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克拉 2气田属常温、异常高压气藏 ,应采用衰竭式开采。推荐方案年产天然气 1 0 0亿 m3、采气速度 4.2 5 %、用射孔方式完井。对解决油管冲蚀问题和油管尺寸优化、完井管柱、生产套管尾管结构、井口采油树、安全控制系统等设计问题推荐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普光气田的H2S平均含量达到15%,在投产初期就出现井筒堵塞情况,严重影响天然气产量.分析原因是硫沉积、水合物、暂堵剂等附着在井壁,导致节流或堵塞.热水吞吐解堵工艺和连续油管冲洗解堵工艺都存在不足.采用无固相压井液压井、连续油管热水冲洗工艺,解决了普光气田井筒堵塞问题,并优化了放喷流程.为高酸气田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玛河气田的产层属中等孔隙度、中高渗透率储层,气藏单井产量高、压力系数高,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对于该类气藏的开采技术研究还处于试验摸索阶段。为此,根据该气田高压气藏的特点, 应用节点分析方法对气井的流入动态曲线(IPR)、节点、敏感参数等进行计算和分析,结合冲蚀流量、卸载流量等计算方法来确定合理生产管柱尺寸及管柱结构。研究成果认为:①单井配产小于等于50×104 m3/d时,生产管柱采用内径62 mm油管;②单井配产介于50×104~110×104 m3/d时,生产管柱采用内径76 mm+内径62 mm复合油管;③高压气井完井管柱结构为油管挂+油管+井下安全阀+油管+井下测压系统+反循环压井阀+密封插管+永久式封隔器+磨铣延伸筒+剪切球座+射孔枪串。  相似文献   

4.
针对川中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油管堵塞状况,研究成功油管堵塞物清除工艺技术.室内试验表明该清除液的清除率大于62%,腐蚀速率低于5 g/m2·h.经磨113井、磨126井、磨148井现场解堵应用表明,洗井解堵作业后,油套压差减小,气井产能得到恢复,适宜在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油管堵塞物的解堵施工作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场气田分层压裂工艺技术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场气田是川西多层系致密砂岩气藏的典型代表,从浅层的350m至深层的5000m均有活跃的天然气显示,其中蓬莱镇组的含气层多达25层,沙溪庙组的含气层也有10层.一般单层砂体产能有限,为提高单井产量和气藏采气速度,同时也为减少作业次数和降低井下作业费用,需要进行分层压裂改造.文章通过对新场气田小层分布特征和地应力特征的分析,提出油管和油套管环空分注分压是适合该气田的分层压裂工艺类型,建立了分层压裂选井选层标准,开展了12口井的现场试验.通过施工参数分析和增产效果评价表明,油管和油套管环空分注分压工艺不仅保证了分层压裂的施工成功率高、应用简便,而且增产效果显著,为新场气田多层系气藏整体压裂开发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水平井压力测试过程中存在的压力计不能下放至地层中部或水平段,以及测试曲线异常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连续油管测压工艺技术,阐述了该工艺的测试原理、工具组合及现场应用效果。该项工艺的成功应用,有效解决了大斜度井及水平井的测压问题,也为其它因井斜问题导致的工艺应用受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针对深层气藏降压开采产生反凝析的问题,从射孔、压裂、排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优化气田的采气工艺设计,寻找出适合深层气藏的采气工艺。小油管排液采气、泡排、撬装式制氮气举等排液采气工艺应用于东濮凹陷的白庙、户部寨等深层气藏,改善了井底状况,降低凝析油的损失,气井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罗家寨气田飞仙关气藏高酸性气井完井工艺技术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酸性气井中的硫化氢与二氧化碳对油管、套管产生严重的腐蚀,威胁着气井的安全生产,完井方式选择不当也会加剧这种腐蚀。通过国内外调研,提出了一种采用材质防腐的完井方式,该完井方式通过采用永久式封隔器、特扣内衬油管和不锈钢井口来达到使酸性气体与井下生产管串隔离的目的,从而防止油管、套管腐蚀,并延长气井的免修期,可在高酸性气田推广这种完井方式.  相似文献   

