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传统织物染料即红色染材茜草与黄色染材栀子黄,以明矾为媒染剂,在80℃温度条件下,同浴对棉织物进行混合染色.通过调整茜草与栀子黄的比例及改变染液浓度,染得橙系色彩色标形成完整色谱,进而分析了色标的CMYK值曲线变化.归纳了两者混合染色的显色规律。结果表明:茜草的显色效果比栀子黄更容易受染液浓度影响;  相似文献   

2.
赵宽  侯秀良 《染整技术》2012,34(4):29-31,7,8
基于能染得绿色的天然染料很少,本文研究了叶绿素铜钠盐染得绿色棉织物的方法,并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性能。首先采取不同的染色工艺对改性棉织物进行染色,工艺的不同点主要在于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分别采用70℃、80℃、90℃、染色时间分别采用40min、50min、60min,然后分别测试染得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刷洗色牢度、熨烫升华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颜色特征值等,通过比对这些实验结果,得到一个最优化的染色工艺:一般以染色时间50~60min、染色温度80℃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槐米为原料,采用水煮法从中提取色素作为天然染料,然后用直接染色法对纯棉织物进行染色,分别用交联剂CX-100和固色剂2518对染色后的棉织物进行整理,以提高染色后织物的色牢度.实验结果表明,槐米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槐米用量15g/L,在100℃下水煮60min;直接法染色时的最佳pH值为9,染色温度为90℃,染色时间为60min;交联剂处理的最佳工艺为:染色棉织物→两浸两轧(交联剂用量50g/L,轧余率60%)→预烘(70℃×3min)→焙烘(110℃×3min).采用固色剂处理时,固色剂最佳用量为9%(o.m.f.),固色温度为50℃,时间为15min.  相似文献   

4.
对栀子黄色素的制备进行了研究,栀子黄色素以60%vol乙醇作提取剂时的提取效果较好,吸光度值A440nm是水提的3倍左右,具体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h;经AB-8型大孔树脂精制后的栀子黄色素与粗品相比,色价提高了7倍左右;以预处理后的栀子黄色素废液为原料,筛选得到桅子红色素转化菌黑曲-5,其转化液最大吸收波长为535nm.  相似文献   

5.
祁珍明 《丝绸》2015,52(2):14-18
为了提高栀子黄色素对棉纤维的亲和力,采用高碘酸钠溶液氧化棉织物,并用丝胶接枝。红外光谱表明氧化棉织物含有醛基,丝胶的胺基和氧化棉织物的醛基发生了反应。经合适的条件接枝上丝胶的棉织物,再用栀子黄色素染色的K/S值明显提高。染料相对织物的质量分数为3%(o.w.f.),p H值为6,染色温度为70℃,氯化镧质量浓度为1 g/L,丝胶接枝的棉织物染色K/S值为1.21,丝胶接枝的棉织物染色牢度略好于未接枝丝胶的棉织物。氯化镧兼具媒染作用和促染作用,丝胶接枝的棉织物强降率为14.2%。  相似文献   

6.
防止栀子黄色素绿变方法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栀子黄色素是从茜草科植物栀子果实中提取的水溶性色素,安全无毒,资源广泛,但经过长期使用发现,当栀子黄色素用于面类制品着色时,易发生绿变,另外与大多数天然色素一样,栀子黄色素也有稳定性差的弱点。本文提出了多种防止栀子黄色素面类制品绿变的方法,并在研究中发现,层析是提高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针对栀子黄色素染色工艺条件不易控制的问题,试验通过有机溶剂法对栀子黄色素进行粗制和提纯,研究了粗制染液和提纯染液的pH值、染料质量分数、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对牛奶蛋白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提纯染液染色后织布的K/S值远高于粗制染液,当染液pH值为6,染料质量分数为5%,80℃染色60 min时,栀子黄提纯染液对牛奶蛋白织物的染色性能最佳,其K/S值为4.35,耐皂洗色牢度可达4级;咪唑啉季铵盐表面活性剂能使织物的K/S值增加14.5%以上;媒染剂EDTA-2Na能提高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Fe3+能提高织物的K/S值和染料的上染百分率,但Fe3+对栀子黄色素具有破坏性。  相似文献   

8.
对栀子黄色素的相关提取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栀子黄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0nm,采用水作为提取剂,4000r/min离心20min,离心温度4℃,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浸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料液比为1∶5,提取温度为60℃,浸提时间为30min.  相似文献   

9.
探索了胡萝卜染液的提取工艺,分析研究了胡萝卜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对染液提取效果的影响。在纯棉织物直接染色试验中,选择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固液比、NaCl质量浓度进行正交试验,得出直接染色优化工艺条件;用同浴媒染法染色时,选择媒染温度、媒染时间、媒染剂浓度对纯棉织物染色工艺进行正交试验,得出优化染色工艺条件。最后,测定了染色织物的毛效和耐皂洗色牢度,得出结论为:(1)胡萝卜染料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胡萝卜末质量12 g,水量50 mL,在45℃温度下恒温加热60 min;(2)胡萝卜染料对棉织物直接染色最佳工艺条件是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70 min,固液比1∶30,NaCl质量浓度20 g/L;(3)胡萝卜染料对棉织物同浴媒染最佳工艺条件是染色温度75℃,以明矾作媒染剂,质量浓度为0.3 g/L,媒染时间70 min,NaCl质量浓度20 g/L;(4)同浴媒染与直接染色法相比,前者可以增加试样的着色程度,同时提高色牢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交试验对栀子黄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采用40%丙酮作为提取剂、果实破碎度60目、浸提时间 30 min、浸提温度40 ℃、料液比1∶50、二次浸提是提取栀子黄色素的最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热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影响栀子黄色素提取的因素 :提取剂 (乙醇 )浓度、温度、时间、pH值 ,确定了栀子黄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 :温度 5 5℃ ,时间 4~ 5h ,以 6 0 %的弱碱性乙醇为溶剂。通过对栀子黄色素的热分析 ,得出栀子黄色素在 16 0℃左右开始熔化 ,分解温度为 30 4℃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棉织物阳离子改性对黄色系中草药姜黄和大黄染色效果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耐洗、耐摩擦色牢度及紫外防护功能。结果表明棉织物阳离子改性提高了这两种黄色素上染织物的染色深度。棉织物的阳离子改性工艺为:阳离子改性剂用量20g/L,NaOH用量10g/L,改性温度60℃和70℃,改性时间40~60min。染色织物干摩和皂洗沾色(棉)牢度都较好,达到4-5级;浅色织物的湿摩和褪色牢度分别为4-5级和3-4级。姜黄和大黄染色的棉织物均具有一定的紫外防护功能。  相似文献   

