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现场实测为基础,系统分析了缓斜特厚煤层放顶煤综采工作面两侧煤体的位移活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其结论对于在缓斜特厚煤层放顶煤综采工作面实行沿空掘巷的无煤柱开采、减少煤炭损失、提高采区回采率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端部覆岩活动范围、裂隙场分布、运动特征及结构特征,提出了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开采后,采空区端部存在三角滑移区结构合稳定的应力降低区,有利于小煤柱沿空掘巷的布置和小煤柱巷道维护;根据采空区上覆岩层运动特征及时空关系,确定了小煤柱沿空掘巷的合理位置及时间;在塔山矿一侧采空一侧实体煤、麻家梁孤岛工作面和同忻矿上煤层遗留煤柱下孤岛工作面等不同条件下实施小煤柱沿空掘巷。结果表明,与同等条件下的大煤柱相比,小煤柱沿空掘巷降低了巷道变形量,改善了巷道维护状况,提高了煤炭资源回采率,技术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国投塔山煤矿5(3-5)号煤层为石炭二叠系巨厚煤层,随着上覆2号煤层的回采,对压覆煤层开采提出了新的问题。针对此问题,通过对巨厚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时顶煤的冒放性进行科学、正确的分析,以及工作面设备进行选型计算,确定了巨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的可行性和工作面参数以及工作面设备选型参数,为以后类似工作面设计提供实际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4.
厚煤层窄煤柱沿空掘巷中煤柱极限核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厚煤层放顶煤开采中窄煤柱沿空掘巷煤柱所处的特殊环境,考虑煤体材料的应变软化特性,基于黏性材料的SMP(Spatially Mobilized Plane,简称SMP)破坏准则,并依据厚煤层窄煤柱沿空掘巷煤柱在开采过程中所受的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推导出了基于SMP破坏准则的厚煤层开采时煤柱中部极限核区宽度计算公式,并将上述计算公式应用到潞安王庄矿厚煤层窄煤柱放顶煤开采中,实现了厚煤层放顶煤条件下区段窄煤柱沿空掘巷的成功开采,完善了厚煤层下区段窄煤柱稳定的理论,对我国厚煤层窄煤柱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沈明柱  段宏飞 《煤矿安全》2014,(12):207-210
为了增强沿空掘巷巷道的稳定性,提高资源回采率,以大同矿区塔山煤矿8204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对沿空掘巷留设区段煤柱的合理宽度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在沿空掘巷情况下区段煤柱的合理宽度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采空区一侧不同宽度区段煤柱的力学模型,通过模拟结果表明:区段煤柱的宽度在5~10 m时,巷道处于低应力区,支护相对稳定。最后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同时参考塔山矿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微地震监测得出的相关结论,综合考虑巷道跨度大、隔绝采空区瓦斯等安全因素,确定了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留设区段煤柱的合理宽度为8 m。  相似文献   

6.
沿空掘进巷道必须使巷道处于合理的支护状态,才能保证安全生产。以某矿C3-5号层二盘区8204工作面巨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小煤柱留设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计算了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宽度,针对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的变形大、支护难等特点,提出合理支护方案。通过对巷道围岩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的围岩控制措施与6m宽窄煤柱沿空掘巷综放开采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强沿空掘巷巷道的稳定性,提高资源回采率,本文以大同矿区塔山煤矿8204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对沿空掘巷留设区段煤柱的合理宽度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实验结果得出:区段煤柱的宽度在5~10m时,巷道处于低应力区,支护相对稳定。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同时参考塔山矿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微地震监测得出的相关结论,综合考虑巷道跨度大、隔绝采空区瓦斯等安全因素,确定了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留设区段煤柱的合理宽度。  相似文献   

8.
根据相似理论,设计了放顶煤沿空掘巷的相似模拟模型;通过对阳泉15^#煤和晋城3^#煤的放顶煤沿空掘巷的相似材料模拟研究,得出了放顶煤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和沿空巷道的变形特征,并对沿空掘巷的锚杆支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同煤大唐塔山煤矿有限公司8204-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探索了小煤柱工作面强矿压的威胁因素。工程实践表明,2204-2巷在采煤工作面过中部落差5.8m断层和小断层群影响区域后,巷道变形基本处于稳定可控范围内,表明采用8m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对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开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师文林  翟路锁 《中国煤炭》1998,24(8):33-34,50
通过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煤柱尺寸的模拟试验,综放沿空掘巷及锚网支护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现场矿压观测,阐述了综放沿空掘巷的合理煤柱尺寸及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塔山煤矿开采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纪3-5号特厚煤层,工作面采用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低位放顶煤的采煤方法在生产实现高产高效。本文主要介绍在生产过程中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板管理遇到的问题及放顶煤期间应对顶板变化的方案及经验。  相似文献   

