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科  刘震  张宇 《煤矿安全》2022,(2):234-240
以河曲露天矿为工程背景,分析了不同追踪距离下端帮边坡位移云图、最大剪切应变增量云图,以及内排压脚不同追踪距离下端帮边坡稳定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内排压脚追踪距离下,端帮边坡形成了不同面积的危险区域以及沉降区域;随着内排压脚追踪距离的不断减小,端帮边坡危险区域及沉降区域逐渐向工作帮迁移,靠近端帮边坡内排土场及坑底形成底鼓区域,端帮边坡滑移形态近似呈"凸"字形;内排追踪距离与端帮边坡稳定性系数之间服从Boltzmann函数关系式,当追踪距离由150 m减小到100 m时,端帮边坡稳定性系数发生了断崖式变化;合理的内排压脚追踪距离不仅能够提高端帮边坡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采用内排压脚措施来提高端帮边坡稳定性,也不失为一种既合适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新疆天池能源南露天矿西帮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建立典型工程地质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边坡变形破坏机理,运用极限平衡理论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提出"分区治理"理念,确定了"主体扩帮+局部加固+内排压脚"的综合治理方案,治理后西帮含顺倾煤层高陡软岩边坡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定量揭示露天矿开挖过程中各人为因素对含顺倾弱层软岩边坡三维稳定性的影响及其程度,以扎哈淖尔露天矿南帮边坡为工程背景,基于强度折减法,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探讨了开挖位置、开挖坡角和内排追踪距离不同时南帮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和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论开挖位置、开挖坡角与追踪距离如何变化,横采南帮的滑坡模式均为以IVC煤底板弱层为底界面的切层-顺层滑动;在横采条件下,边坡三维稳定性主要受内排追踪距离影响,随追踪距离的增大呈负指数规律减小,且随开挖位置的向南偏移或开挖坡角的减小近线性减小;在横采条件下,内排土场与工作帮间的追踪距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可以充分利用边坡稳定性的三维效应回收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4.
侯成恒 《煤矿安全》2022,(7):235-240
为解决安家岭露天矿端帮到界边坡压煤问题,结合安家岭露天矿北帮到界边坡实际情况,运用极限平衡方法,对回采高度、整体边坡角与边坡稳定之间敏感性分析,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横采内排追踪距离、内排压脚高度与边坡稳定性关系。结果表明:回采高度由1276m水平降至1264 m水平、整体边坡角由34°提高至35°时,边坡稳定系数变化最为敏感,综合分析确定端帮压煤回采方案为回采高度1264 m水平、整体边坡角35°;横采内排追踪距离为30m、横采内排压脚高度24 m,可实现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回收,同时具有较高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蒙东地区某露天煤矿边坡变形实例为基础,分析了边坡变形原因及潜在滑坡模式,确定了内排压脚回填技术为边坡变形治理的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建立工程地质模型和边坡稳定性计算,确定了最优内排压脚回填高度为24 m,并对非工作帮边坡裂缝及内排554平盘进行平整与压实,最终将边坡变形速度控制在安全可控范围内,及时地实现了露天矿生产接续,避免了滑坡灾害的发生,保障了边坡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6.
顺倾岩层作为影响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困扰着露天矿安全生产,当边坡内部赋存有软弱岩层时,边坡稳定问题将更加突出。以平朔矿区安太堡露天矿南帮边坡变形失稳控制工程为例,采用数值分析、极限平衡分析与变形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含弱层顺层边坡的变形失稳破坏模式及内排压脚治理措施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工程适用性验证分析。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内排压脚措施成本低、见效快,对于控制露天矿边坡稳定具有明显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宝日希勒南帮边坡变形现状,对边坡进行压脚治理,并根据内排压脚参数与煤层回采参数,建立了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并对不同内排跟踪距条件下南端帮边坡的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研究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南帮边坡的应力与位移变化规律,从而确定了合理的内排跟踪距离,这对该矿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婧佳  王勇  黄浩轩  王珍 《煤矿安全》2021,52(11):240-244
为充分解决软岩露天煤矿端帮稳定性问题,选取宝日希勒露天煤矿南帮边坡作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地质勘察、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手段方法,分析横采内排、追踪压帮对边坡稳定性的提升作用,提出合理的靠帮开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当排土工作线长度达到140 m时,南帮边坡可满足安全储备要求;同时,当内排追踪距离不超过35 m时,采场及内排土场对端帮的支挡效应显现明显;建议南帮排土工作线长度布设不小于140 m,内排追踪距离不超过35 m。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陷落柱不良地质构造对露天矿非工作帮边坡稳定的影响规律,解决受其影响而引起的边坡失稳的问题,以平朔安家岭露天矿北帮为研究对象,采用Geo-Studio软件对陷落柱影响下北帮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以计算结果为依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针对存在滑坡隐患的不稳定区域提出了内排压脚的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内排压脚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边坡安全系数,降低陷落柱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对于保障安家岭露天矿非工作帮边坡稳定与安全、实现高效生产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安太堡露天矿南帮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陷落柱赋存于南帮而导致边坡岩体强度降低,岩性构成与产状发生变化,采用模拟计算仿真软件Geo Studio对陷落柱影响下南帮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划定了边坡不稳定区域,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内排压脚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内排压脚措施有效提高了南帮边坡的稳定性,同时增大了露天矿排土容量,缩短了排土运距,对露天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最大限度回采胜利煤田西二露天矿西端帮边坡下压煤,应用数值模拟与极限平衡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采场工作帮、内排土场追踪距离条件下端帮边坡的三维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端帮边坡受到工作帮与内排土场的双重支挡作用,其变形与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尺寸效应,减小追踪距离是控制该类边坡变形、提高边坡稳定性的有效途径;边坡滑裂面近似一椭球面,其水平方向的长轴与短轴均随着追踪距离的增大近线性增大;边坡稳定系数随着追踪距离的增大呈负指数规律下降,当追踪距离不超过100 m时,其稳定性可满足安全要求;当追踪距离达到200 m时,边坡稳定性的尺寸效应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12.
