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以往传统民居的更新和改造过程中,对其景观环境的关注较少。通过对彝族传统民居改造中的景观利用,并对景观改造前后彝族传统民居院落物理环境的实测和问卷调查,证明了在新民居改造和更新中景观的合理利用对于提高民居居住环境质量、节省能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解决城市居住问题,必须重视住宅的新建,满足城市人口增长和居住水平提高的需要,又要重视对旧住宅的利用改造,合理挖潜,改善居住条件,贯彻新建和改造相结合的方针。 当我们认真地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是现目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在快速城市化、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我国半城市化地区新农村社区老龄人口的居住环境建设,对于提高老龄人口居住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老龄人口"的居住环境满意度来分析研究半城市化地区老龄人口的居住环境需求以及成都周边半城市化地区新农村社区老龄人口居住环境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4.
居住环境是指人类借助人工资源、科学技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而创造出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居住领域空间。它是有人工、自然、社会三大要素构成的多层次的复合系统,从空间形态角度来划分,居住环境可分为内部居住环境和外部居住环境。本文旨在提高和改善外部居住环境方面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遗产住区的保护与改造过程中,引入商业功能往往能为社区发展带来活力,然而商业空间的植入需要考虑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条件、居住人口结构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历史遗产居住区内,还要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群落和空间环境。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选取洛阳涧西工业遗产区十号街坊为研究对象,讨论工业遗产住区改造中的商业空间规划策略及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江海东 《安徽建筑》2002,9(1):19-20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合肥市的住宅建设正处于政策转轨、体制转型、市场发育、质量换代的历史转折时期,设计工作也同时进入一个新活跃期。住宅层数的变化,主要涉及社会、人口、土地、经济、生活、心理、环境及城市美学等诸多问题,是衡量城市经济技术水平和居住质量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居民生活水平、住宅功能、土地利用、环境改造及经济消费等方式,实质是为了实现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不断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住区生态环境、促进住区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所进行的不懈努力。可以说,城市住宅层数问题的核心就是土地、环境、适居与可 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的房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满足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对老城区的旧房改造工程,通过各种加固措施,提升旧房的结构强度,改善旧房的居住环境,延长使用寿命.从旧房改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旧房改造工程中几种技术的应用,对如何开展旧房改造...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愈加突显,针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实施改造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老龄人口居住比例较大,并且有大量保有量的旧住宅进行改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措施。怎样才能提升老年人们的生活质量,将民生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解决,让相关设施能够发挥更为良好的成效是时下备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居住空间人工光环境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刚  刘敏 《室内设计》1999,(2):18-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的人工光环境越来越重视,本文阐述了目前居住空间人工光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居室各主要功能空间人工光环境的不同特点,并提出注重灯光色彩的运用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0.
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居住环境改善,对于建筑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同时对建筑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建筑造价问题从开始到结束,贯穿于整个过程。在每一个过程中,有效地控制造价问题合理的利用资金,是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又需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建筑实施过程中造价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合理的造价控制提出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1.
蔡振杰 《江西建材》2015,(6):191+194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住小区的绿化环境成为现在市民非常关注的问题。有一个环境优美,绿化覆盖好的小区成为了吸引市民的有效方法。植物造景在改善小区环境,提高居住水平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植物造景在目前的城市居住环境中的作用做了介绍和分析。植物造景在小区建设中要做到合理规划和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2.
居住区绿化环境的规划建设,应满足居民生活行为对绿地环境设施的使用要求,文章从完善居住区绿化环境设施建设,合理布置绿地系统、提高生态建设效益各个方面,阐速对于居住区绿化环境设施规划建设的认识,旨在于提高居住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居住环境品质的关怀是越来越重视,对于环境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人们的居住环境也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一个亮点。本文从中医院留医部的环境改造方案谈起现代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更加重视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房屋建设项目中的暖通空调能够较大程度上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而暖通专业在设计与施工上较为专业与复杂,需要在设计与施工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好建设设计过程中的问题,提升建设项目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内蒙农村居住现状,论述了居住环境的改造不仅是居住功能质量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完备,还研究了社会民俗和其它深层文化内涵对居住环境改造和村落形态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规划师》2015,(Z2)
南锣鼓巷是北京重要的历史街区之一,它的改造和发展对于北京旧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南锣鼓巷周边4条胡同的48个公产院落作为研究对象,从公产院落居民的人口结构、居住条件、行为方式和改造意愿等多个方面展开调研和分析,发现公产院落存在人口结构老龄化、低收入阶层人口多、居住条件较差及人均居住面积严重不足等问题;同时,发现院落中邻里关系好,居民对于胡同和"老北京"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很高的积极性,参与旧城整治和改造的意愿也很强烈。调研结果显示,公产房的使用者才是此次旧城更新的主体,希望能以此结论为基础进一步对北京旧城更新策略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以避免能源的浪费,提高居住环境的热舒适度,已成为我国当前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问题。针对严寒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目前情况,以及国家政策,探讨了改造的常用措施和施工做法,分析了改造前后建筑构件的节能对比,最后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84年在城市体制改革基础上,潍坊市重新修订了城市总体规划。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住宅建设以旧城改造为主的方针。这是因为新区建设存在着城市膨胀,土地浪费,劳动就业难和配套工程跟不上等问题,而旧城居住区存在着房屋残破、环境恶化、人口下降的败落问题,二次开发潜力很大。按照这一方针,1985年开始,在工人新村和南巷子两个旧街坊进行改造试点。主要规划指标如表1 一九八六,扩大规模在六个旧城地段改造建设,主要指标见表2 目前,潍坊市旧城居住区改造详细规划,一般  相似文献   

19.
刘原平  李强 《山西建筑》2012,38(12):8-10
针对我国旧居住区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合理、美观、人性化是旧居住区外部空间景观环境更新改造的主要目标,提出了更新改造景观绿化,优化停车设施,改造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等关于旧居住区外部空间景观环境更新改造的策略,以提高居住品质,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门窗》2017,(10)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逐渐加快,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随之居民的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有了更大的需求,混凝土在居民高层建筑中是非常重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更是高层建筑施工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对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重点探究了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分析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