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叙述了梅山矿区(南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充水因素,为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的划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勘查类型的划分直接影响着勘查手段的选择、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矿体的圈定及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通过分析矿床工业指标、矿体规模、形态变化程度、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及品位均匀程度以及受构造和脉岩对矿体的影响程度等地质因素对勘查类型的影响,结合现行相关规范要求,提出了合理划分勘查类型的有关建议,以利于做好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3.
隐蔽采空区所诱发的塌陷、矿震、有毒有害气体涌出、水害、火灾等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老矿井开采资料的缺失给采空区治理带来很大难度。应用采空区综合勘查技术可高效、准确地探测采空区的位置、分布范围及积水情况。将采空区综合勘查技术应用到榆林市某地方煤矿浅埋隐蔽采空区探测,取得良好效果,为类似条件的隐蔽采空区勘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江  王伟  王施智 《陕西煤炭》2010,29(2):65-67
通过使用综合物探方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找水的应用效果,介绍了反射系数法、电磁成像系统的简单工作方法,阐述了在极度贫水区、黄土塬的残塬区的找水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单一物探方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局限性和多解性问题,结合陕北侏罗纪煤田地质及地球物理特性,综合运用瞬变电磁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对普泉煤矿勘探区内浅埋房柱式采空区进行探测。综合探测成果对勘探区内3-1煤层采空区和采空积水区的位置、深度、范围等信息进行了推断解释,与地质资料和验证钻孔钻探成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瞬变电磁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相结合的方法在浅埋房柱式采空区探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能够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和采空区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某矿利用瞬变电磁法与三维地震综合勘探查明积水采空区为例,证明了运用瞬变电磁法与三维地震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各自方法的优势,同时弥补其中一种方法的不足,使勘探成果更为准确,成果解释可信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作为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基础,矿床勘查类型划分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勘查的成败及投资的多少。现行DZ/T 0207-200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实施以来,指导了玻璃及其他硅质原料矿床的勘查工作,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其具有普适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矿床勘查类型的划分。文章在收集大量硅质原料勘查及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现行勘查规范中的矿床勘查类型划分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充分继承现行勘查规范划分因素的优点,调整不适宜之处,并增加了矿床成因类型因素,提出6个矿床成因类型划分因素及权重,赋予相应类型系数。运用其对全国105个硅质原料矿床进行了勘查类型重新划分,有14个矿床勘查类型发生变化,通过对勘查类型改变的典型矿床进行验证显示调整后的划分可能更为合理。本文所讨论研究勘查类型划分内容是对硅质原料勘查技术要求体系完善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对今后硅质原料矿产勘查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浅层纵波反射、高密度直流电法、弹性波跨孔CT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将该3类方法应用于朱坑地区和南安高速测区,对勘查成果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剖面进行解译,并进行了钻探验证,总结了溶洞(采空区)对应各类异常的特征,详细讨论了3类方法的应用效果,认为三者进行综合应用对于岩溶及采空区的勘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梁玉红  钱梅芳 《中州煤炭》2023,(2):106-113,120
为了查明研究区下伏采空区分布情况己采空区上部岩土层分布、性质及稳定性,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查明了研究区40 m以浅(-25 m中段以上)地下采空区的平面及剖面特征。通过采空区场地稳定性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研究区-25 m中段采空区稳定性为不稳定,-50、-77 m中段采空区稳定性分别为基本稳定和稳定。结合勘查成果,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评价,将研究区分为不稳定区、基本稳定区和稳定区3个区,面积分别43 239、22 574、53 761 m2。估算研究区-25 m中段以上采空区剩余空洞体积约8万m3。结合现状实际情况,可采用注浆充填和局部支撑法相结合的治理方法。研究为治理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韩城矿区是我国最早实现煤层气商业开发的区块之一,分析前期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成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煤层气成藏机理,提升开发效率。从含气性和渗透性两个关键储层参数、以及构造变形和水文地质条件两大宏观地质因素出发,揭示了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及其耦合作用,并划分了成藏类型:韩城矿区基本构造形态为一走向NE,倾向NW的单斜构造,地下水在东南边浅部接受补给并向西北流动,流动过程中径流强度逐渐减弱,在中深部形成水力封堵造成煤层气富集。煤层含气量总体沿地层倾向增大,边浅部在活跃地下水补给条件下生成次生生物气,造成含气量局部增高。构造曲率显示边浅部构造带和东泽村构造带是煤层变形最强的两个区域,受其控制,边浅部煤级局部可达贫煤,且分布范围与高变形区域基本吻合,揭示存在动力变质作用。400 m和800 m两个深度界限划分了含气量和渗透率的垂向分异格局,在此基础上区分出3种煤层气成藏类型,分别为边浅部隆起断裂带逸散型,深部斜坡带富集型以及中部过渡型,中部过渡型含气量与渗透率可实现优势叠合,煤层气开发条件最好,实际产能情况与之相符。  相似文献   

11.
