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甲醇和氯化氢为气相原料,浓度为75~79%的氯化锌水溶液为催化剂,于鼓泡揽拌釜中,在413~423K 下进行气液相反应生成氯甲烷。在加强揽拌消除扩散影响下测定了413K、418K 和423K 不同进料量时的本征反应速度。经数据处理,建立了经验性的本征动力学方程式,求得了有关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
利用容易得到的廉价原料氯甲烷和二氟氯甲烷联合热裂解制取偏氟乙烯的实验是在直径13毫米、长1000毫米的石英管中,温度750~900℃下进行的。研究证明,产物偏氟乙烯的收率为原料二氟氯甲烷的20~32%。反应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3.
Pd/C催化剂上松香加氢制备二氢和四氢枞酸的本征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YX-2G型高压搅拌釜,以Pd/C为催化剂进行松香催化加氢制备二氢和四氢枞酸本征动力学的研究.通过减小催化剂粒度、加入200号溶剂油和增加高压釜的搅拌转速,消除了加氢过程内外扩散的影响,在温度403~433K、压力3.0~7.0 MPa下,在线跟踪了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采集动力学数据,使用EVIE...  相似文献   

4.
林小梅 《山东化工》2023,(14):130-133
以农村饮用水为分析对象,改进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的分析方法。本方法采用HP-5毛细管色谱柱,样品进样前的平衡温度为60℃,平衡时间为30 min,气相色谱仪进样口温度150℃,ECD检测器300℃,载气流速2 mL/min,分流比为10∶1。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9,精密度和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小于2.5%,3个浓度水平的回收率均在97%~107%,并使用该方法测定了10个饮用水样品中的三氯甲烷。本工作建立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的分析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快速、重现性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硅粉、氯甲烷为原料,借助搅拌床反应器模拟工业装置合成甲基氯硅烷,研究了反应温度、硅粉平均粒径、氯甲烷质量流量3个因素对甲基氯硅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合成的影响最显著。以二甲选择性为评价指标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0℃、硅粉平均粒径110μm,氯甲烷质量流量为625 g/h;以触体产率为评价指标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20℃、硅粉平均粒径60μm,氯甲烷质量流量为625 g/h。  相似文献   

6.
宋轲  计扬  肖文德 《广东化工》2007,34(6):12-14,24
在微型管式反应器中,采用高效的Pd/Al2O3催化剂,在388~418 K的温度范围,1∶1~3∶1的CO与MN比,50~150 mL/min的原料气流速条件下进行了CO与亚硝酸甲酯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的本征动力学实验;通过对反应机理的推导,动力学模型的筛选及优化,得出CO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的本征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CO与亚硝酸甲酯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是以表面羰化反应为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7.
孙保平  王国喜  茹宗玲 《精细化工》2003,20(10):636-637
以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苯与氯化苄为原料,经Friedel Crafts反应制得二苯甲烷,收率为72 6%;在可见光照射下,二苯甲烷与氯气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生成二苯氯甲烷。通过系列实验得出了二苯氯甲烷光化学合成的优化工艺条件:n(二苯甲烷)∶n(氯气)=1∶1 02,光源采用碘钨灯,反应温度90~100℃,通氯时间12h,以二苯甲烷计二苯氯甲烷收率82 2%,产品质量分数≥98%,通过红外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8.
邻甲基水杨酸(O—MSA)大量用于合成媒介染料,也可用作杀菌消毒剂、防腐缓蚀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我国长期依赖进口。浙江省有关单位已开发成功采用气固相法合成 O—MSA 的技术,并已投入中试生产,其生产过程为:将邻甲酚和40~50%的氢氧化钠溶液,按1∶1(mol)混合搅拌,然后在真空条件加热搅拌,使生成的邻甲酚钠脱水干燥,终温可在140~150℃。完全干燥后,在125~175℃,5~10kgf/cm~2 下通  相似文献   

9.
脲硫酸分解磷矿反应过程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贵州瓮福磷矿石和开阳磷矿石,在反应温度65~95℃、磷矿粉细度80~150目、搅拌强度300~1000r/min、酸解剂配比为0~3.6∶1∶1的工艺条件下,对脲硫酸分解磷矿过程中磷矿转化率和气相氟逸出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氟的存在形式,揭示反应无氟逸出的机理,为动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型催化剂上甲醇合成反应本征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测定了甲醇合成反应本征动力学.实验采用粒度为0.154~0.198 mm的国产新型NC309催化剂,反应温度190~250 ℃,反应压力为4~8 MPa,体积空速6 500~16 000 h-1.实验结果表明,总碳转化率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在235 ℃左右达到最大值,并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选取双曲型动力学方程的形式建立了以各组分逸度表示的CO和CO2加氢合成甲醇的双速率本征动力学模型,用参数估值方法获得了动力学模型参数.残差分析和统计检验表明,该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乙醛气—液相催化氧化合成醋酸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接近工业生产的条件下,以醋酸锰为催化剂,在容积为2升的搅拌鼓泡釜中,用L_(16)(4~5)正交试验方案,测定了乙醛氧化生成醋酸的反应速度,并讨论了反应机理及历程。根据气—液相反应的渗透理论,确定了宏观动力学方程式,结合应用氧在醋酸中的D_(LA)和H_A值,求得了本征反应速度常数,计算了膜内转化系数,证实了本反应属于快速反应的类型,并进而揭示了宏观动力学与本征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获得了对于氧和醛的浓度都为一级的本征反应速度式。研究还表明对本反应体系,气液相界面α是本征传递特性对反应影响的主要参数。最后,提出了可供反应器设计之用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以苯乙酮和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二苯甲酰甲烷,考察不同催化剂及用量、溶剂及用量、反应原料、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二苯甲酰甲烷收率的影响。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以甲醇钠为催化剂,二甲苯为溶剂,n(苯乙酮)∶n(甲醇钠)=1∶1.6,二甲苯用量150 mL,n(苯乙酮)∶n(苯甲酸甲酯)=1∶4,反应温度(140~150) ℃,反应时间5 h。此条件下,产物收率达90%,熔点为79 ℃,纯度可达99%。  相似文献   

