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香料化合物内型异莰烷基乙酮的又一新的合成方法,即先使莰烯进行直接ω-乙酰化反应制得ω-乙酰基莰烯,再使后者在钯催化下进行氢化。该法大大简化了合成路线和工艺,操作简便易行,有利于走向工业化。  相似文献   

2.
3.
以天然樟脑为起始原料,合成了d-樟脑-10-磺酸和d-樟脑-10-磺酰氯,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找到了较好的合成条件。该工艺操作简单、产率高,宜于工业化生产,为开发樟脑资源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治中  郑牧 《粘接》1996,17(4):1-6,11
根据分子设计原理,设计、合成了具有高紫外吸收效应、低离子化势能的特种烯衍生物--改性环氧活性大分子单体,并对之进行了表征,大分子单体以安息香醚--复合硫盐(BDS.(2PF6)^2-)为光敏剂,在指定条件下进行紫外光引发共聚。聚合反应和产物用红外、扫描差示量热、紫外、显微与偏光显微分析,对透光度、聚合速率和收缩率以及表面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上述具有合适配比的活性大分子共聚单体能够有效地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环酮及其衍生物的光化学反应的有机进展。较详细地介绍了单环酮、芳香酮、二元酮和二元环酮的光氧化反应、光还原反应、光偶联反应,尤其是对非增感光氧化反应、潜手性酮的不对称光还原反应以及激光在有机光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吲哚酮结构是很多药物的重要活性基团,含这类结构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消炎、杀菌、抗病毒、抗高血压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吲哚酮类化合物因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和潜在的药效研究价值,是药物研究的热点。按照结构分类,分别为亚胺类、硫脲类、酰腙类、亚甲基类以及联氨类3-取代吲哚酮衍生物,及其在抑菌和抗肿瘤等方面的生物活性进行概述,以期为该类化合物的药物化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8.
蒎烯精馏装置经改装后,可使莰烯生产连续,并制得高纯度的莰烯。  相似文献   

9.
崔小明 《辽宁化工》1998,27(5):286-289
介绍了双乙烯酮的性质和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双乙烯酮及其衍生产品在医药、农药、染料、有机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高分子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莰烯系列香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ω-甲酰基莰烯(1)与Grignard试剂反应,产物经Jones试剂氧化即可得到一种酮,这是一种新型的香料。用这种方法,我们制备了ω-乙酰基莰烯(2),ω-丙酰基莰烯(3),ω-(2-甲基)-丁酰基莰烯(4)等香科。其结构已经得到IR、~1HNMR、~(13)CNMR和MS谱的确定。  相似文献   

11.
杨国英  张洪  陈震 《应用化工》2008,37(1):37-40
研究了以铝片为阳极、石墨为阴极,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电还原樟脑合成龙脑。分别讨论了反应时间、温度以及导电盐的量对反应的影响。在40℃电解8 h,龙脑产率为40.0%,其中正龙脑产率为31.3%,异龙脑产率为8.7%,比值为3.6∶1。  相似文献   

12.
以樟脑磺酸为起始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樟脑磺酸酯,并用IR和1 H NMR进行了表征。优化条件为:n(樟脑磺酰氯)∶n(甲醇)∶n(吡啶)=1.0∶2.5∶4.0,在-5℃下反应2h,樟脑磺酸甲酯的收率达到了73.2%,产品质量分数为99.6%。  相似文献   

13.
芳樟树叶乙醇提取物的抗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芳樟树叶乙醇提取物各部分的抗癌作用。采用系统溶剂法从芳樟树叶得到一系列提取物,运用MTT和集落形成实验法考察各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肺癌95-D 细胞、人口腔表皮样癌KB 细胞和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石油醚部分A1、氯仿部分A2和乙酸乙酯部分A3对3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集落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给药量与细胞抑制和集落形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芳樟树叶乙醇提取物在体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且抗癌有效组分很可能在它的石油醚部分、氯仿部分以及乙酸乙酯部分。  相似文献   

14.
周忠强  罗冬冬 《化学试剂》2005,27(11):693-694
天然(+).樟脑经磺酸化、磺酰氯化和氧化得到(1S)-7,7-二甲基双环[2.2.1]庚烷-1-羧酸-2-酮(2)。化合物2与二氯亚砜反应得到酰氯,继而与氨水反应得到(1S)-7,7-二甲基双环[2.2.1]庚烷-1.酰胺-2-酮(3);以硼氢化钠还原化合物3得(1S,2R)-2-羟基-7,7-二甲基双环[2.2.1]庚烷-1-酰胺(4);以四氢铝锂还原化合物4得新手性氨基醇(1S,2R)-1-氨基甲基-2-羟基-7,7-二甲基双环[2.2.1]庚烷。  相似文献   

15.
内电解-接触氧化法处理松香及樟脑生产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采用内电解-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松香及樟脑混合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在内电解反应时间为8h,二段生物接触氧化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16h的条件下,系统出水CODCr<150mg 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内电解处理可提高此类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6.
用HPLC法测定樟脑丸中萘的含量,并与GC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PLC法所消耗的样品量最少仅为GC法的1/100~1/10;限于所取样品中萘的含量的条件,HPLC法测定下限为8.541×10-2μg。  相似文献   

17.
黑磺酸理化指标分析和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黑磺酸的部分理化指标进行了分析,在利用黑磺酸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生物质催化热解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热解过程中排放的NOx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利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TG-MS)探究樟木粉热解特性及热解过程中主要NOx前体的释放特性,对比分析CaO耦合磷酸盐对樟木粉热解过程中NOx前体生成的反应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三水磷酸钾和CaO的加入,樟木粉热解过程中挥发性产物的释放量有所增加而固相产物的产率有所减少;同时,混合热解过程中生成的主要NOx前体的离子流强度曲线有所降低。这表明,三水磷酸钾和CaO的耦合作用,一方面能够改善樟木粉的热解特性,使热解过程更加彻底;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抑制樟木粉中含氮化合物的一次裂解,延缓NH3等NOx前体的生成、减少HCN等NOx前体的释放。  相似文献   

19.
以天然可再生资源樟脑磺酸为原料制备了10-碘代樟脑,10-碘代樟脑再经过季铵化反应、离子交换后得到16个樟脑基咪唑盐。通过HRMS、1HNMR、13CNMR和19FNMR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它们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灰葡萄球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率。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3种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部分目标化合物对于灰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显著,3-(7,7-二甲基-2-氧代双环[2.2.1]庚-1-基)甲基-1-(2,4,6-三甲基)苯基-1H-咪唑-3-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Ⅲd)、1-(4-氯苯基)-3-(7,7-二甲基-2-氧代双环[2.2.1]庚-1-基)甲基-1H-咪唑-3-鎓碘盐(Ⅴa)抑制率可达100%,效果优于阳性药百菌清;化合物Ⅲd、Ⅳa〔1-(2,6-二异丙基)苯基-3-(7,7-二甲基-2-氧代双环[2.2.1]庚-1-基)甲基-1H-咪唑-3-鎓碘盐〕对层出镰刀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可达为66.2%、70.4%,效果与阳性药百菌清相近;目标化合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整体不及百菌清。  相似文献   

20.
李相彪 《广州化工》2010,38(3):170-171,174
介绍了氨基磺酸的性能,研究了清洗原理和清洗工艺,并用氨基磺酸对主要的电力设备凝汽器进行了现场清洗。其清洗的结果表明:运用适当的清洗工艺,能够有效而安全地实现对关键设备的清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