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海洋油气井用1Cr13不锈钢进行了慢应变速率试验,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其在不同腐蚀环境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通过回归分析软件,建立了1Cr13不锈钢的应力腐蚀敏感指数与各参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1Cr13不锈钢在H_2S体积分数小于0.17%,pH大于3的环境中有较好的抗应力腐蚀能力;交互四次型回归方程可以较好地反映1Cr13不锈钢应力腐蚀敏感指数Iδ与pH、Cl-质量分数、温度和H_2S体积分数等介质参数的关系,并且H_2S质量分数和温度对应力腐蚀敏感指数产生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油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二氧化碳腐蚀机理进行论述,同时还深入探讨了介质组成、环境因素和材料组成三类因素对二氧化碳腐蚀的影响程度,并对国内外二氧化碳腐蚀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展望。鉴于井下二氧化碳腐蚀状况错综复杂,需在综合考察各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油气井腐蚀分析、预测方法,以及开展相应的腐蚀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海洋大气环境的特征,对大气腐蚀室内和户外试验方法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同时指出现有的钢铁海洋大气腐蚀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海洋大气腐蚀模拟试验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严酷的海洋腐蚀环境中,油田工艺管线易出现腐蚀失效现象。通过对失效管线进行宏观形貌、化学成分分析、腐蚀产物分析等,确定了管线失效的真正原因,并提出腐蚀失效的控制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油气井二氧化碳腐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含二氧化碳油气田的开发及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二氧化碳腐蚀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析了温度、二氧化碳分压、pH值及流速对油气井二氧化碳腐蚀的影响,并通过电化学方法验证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压力增大、流速提高,CO2腐蚀速率增大;但随着pH值增大,CO2腐蚀速率减小.  相似文献   

6.
油气井中产生的高温高压CO2/O2环境会对钢材产生严重的腐蚀。综述了高温高压CO2/O2腐蚀的机理,介绍了影响CO2/O2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7.
海洋石油平台的腐蚀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海洋石油平台进行腐蚀监测的特殊性,对目前海洋石油平台腐蚀监测技术作了概述,特别是对深海平台导管架的腐蚀监测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和存在问题的探讨。最后对相关的腐蚀标准在深海中是否适用的问题也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清洁能源的开发受到全球关注,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海上风电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面对严酷的海洋腐蚀环境,本文结合海上风电机组桩基所处海洋腐蚀环境特点,对于风电桩基所处不同海洋区域的腐蚀环境、腐蚀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综述了目前在海上风电机组桩基应用较广的腐蚀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海上风电防腐蚀研究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未渗氮和渗氮38CrMoAl钢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的初期腐蚀特征和电化学腐蚀行为.方法 通过对未渗氮和渗氮38CrMoAl 钢试件进行盐雾试验来模拟其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初期腐蚀行为,并对不同腐蚀周期后的试件进行表面形貌、腐蚀速率、FT-IR、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和微区电化学分析及研究.结果在盐雾试验中未渗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某海洋油田生产管线中的一段取样进行腐蚀分析,应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分析手段,详细研究了生产管线外表面涂层及内管壁的腐蚀状况,分析了腐蚀产生的原因。生产管线外表面涂层容易受到氧和氯离子的侵蚀,生产管线内壁受海水和硫化氢腐蚀,对生产工艺和维保措施进行合理管控,可减轻腐蚀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海上油气田设施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相关情况,提出了监测手段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办法,以保证海上油气田设施的使用安全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油气集输管道出现日益严重的腐蚀,解决油气集输管道腐蚀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油气开采的重点工作,本文对目前油气集输管道各种腐蚀监/检测技术进行调研,并对各种技术的特点做了一定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3.