针对霍林河南露天煤矿横采内排工艺应用现状,考虑到内排追踪距离、边坡稳定性等因素,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踏勘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最小内排追踪距离,选取典型剖面分析南露天煤矿现状端帮、横采工作帮、横向内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并确定了端帮边坡和横向内排土场边坡的最大稳定帮坡角。分析得出横采内排工艺端帮边坡、工作帮边坡以及横向内排土场边坡均满足安全储备系数要求,计算得出端帮边坡最大稳定帮坡角为25°,横向内排土场边坡最大稳定帮坡角为17°。  相似文献   

13.
《煤矿安全》2016,(5):144-146
以白音华二号露天矿为背景,通过分析该矿发生的"5.16"、"9.10"巨型滑坡,探讨硬-软、软-硬相间岩层边坡受水与采掘影响,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得出白音华二号露天矿边坡变形破坏属于岩体结构控制的边坡变形失稳模式。采用传递系数法、极限平衡法对南帮内排进行稳定性评价,并根据内排边坡前缘开挖降深状况,提出边坡压脚方案:1035以下平盘宽64 m,边坡角13°,1035以上平盘宽200 m,边坡角6°。为避免大规模、突发性的滑坡灾害再次发生,建议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4.
《露天采矿技术》2017,(9):25-30
伊敏露天矿通过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控制开采、内排压脚、小井帷幕、梯级截排、底板涌水治理、边坡位移自动监测等关键技术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边坡管理与防治质量,为伊敏露天矿边坡安全提供保障,为高寒软岩区矿山边坡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张洪  肖兵 《煤矿安全》2023,(4):163-168
为保障露天矿边坡安全,提高露天煤矿资源采出率,根据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及影响条件,对露天矿横采内排过程中,采场形态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以巴基斯坦塔尔煤田为研究对象,通过FLAC3D分析边坡变形破坏机理,明确滑坡模式,对横采内排追踪距离进行分析,为煤矿边坡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边坡破坏类型属于张拉-剪切复合型,受到采场工作帮与内排土场的双重支档作用,边坡稳定性整体增大;当内排追踪距离为50~100 m时,边坡三维空间效应显著,稳定性较高;随着追踪距离增大,稳定性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6.
以胜利露天煤矿南端帮滑坡为工程实例,探讨了露天矿软岩边坡滑坡治理技术;结合矿区地质资料和水文条件,对南端帮滑坡机理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削帮压脚和压脚2种治理方案,并对2种方案进行了技术论证和经济对比;结果表明,削帮压脚方案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最优;结合削帮压脚方案综合制定了满足技术、经济、安全的软岩边坡滑坡的治理施工程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新疆南露天煤矿内排压脚过程中南帮稳定性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理论分析手段,对南帮内排压脚过程中边坡稳定性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FLAC3D强度折减法对南帮内排压脚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内排压脚过程中南帮潜在滑动面位置及稳定性系数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南露天矿南帮内排压脚物料截面最优几何参数;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南帮内排压脚的极限平衡理论模型,推导出内排压脚过程南帮稳定性系数的计算公式,阐述了南帮内排压脚过程中坡体应力演化规律,揭示了这一过程中南帮潜在滑移面位置变化及稳定性提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边坡稳定是露天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对于存在软岩边坡的露天煤矿而言,边坡稳定问题尤为重要。以白音华一号露天煤矿为例,运用FLAC3D软件对南帮边坡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计算结果,得出其安全系数为0.82,揭示了软岩边坡岩体的位移变形规律和滑坡模式,为后期设计边坡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不同内排形态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机理,以蒙东某露天矿为例,基于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以瑞典条分法为理论基础,揭示不同内排形态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原因;并采用FLAC3D软件,模拟了不同排土距离、排土高度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同排土形态对边坡的位移、应变及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得出内排压脚形态与边坡稳定性变化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内排形态影响内排重心分布,造成压帮边坡稳定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宝日希勒露天矿边坡岩体属于软岩,历年来曾发生数起边坡大规模错动现象。对于日前矿区南端帮出现的滑坡征兆,如坡顶出现拉裂缝和坡脚底鼓,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法对南端帮边坡进行了稳定性研究。提出了滑坡区坡底煤层回采方案和内排压脚方案,目的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煤炭资源的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