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谈建筑风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春梅 《山西建筑》2009,35(34):11-12
分析了风水中包含的科学依据,从风、水、阳等方面对风水建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风水文化理论的基本原则,指出风水一说也有正确所在、风水在现代建筑中仍然应当被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2.
从建筑风水理论的起源开始,概要介绍了建筑风水在营造领域的应用。建筑风水作用的三个方面:"风应流动、水应洁净和应有阳光照射",从风水渊源与思想体系、建筑风水要素与相地方法、阳宅与阴宅、美学与建筑风水以及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水等角度分析和阐述了建筑风水与营造的密切关系。通过建筑风水理论在古建筑营造、古都遗址和城市规划的实例分析,初步探究了建筑风水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建筑风水起源,图腾形象在原始部落的发展以及星象学、人类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在中国古代建筑风水理论中作为符号存在的一些图腾的特殊意义,使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能够被现代建筑设计理论更加多方面的接收和包容。  相似文献   

4.
黄潇 《山西建筑》2008,34(6):26-27
介绍了传统风水理论,从巴渝传统民居的选址、建筑形式、结构与材料、装饰特点等方面对传统风水观念在其中的体现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建筑师应深刻领会巴渝民居建筑中合理的风水理论,从而使现代城镇规划选址、建筑设计与装饰艺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7,(12)
风水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选址的一种依据已有两千余载的历史,在今天从风水角度研究建筑选址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传统建筑形成的一些现象。本文以泾县章渡吊栋阁为例,主要分析吊栋阁选址中的山水环境特征,包括其风水格局、水文条件和建筑形态,总结吊栋阁选址中体现的风水观,力求结合实例以科学的态度阐释传统风水理论在建筑选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阆中滕王阁旧称滕王亭子,为唐代滕王李元婴所建,清时俗称"滕王阁".文中梳理了阆中滕王阁的历史沿革,对其园林艺术、建筑艺术和植物配置等做了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7.
陈晨  张海华 《福建建筑》2009,(11):28-30
风水是我国古代一种文化现象,它广泛的存活在建筑艺术中。风水在客家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客家建筑的装饰风水运用装饰的手段,借助象征、寓意的表达,变不利生存的风水环境为有利的吉祥风水,从而实现人与居住环境的和谐,满足心理的和生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娄峰 《云南建筑》2011,(1):10-12
建筑风水的起源、发展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相联系,是我国古文明的见证与反映:建筑风水是我国的原始文明之一,建筑风水中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特点体现了现代科学的一些思想.是“天地人合一”思想在建筑风水中的完美体现。浅析“鸟巢”与风水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风水理论在现代建筑中呈现回归趋势。风水理论属于中国的传统特色文化理论,其讲求的是天道与地道,即天文、地理与建筑之间的关系,理论的探索核心在于寻求一种生态、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模式。在内容上,风水理论呈现多样化特征,既包括建筑学和生态学同时还包括景观学。因此,本文对于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与风水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对于风水理论回归现代建筑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筑与文化》2016,(5):64-64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人文环境风水研究院是拟承担国家级建筑风水选址、规划、咨询的学术研究机构。建筑风水文化栏目是由本院易学哲学家、环境地理学教授、建筑文化学者共同原创撰写,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原则下,围绕建筑风水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阐发其基本理论、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1.
建筑风水的科学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冠  赵鹏 《山西建筑》2009,35(22):64-66
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建筑风水学热潮逐渐兴起的同时,对建筑风水学,即现在所说的建筑生态学的科学性进行了思考,提出在当今社会对待建筑风水的一些新态度以及在建筑中运用建筑风水的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晨鸣 《山西建筑》2009,35(13):24-25
利用传统的“风水”规划理念对查济村落的规划选址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该村落在选址规划方面与“徽州”传统村落风水规划的一些共性,也找到了该村落的一些特性,以提高人们对同样有保护价值的“非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地古村落”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赵建伟 《山西建筑》2009,35(13):11-12
介绍了风水的含义及风水理论的两个流派,深入探讨了工程建设的三个风水观点,即工程建设的风水是科学的,工程建设中的风水是心理的作用,工程建设中的风水带有玄学的味道,以帮助工程建设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风水理论。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1)
Geomantic pagodas are evolved from Buddhist pagodas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eopl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o they were keen on construction of geomantic pagodas in landscapes to pray for good luck. This phenomenon was more obvious in southern China, especially in Guangdong and Jiangxi. In this paper, the location and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geomantic pagodas in Guangdong and Jiangxi were studied by using Google Earth and Arc GIS, combining with ASTER GDEM data.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elevation, topographic profile and slope on site selection of geomantic pagodas were investigated to sum up the distribution and space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geomantic pagodas in Guangdong and Jiangxi,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mantic pagodas structure and city landscape,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geomantic pagodas on city pattern.  相似文献   

15.
杨生利 《山西建筑》2009,35(23):21-22
结合我国独创的风水学中所蕴含的科学理论和现代风水学与建筑学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建筑设计和现代风水学的角度阐述了居室设计中蕴含的科学理念及风水理论,从而指导人们科学合理有序地整合使用空间。  相似文献   

16.
罗亚男 《山西建筑》2007,33(22):30-31
通过分析许承尧《歙事闲谭》中相关的风水内容,结合其在徽州建筑和环境上的具体运用,揭示出风水文化在徽州的盛行,总结了其盛行的三点成因及内在合理性,并提出风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相似文献   

17.
王子佳 《城市建筑》2014,(15):271-271
本文分析了生态居住建筑理论及风水学理论的发展,揭示了生态居住建筑理论与风水学理论的关联性。指出了生态、居住建筑设计与风水互动的终极目标是减缓地球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8.
兰峥 《南方建筑》2006,(11):78-80
传统的风水在我国建筑选址,规划,设计,营造中几乎无所不在.这种古老的学说虽然充满迷信的色彩,但也有其合理的成分,是我国初级的环境科学.本文从风水产生发展的过程,模式及其特点几方面进行解析,试图能够分析传统风水理论的深层理论.  相似文献   

19.
程建军 《华中建筑》1999,17(2):129-130
文章论述了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随着风水术的盛行和风水罗盘和广泛使用,在建筑朝向的确定的确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