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水水质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原水水质保障、根据原水特点选择合理净水工艺、水厂供水水质保障、输配过程的水质保障、二次供水水质保障,需要对供水全过程实现动态水质管理和全过程水质管理,才能确保供水水质,使连续供水水质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
提高城市供水管网的水质是一个综合工程。供水行业的水质监测重点将由水厂水质监测向管网水质监测转移。管网水质监测会引起进一步的重视。上海城市供水行业率先设立了管线管理水质检测部门 ,为供水全过程的水质提高采取了积极的组织机制。管线管理水质检测将开展有效的技术措施 ,首先对城市管网的水质情况进行普查 ,了解不同管材、不同年代管道、不同建筑物构建方式对水质的影响。水质检测部门还将在管线上安装在线浊度仪和余氯仪 ,掌握出厂水与管网水水质的动态变化 ,全过程地监控供水水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将重视管网水质的监测@杨琦…  相似文献   

3.
水质监测实验室全过程质量控制是判定水资源质量的重要保证,水质监测工作主要以水质成分分析和水质安全判断为主,提升水质监测实验室全过程的质量,有利于水资源环境的治理。对实验室的水质监测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避免出现水质监测工作失误,保证实验室水质监测工作满足实际要求,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江河水质监测工作中,优化水质监测断面,争取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获得可靠监测数据,已成为当前水质监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分析江河水质监测断面优化布设方法,综合应用多种水质监测方法,及时掌握江河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时空变化规律,提高水质监测实测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北运河通州段水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运河通州段8个水质监测断面2011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为样本,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软件SPSS主成分分析方法,找出影响北运河通州段水质的主成分,然后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样本水质分类,根据水质综合评分公式,计算各监测断面各月份水质综合评分,根据分类结果及水质综合评分对各样本水质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各监测断面水质的类级。  相似文献   

6.
引水改善城市河网水质效果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水仍是目前改善城市河网水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引水对河网水质改善的整体效果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以杭州市江干区为例,构建了一维河网水质模型,模拟了不同的引水水量和水源水质方案下河网水质改善情况;利用水质改善率、类别变化指数和浓度变化指数分析了引水对河网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引水水量对河网水质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随着引水水量的增大,河网水质改善幅度逐渐变小;水源水质的提升对河网水质提高有明显效果,且改善幅度随水质的提升而提高,是影响引水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太湖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0—2005年太湖整个湖区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湖区水质浓度均值,采用灰色聚类法对各湖区水质进行评价,并根据马尔科夫模型计算各湖区水质季节变化的相对进步度。结果表明:太湖水质的时空差异性较大,竺山湖和梅梁湾的水质最差,为Ⅴ类,而东太湖和东部湖区水质相对较好,为Ⅱ类;不同的水质指标中,NH3-N的空间差异性最大,TN、TP,CODMn的空间差异性相对较小,表明城镇污水是太湖的主要外源污染;竺山湖和梅梁湾的水质季节性变化最大,在夏秋季水质相对较好,冬春季水质相对较差,其他湖区的水质季节性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8.
利用河网区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及水文、水质、污染源同步观测资料,推求了河道糙率及水质降解系数。通过建立的河网模型计算了不同水质、水量及污染源条件下伯渎港河COD、氨氮水质浓度,对伯渎港河的水质达标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使水质达标的工程措施。研究表明,边界水质条件对伯渎港水质达标影响很大,要根治水环境,必须从源头抓起,进行截污。  相似文献   