13.
《印染》2020,(7)
采用茶多酚对明胶预处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染色pH值、温度、时间和茶多酚质量分数、媒染剂和媒染方式等对棉织物颜色参数的影响;测试了染色后织物色牢度、抗紫外线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明胶改性可提高茶多酚的染色深度;明胶改性棉织物的优化染色工艺为茶多酚30%(omf)、染色pH值6、温度90℃、时间60 min;采用不同的媒染剂可分别染得棕色、灰黑色和深棕色,同浴媒染法染得的颜色最深;茶多酚染色织物UPF值高达50+;茶多酚硫酸铜媒染织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接近100%;明胶预处理后茶多酚直接染色和媒染染色织物的耐皂色洗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4.
《印染》2019,(19)
为了在蚕丝织物上染得蓝色,选用栀子蓝色素,研究了直接染色工艺条件、媒染方法和媒染工艺条件对栀子蓝色素染蚕丝织物K/S值的影响,以及媒染剂对染色织物颜色的影响,测试了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下染色蚕丝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和色牢度。结果表明,最佳栀子蓝色素对蚕丝织物直接染色工艺条件为:染色pH值3,染色时间50 min,染色温度60℃;三种媒染方法中,预媒染色法得色最深;最佳预媒染色工艺为:媒染温度60℃,媒染时间40 min;不同媒染剂的最佳用量不同,使用不同媒染剂可染得不同的蓝色。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天然染料栀子黄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首先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改性工艺及条件;然后利用天然染料栀子黄对阳离子改性棉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测定了染色后棉织物的上染百分率、K/S值以及色牢度,并与未改性棉织物染色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棉织物最佳改性工艺为:改性剂浓度30 g/L、pH值为9.0、时间为50 min、温度为50℃;改性棉织物最佳染色工艺:温度为60℃、时间为60 min、pH值为9.0;改性后棉织物的上染百分率以及K/S值明显高于未改性棉织物,改性棉织物染色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均可达到4级及以上。  相似文献   

16.
郑铮 《印染助剂》2021,(2):51-53,60
利用天然栀子黄对壳聚糖改性棉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时间、栀子黄用量、pH和温度对染色棉织物K/S值的影响,并研究了栀子黄染色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色牢度、防紫外和抗菌性能.结果 表明壳聚糖改性实现了棉织物纤维的阳离子化;栀子黄染色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优化工艺:栀子黄用量8%,pH 5,60 min,40℃;栀子黄染色壳聚糖改性...  相似文献   

17.
李航  山传雷  张红霞  许长海  蒋阳 《印染》2022,(8):10-12+20
为提高天然色素栀子蓝在棉织物上的染色深度和染料利用率,利用含季铵基团的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织物进行改性。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改性工艺,并对改性后棉织物的表面Zeta电位及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天然染料栀子蓝对改性棉织物进行染色,探讨最佳染色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棉织物的最佳改性工艺为阳离子改性剂质量浓度5 g/L,NaOH质量浓度3 g/L;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80℃,保温时间60 min。改性棉织物的栀子蓝染色K/S值可达4.8,染料的上染率为54%。  相似文献   

18.
棉织物经壳聚糖处理后,再用栀子黄进行染色,测试并分析了染料用量、p 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对壳聚糖改性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并设计正交实验来确定最佳染色工艺;且对染色后壳聚糖改性棉织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后棉织物的栀子黄染色性能较好;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栀子黄用量为9%、染色温度30℃、染色时间50 min、p H值为5;染色后壳聚糖改性棉织物防紫外线性能增强,耐摩擦色牢度及耐洗色牢度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核桃木质壳的利用价值以及拓展天然染料来源,探究了核桃木质壳色素提取工艺并考察了其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NaOH浓度为1.0 g/L,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100℃,时间为60 min时,所得提取液对棉织物染色性能最佳;棉织物预处理阳离子改性剂为1.0 g/L,在80℃染色60min时,染色织物K/S值可达1.75;采用同媒染色法,FeSO_4用量为2%,提取液用量为30%时,染色织物K/S值为1.34,提高了色素利用率;所得染色棉织物色牢度达到了纺织品服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提高栀子果中栀子黄色素的提取率对后期栀子黄色素的精制及应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该研究旨在建立一种从栀子果实中提取栀子黄色素的有效经济方法。通过超声辅助法研究栀子果实中粒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剂浓度及液料比对栀子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采用五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以提高栀子黄色素的提取率。结果显示,栀子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时间31 min、提取温度62℃、液料比25∶1、乙醇浓度48%、粒度80目。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栀子黄色素实际平均提取率为18.36%,与响应预测值18.38%相差0.02%,误差为0.19%,误差较小,说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单因素实验相比,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将栀子黄色素的提取率从15.15%提高到18.36%,故优化后的工艺有利于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