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顺利纺制出羊毛Modal长绒棉混纺纱,针对三种纤维的性能特点,纺前需对羊毛纤维进行预处理,羊毛与Modal纤维采用原料混和,成卷采取一定的防黏措施,为了保证混纺比准确且纤维混和均匀,羊毛Modal生条预并后再与精梳长绒棉条进行三道混并;优选各道工艺参数,如粗纱捻系数偏大掌握,细纱后区牵伸偏小掌握等;控制好各工序相对湿度,最终顺利生产出羊毛/Modal/长绒棉45/30/25 14.8 tex纱,其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探讨精梳长绒棉/超细腈纶/eks 40/35/25 14.6 tex赛络纺针织纱的生产方法。介绍了长绒棉、超细腈纶和eks纤维的性能特点。根据三种纤维的性能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采用将超细腈纶与eks纤维原料混合纺制成预并条,再与精梳棉条进行三道混并条的混和方法,有效控制混纺比例;清棉工艺上,对细超腈纶和eks纤维纺纱采取"多松少打,多梳少落,低速度,大隔距"及防黏卷措施;梳棉工艺采取抬高给棉板,使用密封式小漏底,适当降低各部速度和放大锡林与盖板隔距等措施;并优化配置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等工序工艺参数;控制好各工序温湿度;顺利生产出精梳长绒棉/超细腈纶/eks纤维40/35/25 14.6 tex赛络纺针织用纱。认为: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可完成此产品的开发及满足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探讨精梳长绒棉/竹炭改性粘胶纤维/凉爽玉改性粘胶纤维/赛迪斯纤维35/25/25/15 9.7 tex针织纱的生产技术措施。针对几种纤维的性能特点以及针织纱线条干均匀、棉结少、成纱强力高的质量要求,优选原料规格,采用包混和条混相结合的混和工艺,增加精梳棉预并工序以确保成纱混纺比,在各工序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技术措施,以解决纺纱过程中的纤维损伤、均匀混和、黏缠、条干均匀度、纱疵等问题,最终成功纺制出了成纱质量较好的四组分混纺针织纱。  相似文献   

4.
探讨纺制汉麻再生纤维/莱赛尔/汉麻原纤/精梳棉35/25/20/20 11.8 tex集聚纱的工艺技术要点。汉麻原纤经预处理后与长绒棉进行棉包混和,制成精梳条,汉麻再生纤维与莱赛尔纤维分别制成预并条,三者进行条混,经过三道混并,制成混纺集聚纱。通过改进前纺各道工序莱赛尔、汉麻再生纤维、长绒棉与汉麻原纤的混和顺序和配比,有效地解决了汉麻原纤纺纱困难的问题,合理运用集聚纺纺纱技术有效减少了汉麻多组分混纺纱线的毛羽。结果表明,所生产的汉麻精梳混纺纱既具有汉麻原纤的优异特性,又具有莱赛尔、长绒棉服用性能好、舒适性能优的特点,满足了后道用户对高档面料用纱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新疆长绒棉精梳/细绒精梳混纺集聚纺纱的性能,分析了长绒棉精梳/细绒精梳混纺纱的混合路线和纺纱工艺流程。长绒棉和细绒棉生条分别经过预并工序,在条并卷联合机上按比例混和,纺制了50%长绒棉与50%细绒棉和15%长绒棉与85%细绒棉集聚纺精梳纱,并与同工艺的100%长绒棉的集聚纺精梳纱进行成纱质量对比。研究认为:随着长绒棉含量的降低,成纱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根据成纱质量的要求合理确定长绒棉的比例,能够降低原料成本。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莱赛尔/腈纶/壳聚糖/羊毛40/35/15/10 12.3tex赛络集聚色纱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对腈纶进行抗静电预处理;采用纤维混和与条混相结合的方式,控制好预并条湿重,确保混纺比例和无色差;优化各工序工艺参数;最终成功纺制出四组分混纺赛络集聚色纱。认为:优化工艺配置,确保多组分纤维原料混和充分,采用赛络集聚纺纱技术,对于改善毛羽、提高纱线强力等成纱质量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高端市场需求,拓展集聚纺针织纱应用范围,介绍用1.33 dtex×38 mm兰精莫代尔纤维和1.3 dtex×41 mm绢丝纤维,生产莫代尔/绢丝92/8 7.4 tex赛络集聚纺针织纱的工艺流程、各工序工艺参数设置及主要技术措施。通过对其管纱质量测试和混纺比测试,结果表明:莫代尔/绢丝92/8 7.4 tex赛络集聚纺针织纱管纱质量可达2018乌斯特公报25%以上水平,混纺比达到设计要求;采用二次盘混工艺,改善纤维可纺性、提高纤维混和均匀度,所纺纱线兼具2种纤维性能优势且成纱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8.
