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强潮河段弯道海塘建设维护中,如何有效布置丁坝群才能达到最优防护效果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柯桥海塘为例采用整体物理模型对设计强潮动力条件下的不同丁坝布置形式的防护效果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丁坝高程宜布置在平均潮位以上,低丁坝群的坝距与坝长比控制在3.125内较为合适,采用两低一高的布置形式防护效果性价比相对较优。研究结果可供强潮河段弯道海塘丁坝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沉井保护丁坝,丁坝保护海塘在钱塘江整治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沉井坝头以往需在高滩上建造,多年来,因钱塘江江道水文条件变化,滩地偏低,其应用受到限制。一般丁坝坝头采用无围堰施工,水深流急,施工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常用装石钢筋笼或环梁挂桩进行坝头保护。本文通过杭州郊区下沙海塘七格2号丁坝为例,在中低滩上采取填筑土工布充填土管袋大围堰,修建沉井丁坝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钱塘江海塘沉井丁坝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沉井保护丁坝,丁坝保护海塘在钱塘江整治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沉井坝头是较好的技术措施,以往需在高滩上建造,因钱塘江江道水文条件变化。滩地偏低,沉井应用受到限制。一般丁坝头采用无围堰施工,水深流急,施工技术难度较在,目前常用装石钢筋笼或环梁挂进行坝头保护,运行维护工作量大。杭州郊区下沙海塘七路2号丁坝在中低滩上采用土工布充填土管袋大围堰,修建沉井丁坝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强潮河口桩式丁坝减冲促淤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塘江涌潮气势雄伟,世界闻名,但对海塘具有很大的破坏力.该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丁坝型式——桩式丁坝,从现场观测资料对比、实体模型试验和机理分析三个方面,分析桩式丁坝的减冲促淤效果,探究丁坝护滩保塘的机理.与堆石丁坝比较,桩式丁坝具有设计合理、施工简易、坝体内无内压力、有效地减轻了局部冲刷、便于维护检修等一系列优点。桩式丁坝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河道整治、海塘保护等工程中.  相似文献   

5.
建造丁坝是汾河上游河道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一般而言,丁坝工程往往是以群坝的形式构筑,但现有试验研究大多是针对单个丁坝进行的。本文针对汾河上游重点河段及丁坝工程的特点,进行了局部概化模型试验研究,系统地观测了不同坝群、坝距等条件下的水、沙运动及局部冲刷规律,获得了有益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一、工程概况 武庄控导工程位于黄河下游左岸,河南省原阳县境内,距花园口水文站下游24km。其右岸为郑州市黄河马渡、三坝、杨桥险工。初步设计工程长度4182m。1995年开始修建,截至2001年已修建1682m(其中护岸长1082m、丁坝5道)。 武庄控导工程的整治目标任务是  相似文献   

7.
井柱坝     
井柱坝是一种治河工程,状如栅栏,可作顺坝、丁坝、挑坝,用以护滩保堤,控导溜势。它是一种透水建筑物,能够缓流落淤,对于浑水河道格外合适。1966年首先用于上海川沙县长江口南岸海塘上。1973年河  相似文献   

