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立兵  童俊 《现代雷达》2023,45(11):13-19
文中设计了一种利用通道编码进行全极化信息获取的雷达系统。该系统突破了传统极化雷达不同极化信号需通过各自对应的数字接收通道进行模数变换的思路,使用通道编码技术将来自不同天线单元的不同极化信号进行编码调制,使之能够使用单一数字通道采样,并在数字域对不同极化信号进行高保真恢复,从而合成任意极化、任意指向的雷达接收波束。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解决了多极化雷达数字接收通道数量多、设计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促进了极化信息在雷达中的普遍应用,在不增加成本和系统规模的基础上,提升了雷达在极化域的灵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雷达学报》2021,10(1)
作为一种无损探测技术,探地雷达在地下探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探地雷达一般采用单极化天线进行测量,只能获取目标回波中的频率、振幅、相位信息,对目标体的辨识能力相对较弱.全极化探地雷达(Full Polarimetric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FP-GPR)利用4种不同的天线组合方式对目...  相似文献   

3.
瞬态极化雷达中极化测量与校准的数学原理及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瞬态极化雷达是一种具有两路正交极化通道独立收发能力的新体制雷达,可实现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的瞬时测量。在对传统的瞬态极化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矩阵测量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基于模糊函数矩阵的极化测量新方法,给出了相应的信号处理流程;并提出了基于单个金属球定标体的极化散射矩阵测量结果校准方法;最后介绍了基于瞬态极化雷达试验系统开展的仿真实验、外场测量实验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在传播表面与水文气象物体反射背景下雷达跟踪目标时极化选择效率的实验评估标准和结果。并且还根据实验数据对已知的自适应极化选择方法进行了比较。所得结果证明了对静止目标极化选择方法的效率,并可用于设计目标检测雷达。  相似文献   

5.
徐朴 《电波科学学报》1999,14(3):337-340
在通讯系统中天线的极化匹配系数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根据雷达目标应用中的最优极化状态的分析,提出了单站雷达系统中天线的共极化匹配系数,交叉极化匹配系数和自适应极化匹配系数的新概念,并给出了便于计算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雷达极化信息获取与处理已成为当前雷达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该文首先简要回顾了雷达极化技术的发展历程,而后结合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雷达极化测量与校准、极化抗干扰、极化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极化成像与参数反演等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王雪松 《雷达学报》2016,5(2):119-131
雷达极化学是研究雷达波与目标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变极化效应、揭示其作用机理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在微波遥感、对地勘察、气象探测、战场侦察、抗干扰、目标识别等领域有重大应用前景。该文简要回顾了雷达极化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了雷达极化信息精确获取、极化敏感阵列信号处理、目标极化特性、极化抗干扰、目标极化分类识别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对雷达极化技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于腾  王锐  李沐阳  胡程 《信号处理》2021,37(2):222-233
宽带全极化垂直昆虫雷达是一种利用宽带信号实现空中单只昆虫分辨,利用多极化通道实现昆虫全极化测量的雷达系统.当被测昆虫体型在不同极化轴向的电磁波反射功率可明显分辨时,该雷达可利用"当极化方向平行于昆虫体轴时,回波功率最大"的基本原理,通过测量昆虫极化散射矩阵,获取昆虫体轴方向,对研究昆虫定向迁飞规律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垂...  相似文献   

9.
苗玉杰 《电子世界》2013,(11):22-23
雷达主要通过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雷达的信号处理系统是雷达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由发射机、发射天线、接收机、接收天线几个部分组成,发射机的功能是产生某一所需功率电平的射频波形,天线的基本功能是将射频能量从雷达传输线耦合到传播介质中或由传播介质耦合给传输线。接收机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微弱的目标信号,并将信号放大到可以使用的电平,显示器的基本功能和用途是将目标信息传递给用户。本文主要对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部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雷达极化问题和铁氧体变极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仁培  苏丽萍 《现代雷达》2001,23(1):65-69,72
描述了雷达极化问题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两类铁氧体全(变)极化器的机制。从理论上解决了这种器件的收发功能,并介绍了它在极化雷达中可实现极化扫描和接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研发出了多种先进的雷达系统:有源固态相控阵雷达,低截获概率雷达,……。介绍了近年来产生的新体制雷达及其关键技术,并对各种新体制雷达对抗方法及对抗关键技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双(多)基地雷达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雷达在电子对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目前备受重视的双基地雷达系统,着重对系统中的收发站风步、目标定位、测高、信号和数据处理等多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关算法。尤其分析了前向散射系统的技术特点。最后说明了目前系统中存在的困难,并对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雷达原理与系统”课程教学实验平台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雷达原理与系统"是电子工程专业最具代表的专业课之一,受实验条件的制约,多年来课程教学大多局限于课堂教学,以实验为主的教学实践环节较为薄弱,本文结合雷达原理与系统的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课程实验设计思路,并给出了部分实验安排,研制了雷达原理与系统实验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4.
雷达伺服控制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世挺 《火控雷达技术》2002,31(1):33-35,46
雷达伺服系统是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发展目标,跟踪目标以及精确地测量目标的位置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90年代以来随着一些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雷达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5.
雷达隐身和反隐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晓曙 《舰船电子对抗》2007,30(3):40-42,48
雷达隐身和反隐身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雷达方程为基础,介绍了雷达隐身和反隐身的基本原理,同时阐述了当今雷达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雷达原理与系统”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将雷达全数字仿真系统应用于“雷达原理与系统”课程教学的思想,阐述了其相比于实际装备的优势所在,介绍了教学用仿真系统的结构、组成、流程和功能,并给出了两个应用实例的剖析。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高学生对于物理概念和原理特性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7.
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战场情报侦察、边境和敏感区域监视等任务中,其主要用途是对指定地区的活动目标进行探测.本文介绍一种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系统设计思路及关键技术,并对关键技术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双线偏振雷达可以明显提高雷达估测降水和识别降水粒子相态的能力,而对其测量值的准确估算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分析了ΦDP参数特性,讨论了利用ΦDP估算KDP的方法,并利用实际的雷达探测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比较有效地消除C波段双偏振雷达探测数据中的后向散射差分相位δ的影响,估算得到的KDP值分布与回波强度值的分布比较吻合,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降水粒子的分布特征。其研究结果可供今后双线偏振雷达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的瞬时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标极化特性的瞬时测量是极化雷达探测与目标识别等领域非常关心的基础性问题.本文针对频移脉冲波形,研究了互易条件下目标极化特性瞬时测量问题.建立了瞬时极化测量雷达的目标回波模型,在深入分析了目标回波极化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的完整极化散射矩阵频域估计算法,证明其为无偏估计,给出了估计精度的理论公式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熊维族 《现代雷达》2007,29(6):9-12,16
首先推广了现有极化定标模型。在此基础上,评估了极化通道幅相不平衡、天线串扰、法拉第旋转、指向误差角、干扰和系统环境噪声对点目标全极化散射测量的影响,并考虑科学研究和应用需求对上述参数的约束条件,从而得到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和极化定标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