9.
水质数据是水质评价、水质规划与管理的基础资料,只有可靠的水质数据,才能对水质污染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为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如果只管水质数据的应用,不问水质数据有否代表性,应用起来必然矛盾不少。本文就与水质监测数据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希望引起水质监测部门和有关同志们的重视,以便共同探讨如何取得较有代表性的水质监测数据。一、监测断面的代表性监测断面位置与水质监测数据关系甚为密切,不同位置的监测断面其结果差别很大。如何判别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这就要视水质数据的用途而定。目前水质数据主要用于流域或水系的水质评价和区域水质规划与管理的水质评价两种。作为流域或水系的水质评价,其代表性断面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模式识别模型的洪湖水质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洪湖近期水质监测数据资料,采用灰色模式识别模型方法对洪湖水质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利用软件surfer8.0生成洪湖不同季节的水质综合指数等值线图进行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洪湖水质介于3~4级水之间,秋季水质较好, 春季水质最差,水质随季节变化较大,湖内围网区域和进出水口区域之间水质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抽水型水库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水型水库在进水期和非进水期因水动力和水体自净作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水质特征,水质指标在库区的分布存在差异。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水洞沟水库在进水期和非进水期不同采样点位的水质差异,结果表明:水库在进水期和非进水期不同区域的水质特征不同,各水质指标相对于水库总体水质的重要性亦不同。在进水期,库区不同区域水质指标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TN、CODCr、TP对水质的影响较大;在非进水期,磷沉降导致水中TP对水质的影响弱化,因此TN和CODCr对水库总体水质的影响较大。根据进水期和非进水期的水质差异,水库在水质管理和污染控制时应针对不同的控制目标采取水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三门县水质的模糊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水质不能全面反映水质状况,采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聚类法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水质,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水质状况.利用这种方法对浙江省三门县的8个测点的水样,选择溶解氧、安氮、挥发酚、总磷4项指标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个子水域的水质均在Ⅰ类水的范围内,水质情况较好.整个三门县水质为Ⅰ类水.实例表明,这是一种较好的地表水水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引江济太”调水中望虞河水质变化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水质划分为11个级别状态,用改进的Zadeh公式对水质指标进行规格化,构造水质变化的概率转移矩阵,并编写MATLAB程序计算望虞河调水区及望虞河各监测断面的水质变化进步度。结果表明,"引江济太"调水后,望虞河水质1—6月总的改善程度为0.0372;由各断面的水质变化进步度可知,望虞河江边闸下断面处的水质改善明显,虞义大桥水质呈恶化趋势,从张桥断面以后水质改善程度逐渐增大;总体来讲,调水对望虞河水质的改善有明显影响,但望虞河西岸的重度污染区严重阻碍望虞河水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城市供水企业水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水质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水质检测与水质控制相脱节、现有水处理工艺很难应对日益恶化的原水水质、供水企业缺乏相关应急预案和处理经验等,提出不断完善水质管理体系、加强水质检测力度、完善水质信息的传递制度、强化现有处理工艺、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完善水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等建议。还介绍了太原市呼延水厂原水水质异常事件应对措施以及《太原市黄河供水有限公司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7年的监测数据分析第二松花江支流饮马河(劣Ⅴ类水质)对干流水质的影响程度,通过建立的松花江流域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模拟分析了饮马河水质改善(假设达到Ⅲ类水)后对第二松花江干流水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6—8月支流水质改善后对干流水质影响较大;NH3-N指标比CODCr指标改善明显;枯水月支流水质对干流水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针对雁栖河流域水质变差、富营养化风险增加等问题,通过对流域水质的连续监测,确定了影响流域水质的控制指标是TN和TP.在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水质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对流域污染负荷进行了调查和估算,在此基础上采用MIKE21建立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对雁栖湖水质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影响流域水质的关键因素是渔...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尔王庄水库水质现状,通过对影响水库水质要素的分析,研究出水库水质自净规律,提出了用生态方法改善水质的措施,为科学改善水库水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里下河腹部区2010~2018年46条河流86个断面的逐月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里下河腹部区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为里下河腹部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依据。里下河腹部区水质时间变化特征为:非汛期(1~4月、10~12月)水质优于汛期(5~9月), 12月水质最佳,7月水质最差;近年来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总体均呈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水质空间变化分析表明:非汛期水质总体较好,中部的泰州兴化、扬州高邮段水质较差;汛期水质总体较差,仅部分流域性或区域性骨干河道水质达标,西南部、东北部和中部地区水质最差。区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与外引水源水量关系密切,外引水源对改善区域水质的影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9.
全国水质监测规划概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李怡庭 《中国水利》2003,(14):11-13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水质监测提供的水质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加上新《水法》的颁布实施,对水质监测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需要水质监测超前发展,而水质监测规划是推进水质监测事业持续发展的依据。通过对水质监测站网、能力建设、技术体系等方面的规划,预计2010年将实现站点优化布局,实现水质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20.
阐述水质模型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对现有的水质模型进行分类,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水质模型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现有水质模型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水质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