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提出了电熔剂净化金属熔体技术,利用电流通过细束金属流时产生的电磁挤压力去除非金属夹杂物.采用活塞流模型,对夹杂物净化效率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增加电流强度、降低金属液流速、降低流束直径可以提高夹杂物去除效率,而降低流束直径还可以缩短夹杂物迁移距离,因此对提高夹杂物去除效果更为有利.采用含碳化硅铝熔体进行了验证实验,证明施加电流能使非金属夹杂物迁移至铝熔体表面.理论计算和实验证明夹杂物的电磁迁移是电熔剂净化技术中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2.
高频磁场电磁净化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高频交变电磁场对金属熔体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的去除效果,分别利用硅含量为18%、12.6%和10%3种铝硅合金所生成的尺寸为100、50和10μm的硅块来模拟非金属夹杂物以进行电磁净化实验研究.实验证明:生成的硅块可以更好地模拟金属液中单个的非金属夹杂物;施加电磁场后发现,电磁挤压力对单个尺寸在100和50 μm的非金属夹杂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同时也可以去除10 μm左右的非金属夹杂物.  相似文献   

3.
行波磁场连续净化铝合金液实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行波磁场进行了电磁连续净化铝合金液实验,并采用电磁净化金属熔体的轨线模型,对实验中的夹杂物去除率进行了理论预测,结果表明,含夹杂的铝合金液连续液经电磁力作用段时,夹杂物被阻隔,形成电磁过滤效应,而夹杂物聚集区域夹杂物面积分数趋于某一常数,轨线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简单介绍了铝合金熔体中的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以及各种铝合金熔体净化处理方法,扼要分析了净化技术的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铝合金熔体净化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单介绍了铝合金熔体中的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扼要分析了各种铝合金熔体净化处理方法的现状并对铝合金熔体净化技术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电磁过滤原理是根据非金属夹杂物与熔体导电性的差异,在电磁场作用下非金属夹杂物与熔体的运动规律不同,使非金属夹杂物与熔体分离,经流体力学分析、采用柱塞流及轨线模型研究电磁过滤水平流动钢液中非金属夹杂物的运动速度和去除效率,结果表明,非金属夹杂物的去除效率随着熔体流速(u)和过滤器的高度(2h)的降低而增加;随着电磁力(f)、电磁力作用区长度(x)和非金属夹杂物的粒径(dp)的增加而增加,经分析表明,采用电磁过滤法可有效去除粒径小于10um的非金属夹杂物,该模型可用来设计过滤器的结构和确定电磁过滤工艺参数,为电磁去除钢液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技术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电磁净化中间包中钢液流场及传输行为的水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模试验,通过流场示踪技术得到电磁净化中间包中的钢液流场形貌,并对圆形腔不同钢液转速下中间包中钢液停留时间曲线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电磁净化中间包的流场比传统中间包的流场复杂:在圆形腔中,旋转运动抑制了大包水口至矩形腔的短路流,而在矩形腔中形成水平环流,从而延长钢液在中间包的平均停留时间,死区减小,电磁净化中间包的上述流场结构及传输行为对钢液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去除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8.
铝熔体电磁连续净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秦学智  曹志强  任振国 《铸造》2004,53(1):26-30
通过一系列的试验,优化出了与电磁连续净化铝熔体有关的各工艺参数,如分离管径、长度和形状以及分离时间等,同时考察了电磁场等因素与净化效率的关系;提出了在线自动分割复杂熔体,并将分离出的夹杂部分或全部连续不断地移除的新方法;设计了一套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连续电磁净化处理铝熔体系统,该系统既提高了净化效果,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从液态金属电磁净化技术的原理出发,在理论上分析了当夹杂物与金属熔体密度接近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两者之间的电性能与磁性能的差异来实现夹杂物的分离,达到金属熔体净化的效果。综述了影响电磁分离效率和效果的因素。表明在电磁净化过程中,通电时间越长、磁感应强度越大、管半径与集肤程度比值在1.5~2.0之间、分离管为异型管、夹杂颗粒越大且近于球形,分离效果越理想,分离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交流电净化铝合金熔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行了工频交流电分离铝合金熔体中夹杂物的实验,探讨电流密度、通电时间、分离器管型等实验参数对夹杂颗粒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越大、通电时间越长,分离效果越理想;施加4.7×106A/m2的交流电,并维持40 s通电时间,不同管型的分离器都获得了较明显的分离效果.实验证实单电流电磁净化金属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find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elimination efficiency with high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electromagnetic elimination (EME) in the tubule with high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 was set up.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by ignoring the flow of molten metal, when the surface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of the metal (B0) is 0.03 T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tubule is 8 mm, the non-metallic inclusions with 30 μm diameter can be wiped offin 7 s from the center of the molten aluminum, whereas the elimination time of the 5 μm non-metallic inclusions is more than 240 s. When B0 is 0.03 T, the diameter of the tubule is 8 mm and elimination time is more than 30 s, the elimination efficiency of 5μm, 10μm and 30 μm non-metallic inclusions is about 60%, 90% and 100%, respectively, the elimination efficiency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ing diameter of the tubul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increasing the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or decreasing the diameter of the tubule can decrease the elimination time and improve the elimination efficiency in EME with high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  相似文献   

