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我国制笔工业目前的水平状况,通过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及对国内外笔类产品发展趋势的探索,论述了我国制笔工业的发展前景,并针对我国制笔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国的制笔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笔类产品的产量大幅增长,但是行业的整体素质并未大幅度提高,整个行业处于片面追求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局面。总体来讲,我国的笔类产品无论从结构还是外观设计来看,不少属于仿制产品,产品质量与先进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应突出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争创制笔强国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本规划从行业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全国制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实际,总结制笔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成绩和存在问题,依据国家标准委、工信部和制笔行业"十二五"规划,提出2012-2015年期间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行业基本情况 1.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笔类产品是一类特殊和重要的消费品,虽然计算机和打印机得到广泛应用,笔类产品仍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其功能和作用不可替代.可以说,笔类产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日用消费品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制笔工业在经过了20年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经受了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洗礼,已形成了民企、国企、合资等并举发展的格局。制笔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笔类产品的种类和产量以及市场占有率,都创行业历史记录。成为名副其实的制笔生产大国。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制笔工业(包括墨水),自解放以来经过调整、改组、专业分工和合理定点,使产品生产形成了行业体系,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制笔工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十五”期间,我国的制笔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笔类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消费市场,还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来水笔、圆珠笔、木杆铅笔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  相似文献   

6.
我国制笔行业“十一五”规划和2015年长远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制笔工业(包括墨水),自解放以来经过调整、改组、专业分工和合理定点,使产品生产形成了行业体系,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制笔工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十五”期间,我国的制笔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笔类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消费市场,还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来水笔、圆珠笔、木杆铅笔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世界制笔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我国制笔工业的不断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满足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笔类产品通常会被认为是一种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大众化产品,但是,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笔类产品商不但在设计、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都会不断发生着各种技术革新或进步;而且在品牌美誉度、视觉美观性等方面也会进行较大的投入,并形成一些知识产权成果,所以在笔类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等环节,也存在着诸多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本文以案例分析为视角,对笔类产品知识产权侵权问题进行研究,并给出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笔工业已经跻身于世界制笔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按照目前我国制笔工业的水平状况以及发展计划,预计到21世纪初期,我国笔类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将处于世界制笔工业前列.但是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实际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我们亦应该看到我国制笔工业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为此在新形势下,中国制笔工业必须认真找出差距,明确目标,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制笔工业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最近对笔类产品的质量检测和跟踪,发现了不少质量差和假冒、伪劣产品充其市场,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特别是去年高考前期,一部分学生在参加各类标准化考试(即通过填写机读卡判分)使用了假冒、伪劣的2B铅笔致使计算机不读卷、给评分造成极大的困难,后果十分严重,影响极其恶劣。 为了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中国制笔协会敬请广大消费者、超市、批发商、零售商注意,在销售、选购和使用笔类产品时,包括:铅笔、绘图笔、自来水笔、圆珠笔、中性笔、针管笔、签字笔、萤光笔、记号笔、水彩笔、白板笔、活动铅笔、  相似文献   

10.
周赳  赵庆会 《纺织学报》2015,36(6):37-41
针对传统提花织物纹样设计在图案和色彩表现能力上的不足,采用数码提花织物分层组合设计模式来创新提花织物纹样设计的方法,达到提花织物创新的目的。文章分析了传统平面设计模式下提花织物的手绘纹样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特点,探讨基于分层组合设计模式的纹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可行的纹样创新设计的研究方法论和框架图,为提花织物纹样的数码化设计创新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可行的方法,并通过设计实践验证了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为信息化时代提花织物产品的数码化设计创新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制笔工业(包括墨水),自解放以来经过调整、改组、专业分工和合理定点,使产品生产形成了行业体系。改革开放使全国的制笔工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装备不断更新,品种产量大幅增长,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笔类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消费市场,还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来水笔、木杆铅笔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圆珠笔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活动铅笔的产量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的制笔工业已跻身于世界制笔工业的大国行列。我国制笔工业的不断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满足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行业发展状况 (…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和软件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已经成为产品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本文在分析了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逐步夯实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群建设、建立面向差异化和阶梯式的教学层级,以及搭建围绕产品开发全过程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该门课程结构的优化,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21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千禧之际,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国解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锯以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我国的制笔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小小一支笔,书写大市场”,我国笔类产品的产量、出口量已经跻身世界前列,是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不久将加入WTO,必将对我国制笔工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加入WTO,既是机遇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 一场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制笔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害,在此期间笔类产品的出口量迅速锐减。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效应的不断消失,使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市场需求迅速回升。自2010年年初开始,我国笔类产品出口出现了良好的回升势头,至去年6月,我国笔类产品的出口值按美元计已达到2008年同期的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一、上半年进出口简况(一)上半年进出口总体情况今年l-6月,我国笔类产品(不含墨水)的出口创汇值为1.73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4%,且有些主要笔类产品(如圆珠笔类产品、记号笔类产品、木杆铅笔和活动铅笔等)的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笔类产品的进口值为2098.l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56%。如果将墨水的进口值包括进出,则进口值的增长还要大一些。  相似文献   

16.
为从织物组织结构和表面效果方面进一步创新,基于分层组合设计模式和部分遮盖结构,提出一种"组合半遮盖"结构设计方法,包括基本组织的选择、半遮盖技术点的设置和半遮盖组织库的设计。首先对半遮盖组织的设计过程、半遮盖组织的组合效果验证和组合半遮盖结构在提花织物中的设计应用方法进行分析说明,然后进行具有半遮盖效果的提花织物设计实践。结果表明:织物表面独特的外观效果无法被仿制,从技术上保护了设计师的权益;组合半遮盖结构不仅可以满足不同题材的数码图案用于设计提花织物的需要,有效提高结构设计的效率,而且为数码提花织物的设计创新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采用以车削为主的传统制造笔头球座体的弊端,并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种利用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生产具有环油槽的笔头球座体的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加工工艺复杂、加工难度系数高、金属材料损耗大等问题。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生产球座体,不但提升了笔头球座体的润滑度,优化了书写性能,而且减少制造型企业的资源浪费,提高其生产效率,扩大行业利润空间。此举有力推进了我国制笔工业在新型粉末冶金技术领域的发展,是一次有益的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一、2005年上半年我国笔类产品进出口总体情况 今年上半年我国笔类产品总的出口量和出口创汇值继续呈一定幅度的增长态势.且出口创汇值的增长高于出口量的增长。当然增长速度与前几年相比有所下降。另外.上半年笔类产品的进口值也呈一定幅度的上升.其中笔零件的进口量和进口值增长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提高焊膏印刷生产效率的一些创新技巧,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合理地大幅度缩短焊膏印刷的时间,提高刮刀运行的速度。讨论了从优化模板设计、扩展视觉扫描和计算机分析运算能力、改善印刷设备的工作效率、使印刷机更加智能化、缩短补充填料时间、改进清洗工序、优化整体印刷工艺等角度提出创新技术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织物点子泥地、冰块泥地、燥笔泥地和影光泥地等4种阴影形式的计算机实现的设计思想、数学模型和流程图。最后,给出了用VC编制的对应功能函数,并且在计算机上成功地运行了各函数,验证了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