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于石油、煤炭等各类化石能源的供给。当传统能源已经难以满足人类对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时,人类将注意力转向了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它们取之自然,无限供给,清洁低碳。世界各国都将开发利用新能源作为应对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其新增装机规模已超过传统化石能源,标志着新旧能源交替的"拐点"正式来临。在这一大趋势下,中国通过能源供给侧改革,新能源助推绿色发展,必将实现从新能源大国到新能源强国的转变。同时,在推动能源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新能源产业也正面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背景下,风光等新能源发电的装机总量不断提高,然而,由于电网调节能力有限等诸多原因,弃风弃光的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与此同时,人们对于除电能以外的其他各类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给各类能源的负荷供给带来了不小压力。通过多种能源的耦合和存储,能有效促进风光等新能源的消纳,同时,补充各类能源供给,减缓各能源供应压力。该文基于近海海岛微网场景下,首先提出了六能源形态近海海岛能源供需自洽系统模型,运用能源集线器的概念,将此模型进一步分为供给侧、转换侧、负荷侧进行数学分析与建模。然后以最小化日前24h从外部购买能源总成本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各部分约束条件,建立了日前优化调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并与减少耦合、仅储电情况下进行对比,验证了多态能源耦合和多态储能介质应用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各能源相对价格对能源耦合的影响。从而证明了该系统在有效提高风光消纳的同时,可以使系统购买能源的总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4.
《电源技术应用》2009,12(4):57-57
旷日持久的能源问题,让人类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关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两会期间,能源界委员畅所欲言,就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速推进清洁能源、生物能源等产业,设计构想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5.
能源供给的联动协调与互补配合可实现输送和利用效率的提升,多能互补主动配电网能够充分发挥电力系统在能源供给中的基础配置作用,将各种能源供给通过电网协调实现互补运行,从而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新能源消纳,最终达到发挥综合效益的目标。文章提出能源变革是持久战,分析了多能互补主动配电网的优势,明确了建设原则和技术要求,提出了多能互补主动配电网技术方案,并在内蒙古库布其"多能互补主动配电网示范项目"中进行应用,该项目实现了以电力供应为中心的电、热、冷的联合优化供给,满足提高分布式发电渗透率、供能经济灵活及可靠性等目标。  相似文献   

6.
郭夏 《电气时代》2015,(1):66-68
<正>新生经济与新电气时代人类经济经历了最早的从猿变成人的本原经济时代,现在人类经济正在进入以创新经济为主导的新生经济时代。这个时代也可以称作后现代经济时代或者是未来经济时代。我们回眸人类经济发展,最开始是人类只能利用天然能源,后来人类开始利用碳能源,未来人类将进入高科技能源为主导的新能源时代。新生经济的主导能源将是低碳能源、清洁能源和高科技能源。  相似文献   

7.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过去,世界的发展依赖有限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等。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和石油价格的上涨,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努力地寻求解决方案。如何缓解经济发展与能源及环境之间的矛盾,新能源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它将成为破解中国乃至世界难题的关键,引领世界跨入强劲增长的新能源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太阳能发电的原理、运行方式、系统组成、太阳电池组件以及并网逆变器的选择等说明了太阳能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当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本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开发新能源以及对现有能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已经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太阳能作为地球上真正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将是未来最理想的绿色新能源.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全球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压力日益突出,新能源以其污染少、储量大、永续性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化石能源正逐渐向绿色低碳的新能源转变。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服务新能源发展报告(2019)》显示,截至2018年  相似文献   

10.
复刊词     
正能源消费模式转换迫在眉睫,第三次工业革命呼之欲出,在能源架构中处于中心地位的电力,重要作用更加彰显。从国内外的经济社会发展看,能源替代始终贯穿其中。历史上,人类先后经历了煤炭替代薪材、油气替代煤炭的过程,现在正处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阶段。基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绝大多数都要转化成电能才能进入消费市场,能源消费模式的转换,也意味着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不断提升。现在,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巴西等国,虽然资源禀赋  相似文献   

11.
吴迪 《电力学报》2022,(6):515-519
随着电力系统的持续发展,作为最重要的二次能源,电力已成为连接一次能源和用户的主要桥梁。在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新能源将迎来大规模发展。考虑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电能替代战略持续发展,同时考虑氢能等新型二次能源的兴起,有必要重新梳理电力在能源领域中的定位并提出发展趋势。考虑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在分析电力传统定位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未来用能形势、供给侧电能开发、消费侧电能替代对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影响,提出未来电力在能源领域中的发展趋势和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正"十三五"期间,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加速向绿色可再生能源转型成为我国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近两年来,西部地区日益凸显的弃风弃光难题给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业内专家指出,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属于结构性过剩,在积极改善当地配套设施解决消纳问题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快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布局与应用,通过加快供给侧改革,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根据"十三五"能源规划透露的消息,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方向将由地面电站向分布式光伏"急转弯"。到2020年,分  相似文献   

13.
正面对全球能源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传统能源对地球生态的影响,近年来,光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广泛利用成为补充传统能源不足的趋势。然而,清洁能源等新能源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容易出现供电不稳、电源质量不符合并网标准等情况,需要使用储能技术解决。国内某知名新能源领军企业瞄准储能市场,提供包括微网系统、家庭小型储能系统、社区中型储能系统以及大型储能系统等解决方案。通过对供应商严苛的挑选,该公司选择了全球能源与散热管理领导厂商——台达,作为其储能系统配套UPS的供应商。获选成为该新能源企业储能系统的UPS,是台达N 1~3 kV·A系列小功率段不间断电源系统,承袭台达一贯  相似文献   

14.
《电站辅机》2012,(4):7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湖南省的用电需求也不断加大,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清洁、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湖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点之一。发展核电,对优化湖南省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实现科学发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在新能源、特高压、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已经具有领先优势,这为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吉臻当今,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侯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因此,一场以转变能源生产、消费方式,推动科技革命、体制改革,实现国际合作为内容的能源革命正在兴起。这需要进一步发展新能源,同  相似文献   

16.
面向未来,江苏苏美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蔡济波表示,希望通过持续的创新发展,推进光伏等新能源应用进入“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的时代,实现“人人可开发能源、人人可控制能源、人人可享有能源、人人可获益能源”,最终构建自由化、民主化的新能源体系,创新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国家电网》2011,(5):17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步骤。一方面能源需求增长加剧,另一方面传统化石能源总量有限。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不可避免地要寻求新的供给渠道,新能源适应了这一历史性的需求。新能源产业适应了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历  相似文献   

18.
消息     
·消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太阳能发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寻找新能源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新能源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蕴藏丰富不会枯竭;二是安全、干净,不会威胁人类和破坏环境。目前找到的新能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太阳能;  相似文献   

19.
综合信息     
2050年中国三成能源需求将依靠新能源来满足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新能源商会日前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能源国际国锋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年度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将大幅度提高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整个能源消费中的比例,2050年中国30%以上的能源需求将依靠新能源来满足。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随着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频频告急和全球变暖等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不得不尽快寻找新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生物能、太阳能、地热能、水电、海洋能、风能是目前人类主要寻求的六种可再生新能源,根据2011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太阳能的可开发潜力是所有可再生能源中最高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