《煤矿安全》2017,(Z1):86-89
根据神东矿区存在的主要水害类型及水文地质特点,对《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依据进行了研究,着重阐述了西北地区划分标准、分布式排水系统矿井涌水量数据的采用方法;通过调查收集全国多个矿井的年产量、涌水量、排水系统类型,增加了吨煤排水系数水文地质类型分类依据,最终确定了适合神东矿区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标准,提出了采用综合加权平均系数法确定水文地质类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矿井水文地质勘查,均是针对单独的矿井布设工作量,且工作方法单一,对相邻井田的资料研究利用不足,以山西柳林整合矿区为例,介绍了在煤矿整合区开展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运用整体布置、分矿控制、资料共享、综合研究的工作思路,综合考虑,整体勘查,多种方法互相补充,系统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节约了大约57%的工作量。该方法在国内煤矿水文地质勘查中尚属首次,其经济效果明显,技术优势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结合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在智利国某铜锰矿区判定的成矿远景区,开展了以高精度磁法测量和激电中梯工作及测深测量为组合方式的综合物探方法找矿实践。实践表明:以高精度磁法测量和双频道激电中梯工作和测深测量为组合方式的联合应用,可以快速圈定异常体,并为后期的探矿项目部署提供依据,对其他地区的铜锰矿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TEM、CSAMT技术的原理、工作方法及在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在解决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TEM、CSAMT技术的原理、工作方法及在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在解决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郭栋  王星明  沈福斌  王一凡 《陕西煤炭》2012,31(2):61-63,73
通过实例介绍了瞬变电磁法,直流电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等技术的原理、工作方法及综合物探在煤矿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效果,结论表明,综合物探在勘查矿区水文地质方面,解释精度高,成果较可靠,地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根据煤矿采空区地球物理特征,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地震勘探、测氡法综合物探方法探测其位置和范围,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勘查效果,指出了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物探勘查的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8.
李开鹏 《现代矿业》2016,32(9):191-192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而可供开采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与矿石品位均急剧下降。现阶段,我国浅部及已探明的有色金属相关资源都面临枯竭,为进一步推动有色金属矿产找矿工作,以内蒙古某铅锌矿区为例,详细分析综合物探法在有色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流程,供类似矿产的勘查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9年7月滦平县华兵铁矿发生采空区塌陷事件。采用遥感监测、瞬变电磁探测、微动勘探、TRT超前地质预报、工程地质钻探、三维激光扫描等“天空地深”一体化勘查技术方法对矿区进行了采空区精准探测,结合多尺度监测关键技术方法,建立数据模型,精准圈定了华兵铁矿矿区采空区位置、形态、体积等三维空间数据,为采空区充填治理提供了良好基础。创新点:该综合勘查方法开创性地整合应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具有工作高效、数据精确、成果直观等优点,对采空盲区的勘查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同矿区为石炭-二叠系与侏罗系"双系"煤田,可采煤层多达26层,煤层开采后的采空区内积水、积气等对下组煤开采乃至矿井安全形成威胁,为此大同矿区多年以来在采空区探测治理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总结探索出一套以资料收集追溯、物探、钻探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多层采空区综合探测技术,有效解除了采空区积水、积气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