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聚乳酸棉混纺纱混纺比对成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混纺比对聚乳酸棉混纺纱成纱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聚乳酸纤维含量分别为20%、35%、50%、65%、80%的聚乳酸/棉混纺纱的条干CV值、强伸性能、毛羽值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并采用Borda数法对混纺纱的成纱性能优劣进行判断。试验结果表明,混纺纱的条干CV值、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毛羽值均与混纺比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聚乳酸/棉混纺比为50/50时,其成纱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
探讨混纺比与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化学微溶解处理对棉汉麻混纺纱性能的影响。将棉与汉麻纤维按照不同配比制备出5种混纺纱样品,对样纱进行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化学微溶解处理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纱线中汉麻纤维所占比例的增加,纱线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降低,条干CV值增大,毛羽增加;经过化学微溶解处理后,纱线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有所提高,毛羽得到显著改善,条干CV值变化不大。认为:混纺比对混纺纱强力影响较大,而微溶解处理对成纱毛羽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探讨苎麻混纺比对混纺纱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个集聚纺9.7tex混纺纱方案,其中苎麻的混纺比逐渐增加;介绍了各纤维性能、成纱规格和纺纱过程;总结了各工序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和工艺参数;对比分析了4个方案的成纱质量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苎麻混纺比的增加,成纱条干CV逐渐上升,常发性纱疵增加,成纱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下降,3mm及以上有害毛羽增加。认为:根据织造工序对经纱力学性能的要求,苎麻混纺比应控制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石墨烯改性涤纶、蓄热调温纤维、长绒棉设计开发了混纺比为50/30/20、30/50/20、20/70/10的3种复合功能纱线,并对纱线的强力、拉伸性能、条干均匀度以及热学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蓄热调温纤维的静电现象会影响混纺纱的条干均匀度,并且其含量的增加会使混纺纱线的断裂强力降低;石墨烯改性涤纶所占质量分数的增加会造成混纺纱的韧性下降,同时混纺纱的热学性能和抗菌性能也会受到纤维不同混纺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新型全聚赛络混纺纱成纱性能,采用一根5.0g/10m 精梳棉粗纱与另一根3.4g/10m涤纶粗纱在细纱工序进行全聚赛络混纺,纺出4种细度的棉/4 涤(60/40)新型全聚赛络混纺纱,并与单根混纺粗纱喂入所纺出的纱进行成纱质量对比;运用哈氏切片器,切取8种混纺纱线样本,在MOTTC B1型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的分布状况,结合汉密尔顿指数分析方法,得到每种混纺纱内纤维的分布规律及内外转移趋势。结果表明:新型全聚赛络混纺纱的单纱条干CV值、断裂强力明显优于环锭混纺纱,且毛羽少;从单纱截面图得出,新型混纺纱中涤纶向纱芯转移呈现棉包覆涤纶的趋势,而环锭纺混纺纱中涤纶分布比较随机。  相似文献   

6.
用芳砜纶与不同细度的国产芳纶1313纤维混纺开发消防服用机织面料用纱.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细度较小的芳纶1313纤维比例的增加,混纺纱条干CV值有一定的波动,成纱强度并没有随着芳纶1313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高.混纺比例对成纱的断裂伸长影响不明显,芳砜纶/芳纶1313混纺纱的毛羽随着芳纶1313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多.  相似文献   

7.
芳砜纶阻燃纱线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芳砜纶纤维分别与高强涤纶纤维、阻燃粘胶纤维按照不同比例混纺,测试混纺纱的强伸性能、外观质量和阻燃性。结果表明:芳砜纶/高强涤纶混纺纱中芳砜纶强力的临界混纺比为92.3%。随着高强涤纶比例的增加,混纺纱的断裂强力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条干不匀率及毛羽指数减少,阻燃性能下降且出现熔融现象。芳砜纶/阻燃粘胶混纺纱中阻燃粘胶强力的临界混纺比为73.8%。随着阻燃粘胶比例的增加,混纺纱的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降低,条干和毛羽有所改善,阻燃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8.
混纺比对棉海藻纤维混纺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混纺比对棉海藻纤维混纺纱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种不同混纺比的棉海藻纤维混纺纱,对混纺纱强伸性能、毛羽指数、条干CV等指标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海藻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均为先增大后减小,而毛羽指数、条干CV、棉结、粗节和细节均显著增加.认为:当棉海藻纤维混纺比为70∶30时,其混纺纱的强伸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探讨捻系数和混纺比对纳米银抗菌涤纶纯纺纱及纳米银抗菌涤纶精梳棉混纺纱成纱强伸性能的影响。将纳米银抗菌涤纶纤维以不同的捻系数纯纺,并与精梳棉以不同的混纺比混纺成纱,对其成纱强伸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当纳米银抗菌涤纶/精梳棉混纺比分别在41/59和44/56时,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低值;纳米银抗菌涤纶纤维纯纺纱的临界捻系数在372.3附近。认为:在实际工艺设计中,应参照临界捻系数372.3合理配置细纱捻度;应从最终功能及成本出发,综合考虑选择纳米银抗菌涤纶精梳棉混纺纱的混纺比。  相似文献   

