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基于50000m3/h实烧烟气中试系统,采用Mastersizer 2000E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电子低压冲击仪(ELPI),首次对电除尘器飞灰几何粒径和空气动力学粒径进行全面表征。结果表明,电除尘器入口及各电场的飞灰几何粒度分布均呈双峰分布特征,各电场峰值依次右移,但末级旋转电极电场≤ 1μm的颗粒占比略有升高,电除尘器入口及第1~5电场飞灰几何中位径分别为6.607μm、17.378μm、2.884μm、2.577μm、2.460μm、2.480μm;温度降低,电除尘器入口飞灰几何粒度分布的双峰均右移,颗粒团聚现象明显,80℃、90℃、110℃、130℃、150℃时电除尘器入口飞灰几何中位径分别为13.183μm、10.500μm、10.171μm、6.607μm、7.586μm,从130℃降至90℃,电除尘器入口几何粒径≤ 1μm、≤ 2.5μm、≤ 10μm的飞灰占比分别减少了19.8%、19.2%、12.6%;不同温度时,电除尘器对空气动力学粒径0.03~10μm段颗粒的个数浓度、质量浓度均有较高脱除效率,均在75%以上,最高可达99.9%;温度降低,电除尘器进出口空气动力学粒径不同粒径段颗粒个数浓度和质量浓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从130℃降至90℃、80℃,对应电除尘器入口PM2.5团聚效率分别为46.76%、60.08%,对应电除尘器出口PM10减排分别为59.80%、91.08%,PM2.5减排分别为45.94%、76.22%,PM1减排分别为40.40%、62.12%。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的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的烧失量和含碳量进行了对比 ,烧失量与含碳量差别很大。传统上用烧失量代替含碳量对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并不适用。本文提出用煤的工业分析方法测定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的含碳量 ,并测出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随粒径分布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3.
锅炉飞灰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锅炉飞灰中含碳量高不但导致了锅炉燃烧效率的降低,也限制了飞灰的再利用。因此,降低飞灰含碳量,充分利用其化学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对石家庄东方热点公司锅炉飞灰的粒径分布、烧失量分级分布和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飞灰再燃可以有效地降低飞灰中的含碳量,并在实验室小型鼓泡流化床上进行了飞灰再燃降低含碳量的验证实验。  相似文献   

4.
燃煤飞灰化学成分随粒度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国内几家电厂电除尘器收集的燃煤飞灰进行混配、筛分及全灰化等处理后,采用常量法对分电场、分粒径灰样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飞灰中SiO2,Al2O3,TFeO,CaO和MgO等化学成分的含量随电场及飞灰的粒度呈一定规律分布,Al2O3含量则随着粒度的减小而逐渐增加,CaO和MgO的含量随粒度变细也有增加的趋势,针对造成这种分布规律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几家电厂电除尘器收集的燃煤飞灰进行混配、筛分及全灰化处理后,采用常量法对分电场、分粒径灰样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飞灰中Si O2、Al2O3、TFeO、CaO、MgO等化学成分的含量随电场和飞灰的粒度呈一定规律分布,Si O2、TFeO含量随着粒度的减小而逐渐降低,Al2O2含量随着粒度的减小而逐渐增加,CaO、MgO的含量随着粒度变细也有增加的趋势。最后对造成这种分布规律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渣含碳量和飞灰含碳量高是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炉渣含碳量和飞灰含碳量成为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降耗的主要工作。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渣含碳量和飞灰含碳量偏高采取了措施,大大提高了锅炉效率和电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某炼化企业CFB锅炉飞灰含碳量偏高,本文从煤种、一二次风配比、床温、床压、石灰石添加量等方面着手,分析飞灰含碳量异常的原因,研究降低飞灰含碳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高效、低污染、煤种适应性广等优点。但我国流化床锅炉普遍存在着飞灰含碳量高,锅炉燃烧效率达不到设计值的问题。概述了影响飞灰含碳量的主要因素:如煤种、燃煤的粒径及风量等,重点探讨了燃煤的粒径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提出了维持锅炉稳定,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燃烧效率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电极配置是电除尘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讨论了工业中常用的6种阴极线与C480阳极板配置时的极板表面电流密度大小和分布,分析了不同电极配置形式对电场特性的影响。为改善RS线和BS线结构存在的支撑圆管“电流盲区”现象及BS线内侧芒刺对外侧芒刺电晕的抑制,提出了阴极线结构优化方案;结合三电场中试实验,给出了电除尘器前、后级电场电极配置组合应用的布置形式。电极配置组合方式优化后,电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可降低77.68%。  相似文献   

10.
锅炉飞灰含碳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锅炉飞灰含碳量是反映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燃烧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精确和实时地监测飞灰含碳量有利于提高锅炉燃烧控制水平,降低发电成本,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煤灰的品位,促进煤灰的商品化。综述了飞灰含碳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对飞灰含碳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纤维棉及其制品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介绍了用高掺量粉煤灰制成纤维,再加工成高附加值多功能的新型系列建材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大掺量粉煤灰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煤灰代替30%的水泥,在水胶比为0.30、0.33、0.36及0.39的情况下,分别试验了用水量及胶凝材料用量变化下混凝土的强度和渗透性。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掺粉煤灰的混凝土比较,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渗透性都明显降低,30天龄期时最大可降低至50.7%,70天时可降低至22.3%;为了获得较低的渗透性而采取较低的水胶比时,不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应用降低用水量的办法有利,掺粉煤灰的混凝土用提高总胶凝材料用量的办法更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微水电厂石门沟贮灰场的工程性质对粉煤灰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单用粉煤灰填筑子坝技术上完全可行,在遇7度地震时稳定性也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14.
C80高强粉煤灰混凝土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配制C80砼的压蒸工艺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此技术可以稳定生产C80混凝土和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PHC桩)。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超量取代法配制粉煤灰砼,研究其抗渗性能及力学性能。通过反复试验,砼性能完全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电除尘灰的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我国燃煤电厂电除尘器收集的粉煤灰的粒度分布特征,质量等级和影响粒度分布的因素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粉煤灰农业利用展望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在对粉煤灰理化特征与利用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 综述了粉煤灰资源农业利用现状, 包括粉煤灰的改土培肥效应、粉煤灰的增产效果和粉煤灰资源的间接农用, 同时对粉煤灰农用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中残碳的特性和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粉煤灰中残碳和富碳颗粒的特性和分离技术, 论述了残碳特性对颗粒分离和利用的影响, 分析了残碳的利用途径和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掺原状粉煤灰的保温砌筑砂浆的配合比及其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掺加适量原状粉煤灰可提高保温砌筑砂浆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