9.
水平井完井及酸化工艺技术在四川磨溪气田的实践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磨溪气田先导试验水平井的地质特征,探索和实践了水平井油管输送、变相位、变孔密、正压延时分段一次性射孔工艺;连续油管拖动解堵及大型空井酸化工艺;低压气井残液返排技术及含硫气井玻纤油管投产等水平井完井及酸化新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酸化后磨75-H水平井、磨38H水平井、磨50水平井产气量是该地区同层直井平均测试产量的4~7倍,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外围低渗透油田油井清蜡降黏费用,开展了电加热油管工艺技术研究,利用油管和套管作为发热体直接加热油管内原油,达到清防蜡的目的.从现场运行情况看,电加热油管工艺和常规加药降黏工艺相比,油井检泵周期延长430天,年运行费用节省5.57万元.通过分析对比,得出了电加热油管工艺较常规加药降黏工艺可有效降低单井运行成本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余淑明  田建峰 《钻采工艺》2012,35(3):40-43,9
苏里格气田气井普遍具有低压、低产、小水量的特点。近年来,在前期大量研究及试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适合苏里格气田地质及工艺特点的气井排水采气技术系列。在产水气井助排方面形成了以泡沫排水为主,速度管柱排水、柱塞气举为辅的排水采气工艺措施;在积液停产气井复产方面形成了压缩机气举、高压氮气气举排水采气复产工艺。各项排水采气工艺措施的实施,有效确保了产水气井的连续稳定生产。文章对各项排水采气工艺措施在苏里格气田的适用条件、应用现状等进行了介绍,并结合苏里格气田气井产量低、数量多的实际,指出了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技术发展方向,这对深化苏里格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涩北气田是青海油田的主力天然气田,属于第四系自生自储的生物成因原生天然气藏,天然气组分中甲烷含量在98%以上,不含硫,微含氮气,储层成岩性差、欠压实、胶结疏松,易出砂,这些条件限制了气井产量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逐渐形成了以分层采气为基础的一系列适合涩北气田的采气工艺技术,提高了气井的单井产量,促进了涩北气田开发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富气是指富含C3、C4以上组分的天然气,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准噶尔盆地已开发的7个气田均为凝析气藏,凝析油稳定工艺中排放的富气压力低、流量小且不稳定,回收利用较为困难。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准噶尔盆地气田富气回收所采用的分子筛脱水、加热稳压就近作燃料,二次循环处理等几种工艺技术,并对其适应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长庆气田含醇污水甲醇回收工艺技术探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分析了长庆气田第一天然气净化厂甲醇回收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长庆气田含醇污水水质特点,对待建的长庆气田第二天然气净化厂甲回收装置的污水处理方案,装置设备和管线材质选用以及精馏塔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在兰州炼油化工总厂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开发,应用及完善的新型高温烟气取热技术进行了介绍。工业运转结果证明,该新工艺投资少,流程简单,烟气能量利用率高,装置总能耗低。  相似文献   

16.
黄桢  周漳睿 《钻采工艺》2012,35(5):67-69,10
中坝气田属于高含硫气田,对于这类气田的开发,必须找出其与常规气田开发不一样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外高含硫气田的生产开发现状,结合中坝30余年开发实践,得出高含硫气田具有硫沉积严重、硫化氢腐蚀严重、易形成水合物等特点,并总结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中坝雷三高含硫气藏高效开发的措施和成果表明,其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对四川盆地乃至全国含硫气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全加氢型炼油厂大量富氢气体作为低价值燃料进入燃料气管网的问题,提出不同浓度富氢气体的梯级回收利用方案:低浓度的含氢气体先经过膜回收二期装置进行初步分离,其产品氢与轻烃回收干气、异构化干气、火炬回收气一起作为膜回收一期装置的原料,进行二次分离,产品氢再与连续催化重整产品氢、渣油加氢低压分离气(低分气)、蜡油加氢裂化低分气、柴油加氢低分气一起进行变压吸附三次分离,产出体积分数99.54%的高纯度氢气。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对于加工能力10.0 Mt/a的炼油厂,采用富氢气体梯级回收技术后,回收氢气13.1 kt/a,降低天然气消耗21.2 kt/a,降低碳排放150 kt/a,吨油加工成本降低4.62元。  相似文献   

18.
长庆气田第一净化厂从德国Linde公司引进了一套采用Clinsulf-o工艺的硫磺回收装置,用以处理1200×104m3/d  MDEA脱硫装置产生的酸性气体,该酸气H2S含量为1.3%~3.4%(摩尔分数)。装置于2004年4月底建成投产,截至目前装置运行情况良好,实际硫回收率平均为94.85%,硫磺纯度为99.9%,排放尾气中的H2S含量和CO2含量均符合我国当前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企业铁路装车的尾气产生集中,尾气成分(芳烃类、苯乙烯、汽油等)复杂的特点,分别阐述了四种尾气净化回收工艺的技术原理,并比较四种净化回收工艺的优缺点,认为综合运用二、三种油气回收工艺,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最高排放标准。经过综合比较,决定选用吸收法+膜分离法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