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发动机罩内板冲压成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网格应变分析技术,研究了发动机罩内板零件冲压加工的应变分布.分析了零件高应变区域材料的变形方式、冲压件壁厚减薄状况,指出了变形的危险区域,分析了材料性能参数对零件成形的影响.给出了现场冲压生产模具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5.
本文应用Ls-Dyna3d非线性有限元件对桑塔纳2000型轿车VQS发动机气缸罩冲压成形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与实测结果的比较、表明有限元预测结果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7.
借助Dynaform软件,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较准确地建立了某公司生产的发动机隔热罩冲压成形仿真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采用BBD设计安排实验,以冲压工艺参数为自变量,最大减薄率和起皱率为因变量,分别建立了工艺参数与最大减薄率和起皱率的二次多项式响应面模型,并对两个模型进行优化.以最大减薄率未优化响应面模型为约束,起皱率未优化响应面模型为目标函数,以及最大减薄率优化响应面模型为约束,起皱率优化响应面模型为目标函数,分别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隔热罩仿真模型最大减薄率和起皱率控制在较好范围,且优化响应面模型的结果更优. 相似文献
8.
9.
针对异形薄壁不锈钢零件冲压成形过程中存在的成形不足与严重起皱等问题,借助Dynaform软件建立异形薄壁不锈钢隔热罩的有限元模型,分别研究了压边力、冲压速度、摩擦因数和模具间隙4个关键工艺参数对零件冲压成形质量的影响,并根据板料的厚度变化曲线确定了以上关键工艺参数的合理范围。通过增设拉延筋,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相比优化前的冲压成形工艺,最大减薄率增大了1.22%,最大增厚率减小了2.42%,最大回弹量减小了4.07%,成形不足与严重起皱等问题得到有效抑制。通过试验验证,证实了优化后冲压成形工艺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曾宪军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1992,(1)
根据有色金属(LY11M、LY12M)深锥件的冲压特点,结合实际经验,对薄壁深锥零件毛坯的确定、拉伸系数的选取,以及模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给出了锥形拉伸时,锥面材料多拉进的百分比,以及锥部以下的圆筒段高度尺寸的修正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某汽车发动机的双层镀铝钢板隔热罩成形工艺,给出了隔热罩成形时凸、凹模间隙的合理取值和模具设计时的注意事项,指出在做工艺分析过程中,应通过多个工艺方案对比,选择最合理的、性价比高的方案,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气门室内罩成形工艺及模具黑龙江省桦川县汽车配件厂(154300)王德志,孟宪丽1引言留1所示为486Q(491Q)发动机气门室罩总成件的内罩,材料为lmm厚的08F冷轧深拉伸钢板。该件属锥形盒形件,形状复杂,工艺性差。486Q气rl室罩总成件为...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分析捷达轿车发动机罩铰链支架成形特点,制定了成对弯曲成形工艺,工艺不仅成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还研究了窄板弯曲的回弹及其合理值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以铝合金汽车发动机罩内板为对象,在初始型面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元分析,针对其出现的成形缺陷进行多轮优化,改善其成形性能,同时探究了压边力和模具间隙等工艺参数对零件减薄率和回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小的压边力和较大的模具间隙下板料的减薄较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压边力的增大,零件的整体回弹得到抑制但变化不明显,而局部的负向回弹有所增加,模具间隙的减小也有利于减小回弹。在优化型面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回弹补偿并配合工艺参数的调整,可有效减小零件的回弹。在仿真优化结果的基础上进行铝合金发动机罩内板的冲压试验,试验件与仿真优化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