棉Formotex腈纶羊毛赛络纺纱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Formotex纤维是一种木浆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力和良好的可纺性,可纯纺、也可混纺。介绍了精梳长绒棉、Formotex、细特腈纶、羊毛混纺赛络纱的纺纱工艺流程及生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探讨细绒棉与长绒棉不同混和方式对精梳细号纱质量的影响.分别采用清棉棉箱混和、预并条搭条混和及精梳后并条搭条混和方式纺制精梳细号纱,对比了不同混和方式下半制品质量及成纱质量.指出:在三种混和方式中,清棉棉箱混和方式的混和效果最好,但难以兼顾各纤维纺纱工艺特点;精梳后并条搭条混和方式有利于按不同纤维性能设置纺纱工艺,但其混和效果略差;预并条搭条混和方式的混和效果处于前两种混和方式之间.在精梳细号纱生产中应根据后道产品要求和生产设备配置选择细绒棉和长绒棉的混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纺制长绒棉羊绒混纺紧密针织纱,应用毛纺设备与棉纺设备相结合的半精纺技术,通过羊绒原料预处理,长绒棉加工中采用复精梳工艺,混和原料加工中正确配置和毛工艺使其充分混和,采用复梳棉工艺,优选梳棉针布及正确配置各工序工艺参数,结果成功地纺制出精梳长绒棉/山羊绒90/10 4.9 tex混纺紧密针织纱,满足了高档羊绒混纺针织纱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长绒棉Tencel羊绒混纺纱的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长绒棉Tencel羊绒混纺纱的纺纱工艺。通过合理选择原料混和方式、工艺流程、原料的预处理方法、正确配置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及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认为长绒棉与羊绒手工混和制成预并条,再与Tencel预并条和长绒棉精梳条进行混并的混和方式比较合理,可以确保混纺比例准确,使纺纱顺利进行,半制品和成纱质量都有所提高,生产的长绒棉Tencel羊绒15.4 tex混纺机织纱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精梳棉山羊绒赛络纺针织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顺利纺制CJ/山羊绒94/6 29.2 tex赛络纺针织纱,确保其成纱质量,针对长绒棉和山羊绒的特性,制定了先将长绒棉制成精梳条,取其部分撕碎与处理过的山羊绒混和制成精梳长绒棉山羊绒生条,再与剩下的长绒棉精梳条在并条机上并合达到最终混纺比的纺纱工艺流程,并介绍了各工序所采取的主要工艺技术措施,使产品质量达到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莫代尔/芦荟/棉竹节纱质量,采用赛络纺纺纱工艺生产。文章简要介绍了莫代尔、芦荟纤维的特性以及莫代尔/芦荟/棉竹节纱赛络纺纺纱工艺流程,并指出莫代尔纤维、芦荟纤维纺纱前需进行预处理以及三种纤维混纺要混合均匀等关键问题,保证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粗梳毛纺系统中采用蚕丝与精梳长绒棉进行混纺,纺制20.83 tex细特混纺针织纱线。针对两种纤维的特性,结合粗梳毛纺生产流程短的特点,从原料选配、原料混合及纺纱工艺参数的优化配置等方面着手,分析了混纺纱生产工艺及生产要点;指出在和毛工序中混合均匀的重要性;对梳毛机和细纱机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了设备性能,使其更适应细特纱的生产;同时对车间的温湿度提出要求,为生产细特纱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最后成功纺制出高质量的蚕丝/精梳长绒棉混纺细特纱。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竹原纤维/精梳彩棉70/30 14.6 tex混纺喷气纱的纺纱工艺,根据竹原纤维的性能和喷气纺的特点,经过纺纱实践,制定了纺纱工艺流程,合理配置了各工序工艺参数及采取的技术措施.竹原纤维精梳彩棉混纺喷气纱采用三道并条混和,针对竹原纤维杂质少的特点,开清工序采用多梳少打、轻打少落的工艺配置,梳棉采用轻定量、紧隔距工艺,喷气纺采用较小牵伸、放大隔距、增大加压、调慢车速的工艺.实践表明,竹原纤维精梳彩棉混纺喷气纱纺纱断头率低,生产效率高,成纱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6.
探讨棉二道精梳落毛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工艺。针对棉纤维与二道精梳落毛纤维的性能差异,对二道精梳落毛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通过优化配置各工序工艺参数和合理控制各工序相对湿度,有效解决了两种纤维混纺过程中出现的混和不匀、静电现象及牵伸不良等问题,最终成功纺制出棉/二道精梳落毛55/4520.5 tex针织纱,其成纱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探讨利用茜草、姜黄、靛蓝植物染莫代尔纤维纺制19.7 tex色纺针织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3种植物染莫代尔纤维的物理性能指标并对其进行了形貌观察;比较了本色莫代尔与3种植物染莫代尔纤维的两种混和方案;优化配置了各工序工艺参数并采取了必要的关键技术措施,纺制出了3种质量水平较好的色纺针织纱。认为:选择合理的植物染纤维混和方式、预处理和工艺配置等措施是保证植物染莫代尔纤维色纺针织纱生产过程顺利和成纱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探讨棉/罗布麻72/28 18.3tex赛络集聚纱的生产工艺及其纱线特点。罗布麻纤维预处理后与扯松的精梳长绒棉条混和后再经清梳联成条,罗布麻与棉混和条预并后经过三道并条制成熟条。分析了罗布麻纤维的性能特点、前处理工艺、纺纱工艺流程,制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分析了棉罗布麻混纺纱内纤维径向转移特性。指出:合理的参数配置可提高罗布麻纤维的可纺性能,使成纱质量达到要求;纺纱过程中罗布麻纤维易向纱线内部转移,棉纤维易向纱线外部转移。认为:棉罗布麻混纺织物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19.7 tex阳离子涤纶/羊毛/莫代尔50/30/20赛络紧密纺纱为例,探讨混纺纱的生产工艺。针对混纺各组分纤维的性能特点,分析工艺流程设计,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的工艺设置及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为保证纺纱的顺利进行以及成纱质量,阳离子涤纶纤维在纺纱前必须进行预处理,同时要做好各道温湿度的控制,通过对生产中各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配置,成功纺出阳离子涤纶/羊毛/莫代尔混纺纱,其成纱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顺利纺制Tencel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精梳长绒棉混纺针织纱,确保成纱质量,对纺纱各工序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并采取了有效的技术措施.通过对Tencel纤维及大豆蛋白纤维进行预处理,严格控制环境相对湿度,以减少纺纱过程中的静电现象严重的问题,同时降低各部速度,优化各工序工艺参数等措施,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成纱质量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