CO2和H2S是油气管道中主要的腐蚀介质,两者往往同时存在于原油和天然气之中,是造成油气输送管道内腐蚀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会导致管道失效、穿孔、泄漏、开裂等现象,严重威胁了管网的安全运行及正常生产。因此CO2和H2S引起的管道腐蚀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油气管道日益严重的CO2和H2S腐蚀问题,综述了CO2单独存在、H2S单独存在以及CO2和H2S共同存在三种体系中油气管道的腐蚀过程,得出了在这三种腐蚀体系下油气管道出现的主要腐蚀行为规律以及腐蚀机理。阐述了CO2和H2S共同存在体系下,缓蚀剂、耐蚀性管材、电化学防腐技术、管道内涂层技术等先进的油气管道腐蚀防护技术,并剖析了这些防护措施各自的特点及在实际工程使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最后,展望了CO2和H2S共存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以及更经济、更有效的防腐措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石油天然气工业的迅速发展,酸性气体引起的油气管材腐蚀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H2S引起的腐蚀广泛存在,严重影响着油气开采及输送管道和炼制加工设备的使用寿命。综述了H2S对油气管材腐蚀的机理、影响因素及防护方法,探讨了温度、H2S分压、p H值、流速、Cl-浓度、CO2分压及管材材质等因素对H2S腐蚀的影响,建立了H2S腐蚀速率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对H2S腐蚀防护方法进行了评述。最后,简述了H2S腐蚀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油气采集储运中的腐蚀现状及典型案例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对油气采集储运过程中腐蚀后果、腐蚀类型、研究趋势、最新研究结果和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油气田的主要腐蚀类型包括 :H2 S腐蚀、高温 /高压CO2 腐蚀、多相流冲刷腐蚀和土壤腐蚀等。研究发现CO2 腐蚀的蜂窝状和烧瓶型腐蚀形状。从腐蚀产物膜力学性能入手研究CO2 腐蚀机理是一个新的有希望的方向。我国油气储运系统腐蚀现状是 ,在役管线 >2× 10 4km ,大部分进入事故多发期 ,需要进行安全评价。已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剩余强度评价和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开发了安全评价软件 ,已评价了十几条长输管线 ,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垢下腐蚀(UDC)是油气管道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垢层下腐蚀环境区别于无垢层覆盖区域,可能产生严重的局部腐蚀,甚至引起管道穿孔。针对CO2环境下的无机物垢层,对油气管道中碳钢的垢下腐蚀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简述了垢下腐蚀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由于化学成分和环境的多样性,垢下腐蚀的作用机制并不唯一,发现在CO2环境下电偶腐蚀机理被普遍讨论,根据阴阳极的分布情况,从3个方面对电偶腐蚀机理进行了概括。垢下腐蚀速率主要与垢层性质和介质环境有关,总结了无机物垢层性质、pH值和不同工况条件对碳钢垢下腐蚀的影响。概述了垢下腐蚀的主要控制方法,着重介绍了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发现缓蚀剂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垢层性质的影响。最后,对垢下腐蚀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揭示无机盐与CO2腐蚀产物混合层的保护性,有必要从半导体电子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时,在高浓度CO2环境下探讨垢下腐蚀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规律,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渤海油田井下管柱CO2腐蚀规律与防腐选材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渤海油田的快速发展,CO2腐蚀成为阻碍油气田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由 CO2引起的油气井管材腐蚀破坏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影响井下管柱的使用寿命,制约着渤海油田降本增效的发展目标。综述了CO2对井下管柱的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总结了渤海油田中油气产量较高区块的CO2腐蚀情况及防腐选材研究现状,针对性调研了绥中36-1、埕北等10个油田的生产井的CO2分压、温度分布及腐蚀情况,探讨了渤海油田水介质、pH值、CO2分压、温度对CO2腐蚀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O2分压小于0.023 MPa时,碳钢油管未发现严重腐蚀;当CO2分压超过0.2 MPa时,井下管柱腐蚀破坏率迅速增加, CO2分压为0.3 MPa时,碳钢油管腐蚀比例约为19.15%,这和理论研究一致。在渤海油田油气开发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可能同时出现,并相互作用,加剧管材的 CO2腐蚀。合金元素 Cr能显著提高油套管的抗腐蚀性,低Cr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经济性,未来低Cr油套管在渤海油田的适应性评价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埋地油气管道的腐蚀问题一直是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难题,油气企业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埋地油气管道被腐蚀的问题,才能保证油气运输的安全性.本文从埋地油气管道的腐蚀机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油套管表面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油套管表面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油套管的腐蚀特征、腐蚀类型以及力学和服役环境条件对油套管的基本要求,分析了表面涂镀层工艺、激光表面强化工艺及表面合金化工艺等表面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油套管表面防护中的应用,提出采用热渗镀技术在油套管表面制备镍基合金层以应对严酷服役条件的新工艺。展望了油套管表面技术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高温海洋腐蚀环境的类型,以及各类合金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失效机理。重点考察了Fe、Ti、Ni基合金内部的主要元素在高温下的扩散行为,及其与侵蚀性离子之间的交互作用。从盐雾腐蚀以及熔融热腐蚀2个角度,讨论了化学/电化学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基于氧化腐蚀过程中复合氧化膜的形成过程,总结了氧化膜与侵蚀性离子以及杂质气体的再作用机理,明确了保护性氧化膜和非保护性氧化膜的类型。从合金化的角度,揭示了Cr、Al等元素对防腐性能提升的关键作用,指出了材料计算在高温海洋环境的潜在应用价值。最后归纳了高温海洋环境下的涂层防护手段和材料体系,其中结构稳定性和界面反应问题是涂层材料研究的重点。在未来研究方向上,指出应该重点关注腐蚀过程中活性元素的交互作用以及钝化膜的形成机理,筛选有效防护元素。利用氧化、盐雾等多种腐蚀条件,依托构效关系进行涂层优化,形成系统的海洋高温涂层防护方案。高熵合金涂层作为新兴体系在高温防护上的应用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