8.
单排桩式丁坝的优点及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坝在钱塘江强涌潮区海塘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单排桩式丁坝与传统的堆石丁坝比较具有承受涌潮冲击力强,不易损毁,节约抢险与维修费用等优点,对单排桩式丁坝的优越性及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钱塘江海塘标准塘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塘江海塘位于举世闻名的强潮河口南北两岸,是保护浙、苏、沪二省一市的大型水利工程.结合标准海塘建设,在海塘设计上,特别是基础防冲取得了较大的技术进展:海宁明清海塘护坦板桩防冲墙试验成功;小沉井群在海塘底脚防冲工程中的应用;丁坝的技术改进;海塘渗漏防护技术;土工合成材料的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钱塘江河口南岸余姚岸段处于深水、潮强、流急的尖山河湾凹岸,为了实现钱塘江河口余姚岸段的综合整治目标,需要通过抛坝促淤,使涂面淤涨,才能围涂和建设标准海堤。新建海塘底脚采用深水促淤抛石坝来满足海塘的底脚防冲要求,节省了工程投资,加快了施工进度。通过抛筑丁坝群则能进一步提高海堤底脚的防冲稳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涌潮条件下排桩式低丁坝水力学冲淤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在水槽中用动床模型试验手段研究了涌潮条件下不同透水率的排桩式护塘低丁坝群的水力学冲淤特性,并探讨了低丁坝的护滩保塘机理,结果表明,不透水的排桩式丁坝群,其坝田部位可减冲1-1.6m,与相应方案的堆石坝研究结果相近;随着板桩丁坝透水率的逐渐增大,滩地防冲作用逐渐变小,然而透水率大于60%的丁坝,仍有0.8m以上的减冲能力,低丁坝的保滩护塘机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涌潮潮头的阻挡作用,对涌潮快水的减冲作用和在落潮期回流淤积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传统堆石丁坝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排桩式丁坝,并分析了其护塘功能、坝型选择、坝群布置、结构设计等关键问题.实际运行情况表明,排桩式丁坝能有效地减轻涌潮对近塘滩地的冲刷,大幅度减轻局部冲刷,提高丁坝的稳定性,在河口治理、护塘和促淤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海盐黄砂坞治江围垦工程的围垦方案是在老虎山、狮子山两处先行修筑两条丁坝,通过丁坝促使岸滩淤积,从而达到围垦的目的.二条丁坝在抛填过程中,均遇到了冲坑深槽,但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案.先期实施的老虎山丁坝采用了船抛和陆抛相结合直接对深坑进行强行抛填的方案,而狮子山丁坝根据冲刷深槽形成的机理和特征,采用了先沿水流抛一段顺坝绕开冲坑再抛丁坝的处理方案.有关技术经济对比分析表明:狮子山丁坝的抛填处理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节约了资金,缩短了工期,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对其它项目在类似问题的处理上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透水丁坝具有挑流效果明显、造价低廉、维护容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我国诸多大小河流中.通过动床水槽试验,采用不同挑角的透水丁坝,对其附近的水流结构、形态以及坝后的保护宽度、淤积长度等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可知:当丁坝透水率一定时,淤积长度和保护宽度均随着挑角的增大而减小,但保护宽度的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丁坝局部模型试验,进一步研究了丁坝冲刷机理。在此基础上,针对丁坝防护问题,提出了在丁坝坝体布议整流桩这样一种新型的防护措施。相应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整流桩可有效改善丁坝坝头局部水流结构,进而使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减小,最大冲刷部位发生偏离,有利于丁坝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Conclusions The developed recommendations make it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size of stone in the protective layer of bank slopes and groins;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the upstream groin; to assign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groins; steepness of the slopes, length and angle of bend of the groins, distance between groins; to distinguish the region of the groin head most subjected to the hydrodynamic effect of the flow; to calculate protection of the groin heads and bank slopes in the intergroin space.Translated from Gidrotekhnicheskoe Stroitel'stvo, No. 10, pp. 18–21, October, 1986.  相似文献   

17.
模型变率对潮流定床和动床模型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潮流实体模型变率的影响程度,按照窦国仁河口海岸全沙模型相似理论设计5个变率分别为2.5,4,6,8.33和12.8的系列概化河口模型,进行无丁坝和不同丁坝布置情况下清水动床、悬沙定床和悬沙动床模型试验,给出变率与航道流速和泥沙冲淤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溢流丁坝在天南维其克枢纽工程中的应用,改变了枢纽上下游的水沙特性。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发现,枢纽上游左岸长溢流丁坝,可将靠左岸的主流导向右岸的引水口,稳定了长溢流丁坝末端至引水口段的主槽。同时,部分洪水可以通过丁坝泄流,使河道过流断面流量分布均匀,减轻了过分依赖一岸抗洪的问题。枢纽上游右岸丁坝的设置,将上游右岸一侧的泥沙导向远离引水口的主槽,使原进水闸闸前保持"门前清",大大减轻了入渠的泥沙量。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多河流存在着平面顺直、断面单一的问题,需要进行生态修复。该文以奥地利某顺直河道段低水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利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修复工程的平面布局。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错口丁坝,可在低水期形成蜿蜒多样的生态环境,且丁坝间距与错口深度是决定因素;非淹没状态下,丁坝间距为2.28倍河宽、错口深度为0时效果最佳;部分淹没情况下,丁坝间距应保持2.28倍河宽,但错口深度应大于0;相对坝高较小时,错口丁坝壅水较小,对行洪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