12.
王殿录 《煤》1999,(2):26-26,47
介绍放顶煤工作面沿空掘巷护巷煤柱尺寸、支护型式、支护参数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放顶煤开采煤炭损失的构成以及提高放顶煤开采煤炭回收率的途径和方法。文章认为,提高放顶煤开采的煤炭回收率,应从工作面内外两个方面考虑,重点放在工作面外的那部分损失,即提高放顶煤开采煤炭回收率的关键问题是采用无煤柱沿空掘巷,同时分析了掘巷的位置选择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塔山煤矿放顶煤开采平均14.81 m特厚煤层,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流瓦斯成为制约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集团公司及塔山煤矿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和沈阳研究院联合攻关,采用抽放等多种手段防治瓦斯,取得了良好效果,保证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阳泉矿区深部矿井15号煤厚煤层巷道围岩地质条件、顶底板岩性特征及煤岩体地质力学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煤柱尺寸条件下沿空掘巷巷道围岩应力和变形特征,并对沿空掘巷巷道工作面侧帮和煤柱侧帮煤柱应力状态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沿空掘巷巷道工作面侧帮和煤柱侧帮煤应力状态差异较大,其中工作面侧帮煤体应力受本工作面回采影响显著,不同深度测点垂直应力变化明显,煤柱侧帮煤柱应力受本工作面和临近采空区双重影响,垂直应力峰值高,应力波动显著。  相似文献   

16.
特厚煤层综放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特厚煤层(达15 m)综放沿空掘巷采动影响范围大、围岩性质裂隙以及煤柱稳定性差等特点,提出了顶板以高强高预应力让压锚杆支护系统、梯级锚固的束锚索支护系统以及多锚索-钢带桁架支护系统的强力联合控制技术,煤柱帮采用强力锚杆支护系统、高韧性材料注浆加固、钢筋混凝土墙支撑系统的刚柔协同控制技术,以及实体煤帮强力锚杆索支护系统进行特厚煤层综放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的控制,并阐明其支护机理。结合地质生产条件与现场工程实践确定了沿空掘巷具体支护方案与工艺流程,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现场实践表明,巷道两帮和顶底板最大移近量分别为65和57 mm,变形量较小,首次实现了15 m特厚煤层综放沿空掘巷围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钻孔摄像技术在石炭系特厚煤层工作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山矿首采工作面采用特厚煤层放顶煤开采,为了分析和掌握顶煤、顶板岩层运移规律,保证安全高效生产,利用全景数字钻孔摄像技术配合其它监测手段对开采过程中顶板状况进行了监测,为特厚煤层放顶煤工作面的开采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煤矿回采工作面停采线位置涉及到盘区预留煤柱大小的问题,是每一个生产矿井都必须面临选择的问题。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选择预留小煤柱开采有其显著优势,回采煤量多,回收率高,经济效益好。为了实现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小煤柱开采,必须有相适应的配套设备及其生产工艺。以塔山煤矿8110工作面停采线150 m减少到80 m开采实践为例,介绍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小煤柱停采设备改造及生产工艺的技术内容、设计参数、观测数据和实施效果。总结设计思路、实施经验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以塔山矿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为工程背景,针对采用大煤柱护巷所造成的煤柱损失大、煤柱内应力集中程度大、巷道处于应力增高区支护难度大等问题,提出采用沿空掘巷技术来减小煤柱损失、改善围岩应力环境。对高强度锚杆(索)高预应力支护进行模拟,得出附加预应力场分布规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沿空掘巷围岩支护形式和参数,试验并分析了巷旁支护对煤柱的加固效果。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巷道掘进过程中顶、底板移近量最大57mm,两帮移近量最大64mm;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底板移近量平均131mm,两帮移近量平均221mm,设计的支护方案较好地控制了围岩移动;巷旁支护可以减小煤柱侧煤壁变形,但造成实体煤侧煤壁变形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同煤集团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综放面围岩运动的规律、科学地进行开采设计并为矿山压力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按高精度微震监测技术的要求,确定了测区布置的原则,分析了影响监测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对采集数据进行了研究比对,初步得出了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围岩运动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