12.
张文满  吴恩结 《轧钢》2004,21(2):66-67
为消除轧边机振动现象,降低了轧边机速度,使之与上游机架的速度差在±0 1m/s之内,并且优化轧边机小张力控制程序,重新分配压下量后,在H型钢生产中轧边机振动问题得到解决,避免了断接轴、卡钢等事故。  相似文献   

13.
高立光 《现代铸铁》2012,32(2):39-41
介绍了合金铸铁件轴体的生产工艺及其皮下气孔缺陷的分布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认为:合金铸铁件皮下气孔与铁液中w(Al残)量有关,当铁液中w(Al残)量超过临界值0.03%时,就会产生皮下气孔;而w(Al残)量与孕育剂FeSi75Al2中的w(Al)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指出合理地控制铁液中w(Al残)量在临界值以下,可有效地消除皮下气孔缺陷。  相似文献   

14.
李赵春  龚瑶 《机床与液压》2018,46(5):114-120
磁流变阻尼器自身固有的迟滞非线性问题限制了其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大大影响了阻尼器阻尼力的预测和控制精度。尤其是在冲击缓冲系统中,磁流变阻尼器的迟滞特性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研究磁流变阻尼器的迟滞非线性的消除方法以及控制对提高磁流变阻尼器系统的控制性能具有重大意义。综述了磁流变器件的迟滞非线性的消除机制以及控制方法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其控制系统的过程机制和描述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迟滞非线性消除方法及控制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管道阴极保护效果,降低杂散电流对管道阴极保护系统产生负面的影响,以GPRS技术为基础,并对远端数据控制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从而实现管道阴极保护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在管道阴极保护系统搭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电容元件、晶闸管等,对管道周围杂散电流以及阴极保护远传等方面进行控制,旨在实现管道保护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王荣滨 《模具制造》2011,(12):75-78
分析了铸造铝合金与挤压型材的常见缺陷,提出了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三拐、六拐等曲轴连杆颈相位角为120°分布,其回转半径和相位角误差要求都比较严格。而现行的测量方法存在测量不准确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回转半径的误差对相位角的测量影响较大。本文以六拐曲轴为例,对目前曲轴相位角测量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并提出用新型测量垫块消除测量误差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铝合金低频电磁铸造过程中裂纹的抑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勤  崔建忠  张北江 《金属学报》2003,39(12):1259-1263
CREM(casting-refining-electromagnetic)法可消除铝合金铸锭中的裂纹,原因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通过改善铸造条件使得不可补缩区缩小、内应力或应变降低、金属高温脆性区主要处于受压状态等形式减少了热裂纹形成的诱因.另一方面,通过缩小高温脆性区、提高固液状态伸长率、降低晶界低熔点化合物数量和有效结晶区间线收缩大小等途径提高了合金铸锭的抗热裂能力,从而抑制了裂纹。  相似文献   

19.
1 Introdu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body force to separate non-metallic inclusions was proposed by ALEMANY et al[1,2]. And ASAI et al have measured the migration velocity of polystyrene particles in a sodium chloride aqueous solution, in which a DC electric field and DC magnetic field were simultaneously imposed. They found that the direction of migration is opposite to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and the migration velocity agrees well with the values calculated from the …  相似文献   

20.
氮气孔的消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氮气孔形貌的分析,找出了氮气孔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如下措施,彻底解决了氮气孔缺陷问题:(1)控制废钢加入量在45%以下;(2)少用或不用螺纹钢、导轨钢等w(N)量高的废钢;(3)用加入适量钛铁的方法降低铁液中的w(N)量;(4)在用感应电炉熔化时,保证w(N)量不低于60p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