13.
己二酸氨化法是工业上生产己二腈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和反应步骤受气液相传质影响很大。采用体积为1 L的半间歇式反应釜,对己二酸中和反应的宏观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磷酸质量分数为0.2%、搅拌速率为1800 r·min-1、氨气流量为600 L·h-1的条件下,实验考察了210~260℃范围内温度对己二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由实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在250℃己二酸浓度大于0.1 mol·L-1时为传质控制阶段,中和反应对于己二酸为一级,反应活化能为42.9 kJ·mol-1;在250℃己二酸浓度小于0.1 mol·L-1时为反应控制阶段,中和反应对于己二酸为二级,反应活化能为52.7 kJ·mol-1。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并结合理论模型得出对己二酸的本征反应级数为二级。保持总压(略大于常压)、温度260℃、搅拌速率1800 r·min-1和磷酸质量分数0.2%保持不变,在氨气流量为200~600 L·h-1的范围内考察了氨气分压对己二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影响,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对氨气分压的本征反应级数为一级。  相似文献   

14.
醋酸甲酯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作为高纯度醋酸甲酯合成的基础研究。研究了在常压、温度40~55℃下,用阳离子树脂作为催化剂催化反应合成醋酸甲酯的本征反应动力学。通过改变搅拌速度和离子直径,消除了内外扩散的影响,得到了基于Langmuir-Hinshelwood吸附理论的用活度代替浓度的通用动力学模型。经过实验研究表明,醋酸甲酯合成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过拟合得到醋酸甲酯合成反应的活化能为59.234 kJ·mol-1。  相似文献   

15.
以联苯为原料与甲醛和HCl反应制得联苯氯甲烷,联苯氯甲烷再与金属镁、CO2反应水解后制得联苯乙酸。反应的总收率可达53.2%。实验结果表明氯甲基化反应温度为80~85℃,反应时间为20~24小时,与CO2反应温度为6~8℃。产品经13CNMR、IR、1H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16.
以Ni-MgO-La_2O_3-Al_2O_3为催化剂,在240~280℃和260~315℃的温度范围内,分别测定了1.1~4.6MPa下CO_2和CO的加氢甲烷化的反应动力学数据。经过若干竞争模型的拟合,得到了最佳的拟合模型。  相似文献   

17.
国外动态     
在氯甲烷介质中合成聚异丁烯 美国Standard oil development公司提出了一种新的工艺过程,即在低温下,异丁烯在氯甲烷介质中,以氯化铝为催化剂,在带搅拌的反应器中进行聚合(类似于丁基橡胶的生产)。目前已有埃克森公司以商品名Vistanex进行生产。这一工艺过程尽管生产成本高于带式反应器的工艺过程,但改  相似文献   

18.
铜基催化剂在甲基氯硅烷直接合成过程中的工艺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搅拌床反应器中使用铜基催化剂(辅以少量Zn, Sn, P助剂)催化硅粉与氯甲烷反应合成甲基氯硅烷,考察了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温度320℃、压力0.1 MPa条件下,平稳期的催化反应速率可达210 g/(kg×h),二甲基二氯硅烷的选择性可达87.7%;升高温度可大幅提高反应速率,但超过330℃会显著降低反应选择性;压力在0.3 MPa以下反应速率对氯甲烷近似为一级反应,选择性受压力影响较小;一定范围内增加催化剂用量可提高速率,但会缩短反应平稳期,造成硅粉利用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任保增  赵天源 《纯碱工业》1990,(6):10-12,45
本文采用搅拌釜式反应器研究了碳酸氢钠湿分解动力学和二乙醇胺催化的碳酸氢钠湿分解动力学。讨论了反应机理,实验数据是在72~91℃和总Na~+浓度2—4N条件下取得的。搅拌速度足以消除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吴蕾 《广州化工》2012,40(16):87-88,135
研究了碳酸氢钾在水溶液中的热分解动力学及其分解机理。通过计算得到碳酸氢钾热分解是二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89.54 kJ/mol。分析了反应温度,搅拌速度,溶液中K+浓度对分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40℃的条件下,分解率可达到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