头沟金矿床低品位矿基本连续,而高品位矿连续性差;高品位工业矿体在深部倾向延伸方向的连续性好于走向方向。矿化带在55线以东走向延伸和深部倾向延伸均未封闭,且临近EW向与NW向构造交会部位,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可作为下一步工作靶区。  相似文献   

12.
归来庄金矿床位于中生代铜石杂岩体的东部边缘,是我国最大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金矿主矿体受控于F1断层。为揭示主矿体深部矿化空间特征,指导深部找矿,利用Surpac软件建立了归来庄金矿主矿体三维地质模型。在对样品数据进行样长统计分析、处理特高品位等工作后建立块体模型,运用3次距离幂次反比法对金矿床资源量进行估算,并通过生成1-1号和1-2号矿体在不同方向和深度的品位变化趋势曲线,对三维模型金矿体估算结果进行验证与分析。通过建模实现了归来庄金矿体的三维可视化,通过分析建模结果,在深部发现了不整合面上还存在一层矿化体,为磨坊沟式金矿,可作为下一步深部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龙头山金矿位于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锦山镇以东20 km处,该矿床处于内蒙古高原东缘,属于努鲁儿虎山系,燕山山脉东部七老图山脉的低-中山区。通过分析该矿床的矿体地质特征,包括主要金矿体的赋存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矿体围岩与夹石等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地了解该金矿床的赋存特点,便于在其边部和深部开展进一步找矿勘探,从而扩大资源远景,为该矿床今后的开发提供更加翔实的地质资料和明确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柴胡栏子金矿开展深部找矿研究,从野外原始资料收集入手,研究矿体形态特征,总结其赋存规律,完成了深部矿体的预测定位,经钻孔验证证实,取得了深部探矿突破性进展。对于深部矿体的预测定位,主要根据断裂及矿体赋存特征等地质条件分析判断,认为旋钮构造作用中心点,即不同走向矿体的交会结点的侧伏趋势即是矿体的侧伏趋势,矿体沿结点的侧伏方向向深部发育。由此确定了预测靶区:一是走向呈315°的矿体,预测重点部位在700 m标高以下18线以南到33线之间;二是走向呈近EW的矿体,预测重点部位在700 m标高以下5350线以东到5950线之间。通过钻孔验证,见矿率达59%,在预测靶区范围内共获得(333)黄金金属量4 511.39 kg,矿石量143.60万t。其中,1#矿体获得金属量713.84 kg,矿石量19.64万t;4#和8#矿体获得金属量3 797.55 kg,矿石量123.95万t。  相似文献   

15.
豫西铁岭金铅矿床位于熊耳山金矿田西南段,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矿作用强烈,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为了进一步开展铁岭金铅矿床深部找矿工作,探寻找矿方向,通过对铁岭金铅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进行综合研究,探讨铁岭金铅矿床成因,并结合矿床已施工工程,根据已知矿体的浅部及中深部厚度和品位数据,利用MAPGIS的DTM空间分析功能对矿区Pb1、Ⅰ-1号主矿脉深部矿体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区内Pb1铅矿体整体沿走向向西倾伏,02~2线中部存在无矿段;0线以西存在连续的矿体集中分布区,矿体向深部侧伏延伸,具有膨大现象。Ⅰ-1号铅矿体浅部存在2个浓集中心,其与已形成的采空区范围基本一致;02~4线之间浅部及中部存在无矿段;在8线以西矿体整体沿走向向西侧伏,04线以西深部存在膨大现象。研究结果表明:铁岭金铅矿床属于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铅矿床,区内Pb1铅矿脉0线以西深部、Ⅰ-1号铅矿脉04线以西深部和金矿脉04线以西深部均为有利的找矿区域。  相似文献   

16.
勘探工程可视化是矿山数字化的基础,对认识矿区矿体的形态、规模和产状及指导矿山后续探矿设计、生产等具有重要作用。借助Surpac软件对黄水庵钼矿勘探工程进行三维建模,使其可视化,以此达到形象直观的分析矿区各地质要素对矿体在空间展布上的影响,揭示出矿体的地质特征,为下一步的探矿工程布置及采矿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礼县大埝下金矿是礼(县)-岷(县)金矿集中区东段新发现的金矿床,研究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对于陇南-天水地区或其他具有类似地质情况地区的找金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对矿床与中川花岗杂岩体的空间距离、控矿断裂特征、矿化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和现有勘查程度进行研究,认为矿床成因与中川花岗岩体有关,将中川岩体的成矿范围向外拓展了3 km。现有矿体在走向(平面)和倾向(剖面)上都有发展前景,特别是矿体的南西端,矿体厚度大,深部揭露很不充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投入较大工作量,采用钻探与硐探相结合的手段,扩大现有矿床规模。现有矿体属于品位低、规模大的氧化矿体,适合采用大规模机械化露天开采。  相似文献   

18.
CSAMT法在西涝口金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勘查深度的加大,传统技术方法已不能满足深部找矿预测的需要,急需要引进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西涝口金矿位于胶莱盆地北缘,目前已达到大型规模。区内规模较大的矿脉有5条,目前仅对其中的18号矿脉进行了系统的钻探工程控制,其他矿脉开展的工作较少,勘查程度和研究程度较低。为了对西涝口金矿深部进行找矿预测,进一步扩大矿床规模,了解其他矿脉的含矿性,引进了CSAMT法。通过分析CSAMT数据,为钻孔设计提供依据。钻探工程验证结果表明,在17号和18号脉深部金矿找矿取得进展,有力地佐证了CSAMT法在西涝口金矿找矿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并依此提出18号脉及其他矿脉今后找矿工作重点。测试结果显示18号与24号脉之间有一低阻带,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认为该区发育一条规模较大的铲式构造带,18号与24号脉之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谢家沟金矿区为黄铁绢英岩化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床。该区经多年勘探开发,资源含量不断减少,需要对其深部矿体进行详查评价,为矿山的进一步发展储备更多的后续资源。在简要介绍矿区和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谢家沟矿区深部金矿体进行详查研究。谢家沟矿区内含矿蚀变带较多,脉岩发育,今后的矿山地质工作应在分析成矿规律基础上,继续加强深边部地质探矿,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随着采矿深度逐步下降、开采范围逐步扩大,应该加强矿床矿石特征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查清矿石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资源与改进选冶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