10.
探讨捻度与后区牵伸对海藻纤维混纺纱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生条混和的方式,制备5种不同细纱捻度、3种不同细纱后区牵伸的环锭纺纱,并测试混纺纱的拉伸断裂性能、毛羽、条干CV等性能,寻找最佳的捻度与后区牵伸配置。结果表明:随着捻度值的增加,混纺色纱的断裂强度先增加后减小;而断裂伸长率、毛羽数、条干CV先减小后略微增加。认为:当海藻纤维粘胶纤维混纺纱选取后区牵伸1.10倍和捻度60捻/10cm时,成纱断裂强度值最高,条干CV值最小,而断裂伸长率和毛羽数均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混纺比对木棉棉混纺纱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混纺比木棉棉混纺纱的强伸性能、条干CV、毛羽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木棉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的强伸性能、毛羽、条干CV等性能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当木棉纤维含量低于30%时,混纺纱的断裂强力下降幅度小;当木棉纤维含量超过50%后,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下降明显。认为:木棉纤维可与棉纤维进行混纺,但混纺比不宜大于30%,否则对纱线性能及织造工艺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中竹炭纤维含量与混纺纱力学性能的变化关系,对不同混纺比混纺纱线在YG061电子单纱强力仪上进行拉伸性能、应力松弛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力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先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然后增大.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的混纺比小于临界混纺比时,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变化趋于平直;一旦超过临界混纺比,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断裂伸长率迅速增大.在实际应用中,混纺纱最低断裂强度对应的临界混纺比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选用.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的弹性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3.
《丝绸》2015,(12)
为研究聚酰胺改性聚酯纤维的性能和适用性,对聚酰胺改性聚酯纤维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并进行分析,再将聚酰胺改性聚酯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成纱,对聚酰胺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线的表面外观、拉伸断裂性能、条干均匀度、毛羽等指标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复合结构混纺纱的性能。将棉/聚酰胺改性聚酯混纺纱与常用棉涤、棉黏纱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聚酰胺改性聚酯纤维混纺纱成纱条干好、毛羽少,质量达到使用要求,所制织物手感柔软,吸湿快干,服用性能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涤纶混纺纱后区牵仲倍数对成纱强仲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混纺比为60:20:20纺制不同牵伸倍数下的19.8tex涤纶/高强度维纶/苎麻纤维混纺纱,测试成纱断裂强力和断裂仲长率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枪系数的增加,成纱强力和断裂伸长率都呈现一个先增加后又减小的趋势。涤纶混纺纱的断裂强力最大出现在牵仲倍数1.20附近,说明涤纶混纺纱的临界牵伸倍数在1.20区域附近;涤纶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出现在捻系数1.15附近。  相似文献   

15.
混纺比对竹浆棉混纺纱条干和毛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竹浆纤维棉纤维混纺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变化对纱线条干和毛羽的影响规律,测试分析了不同混纺比例的竹浆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线的条干和毛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混纺纱中竹浆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比为30/70时,混纺纱的条干明显恶化,在实际生产中,应避免选用这一临界混纺比;竹浆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比在55/45~70/30之间时对纱线条干较有利;竹浆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比例为55/45时,混纺纱的毛羽指数较低;综合考虑,竹浆纤维棉纤维混纺纱在混纺比为55/45时成纱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Modal、涤纶及羊绒混纺纱的成纱性能,采用不同混纺比纺制出Modal细特涤纶羊绒混纺纱,并分别对不同混纺比的成纱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在羊绒含量确定的情况下,可根据纱线与面料的性能要求,Modal与细特涤纶可按任意比例混和.如以强力要求为主和充分体现细特涤纶的特性,涤纶比例可偏高;如对强力要求不太高,而要充分体现Modal纤维的优良性能,Modal纤维比例可适当偏高;在Modal/细特涤纶/羊绒混纺比为75/15/10时,成纱断裂强度最低,此为临界混纺比,生产中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纺纱方式对竹浆纤维混纺纱线性能的影响,采用竹浆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与粘胶纤维进行混纺,混纺比例为15/40/30/15。通过对竹浆纤维混纺纱线的条干均匀度、毛羽、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探究了纺纱方式对成纱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转杯纺、赛络纺、环锭纺、赛络紧密纺、普通紧密纺纺纱方式不同,其不同的成纱结构特点影响了纱线的内在性能。环锭纱适宜生产强力要求较高的产品,紧密纱综合性能较好,赛络纱具有良好的外观特征,转杯纱的条干CV值优于环锭纱,赛络紧密纺的成纱毛羽最低。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中竹炭纤维含量与混纺纱力学性能的变化关系,对不同混纺比混纺纱线在YG061电子单纱强力仪上进行拉伸性能、应力松弛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力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先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然后增大。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的混纺比小于临界混纺比时,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变化趋于平直;一旦超过临界混纺比,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断裂伸长率迅速增大。在实际应用中,混纺纱最低断裂强度对应的临界混纺比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选用。随着竹炭改性涤纶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的弹性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9.
高强维纶混纺纱纺纱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高强雏纶混纺纱生产工艺.针对国产高强维纶的性能特点以及混纺纱的技术难点,通过对纺纱工艺流程、混纺比、纺纱方式、捻度以及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的试验与优选,确定了合理的纺纱工艺,使T/CJ/V 60/20/20 19.6 tex高强维纶混纺纱纺纱顺利进行,成纱强伸性能、条干和常发性纱疵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满足了军、警作训服等工装面料对高强维纶混纺纱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探讨艾草改性竹浆纤维粘胶18 tex混纺纱的工艺优化措施,并对5种混纺比的艾草改性竹浆纤维粘胶混纺纱的强伸性、毛羽、条干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采用灰色聚类分析的方法对5种纱线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艾草改性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的断裂强力逐渐增加,断裂伸长率和3 mm毛羽数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艾草改性竹浆纤维含量对混纺纱条干CV值影响不显著;艾草改性竹浆纤维含量达到60%时,混纺纱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性能。认为:在该试验中,艾草改性竹浆纤维含量为60%时,混纺纱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