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所发现的表征大块金属玻璃形成能力的参数,其中包括基于动力学、液相稳定性和抗晶化能力、物理结构参数、液相稳定性和原子尺寸结构、价电子浓度和有序相与无序相的竞争.指出了大块金属玻璃形成能力研究的复杂性。以及理论基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Mg基大块金属玻璃的形成能力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国元  陈光 《有色金属》2004,56(2):22-26
研究了新型多组元Mg基Mg-Ln-TM大块非晶合金玻璃转变行为,包括非晶固体与过冷液体之间的比热容差和明显的玻璃转变现象、过冷液相区的宽度以及过冷液体的黏性行为等。通过对玻璃转变行为与玻璃形成能力之间关系的分析,展示了Mg基大块金属玻璃较强的玻璃形成能力,从合金的结构、热力学和动力学形成条件等方面系统地讨论了Mg基大块金属玻璃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孔见  陈光 《有色金属》2005,57(2):8-10,24
用差压铸造法制备Cu47Ti34Zr11Ni8和Cu47Ti33Zr11Ni8Si1块体非晶合金,研究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用1%Si替换Ti后,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晶化温度、过冷液相区、约化玻璃温度分别从672K,735K,63K和0.575转变为692K,753K,61K和0.592。不同于组元性质的第三类元素Si的加入,提高了玻璃转变温度Tg,进而提高了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型多组元大块非晶的形成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林军  梁工英 《有色金属》2006,58(2):44-49,52
综述近几年新型多组元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和发展状况,总结多组元大块非晶合金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重点叙述磁性大块非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指明大块非晶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研究Nb元素掺杂对zr基块体金属玻璃非晶形成能力与显微硬度的影响.采用水淬法制备直径13mm、长度为50-70mm的zr基块金属玻璃.金属玻璃成分为(Zr(41.2)Ti(13.8)Cu(12.5)Ni(10)Be(22.5))(100-x)Nb(x)(x=0,0.1,1,2,3,5).当Nb元素掺杂量x=5时,XRD和DSC证实所制备样品仍为全非晶.少量Nb的掺杂(x=1)能够显著提高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GFA),合金的过冷液相区宽度由掺杂前的77℃提高到90℃.适量Nb元素的掺杂同时会造成金属玻璃显微硬度的提高.非晶晶化途径的改变是造成BMG热稳定性和玻璃形成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利用金属尾矿制取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军  宋守志 《有色金属》1999,51(4):39-42
利用金属尾矿制取微晶玻璃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从金属尾矿成分出发,通过对微晶玻璃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分析,综述了微晶玻璃的现状、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孙国元  陈光  陈国良 《有色金属》2007,59(4):12-15,35
利用低压铸造/水冷铜模急冷成形装置,翩备Zr56.2Ti13.8Nb5.0Cu6.9Ni5.6Be12.5大块金属玻璃(BMG)基体内生复合材料.铸态试样外观尺寸为50mm×50mm×3mm,具有bccβ-Zr固溶体/玻璃基体两相微观组织.其中,β相为细小等轴状树枝晶,体积分数约20%,平均成分为Zr64.66Ti15.40Nb15.13Cu2.90Ni19.0.DSC曲线显示,基体的玻璃转变温度(Tg)、晶化反应开始温度(Tx)和过冷液相区宽度(△Tx)分别为619,664和45K.室温压缩时,复合材料断裂前的纯塑性应变达到7%,并具有1800MPa的极限断裂强度.  相似文献   

8.
张妍  陈刚 《有色金属》2007,59(2):35-40
在分析单相BMG典型力学行为的基础上,综述内生塑性晶体相/BMG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的形成机制、塑性晶体相对复合材料室温塑性影响以及制备状态对晶体相微观组织及复合材料室温塑硅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稀土信息》2007,(10):24-24
日前,浙江大学新结构材料国际研究中心蒋建中教授组织开发了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稀土基金属玻璃材料——直径为35毫米的镧基金属玻璃体系。其博士生曾桥石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大块金属玻璃材料在14GPa(1GPa相当于1万个大气压)压力出现一个压缩率突变的新现象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大块非晶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制备非晶的各种方法, 介绍了大块非晶的制备途径, 对一些方法特点进行了讨论, 并对它们进行了初步对比。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块状镁基金属玻璃的发展过程及最新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块状镁基金属玻璃的几种制备方法及其性能,最后指出了今后块状镁基金属玻璃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块状镁基金属玻璃的发展过程及最新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块状镁基金属玻璃的几种制备方法及其性能,最后指出了今后块状镁基金属玻璃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金属纳米线特殊的一维尺度、界面和表面结构,使其产生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现象.如Au,Ag,Cu,Pt,Ni,Al等金属纳米线,在生物医学、表面等离子激元、催化反应、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和智能玻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简述了金属纳米线的光学特性、导电特性及催化特性,重点介绍了近几年来对金属纳米线热输运的测量和界面散射的研究,最后展望了金属纳米线在科学研究和材料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Conditions of gauging of true microhardness of thin ribbons metallic glasses (MG) with the count of their depth are esta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method of a indentation was approved for an assessment of crack resistance of MG. The behavior of parameterKIc is found in a interval of temperature of viscous-brittle transition down to the beginning of volumetric crystallization of MG. The estimation method of temperature of viscous - brittle transition is offered at the microindentation of annealing ribbon on an elastic substrate.  相似文献   

15.
16.
Conditions of gauging of true microhardness of thin ribbons metallic glasses (MG) with the count of their depth are esta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method of a indentation was approved for an assessment of crack resistance of MG. The behavior of parameterKIc is found in a interval of temperature of viscous-brittle transition down to the beginning of volumetric crystallization of MG. The estimation method of temperature of viscous - brittle transition is offered at the microindentation of annealing ribbon on an elastic substrate.  相似文献   

17.
采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生物活性玻璃(0B和1B)中硼元素对其模拟矿化能力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7℃下,经浓度为0.25 mol/L K2HPO4溶液浸泡10 d后,在两种生物活性玻璃表面形成了碳酸羟基磷灰石,其呈多孔网片状结构,并交叉堆积排列;1B玻璃生物矿化速率较快,所形成的碳酸羟基磷灰石的结构更加完整、堆积更为密集,B元素的加入有利于羟基磷灰石晶体的形核和长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生物活性玻璃(0B和1B)中硼元素对其模拟矿化能力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7℃下,经浓度为0.25 mol/L K2HPO4溶液浸泡10 d后,在两种生物活性玻璃表面形成了碳酸羟基磷灰石,其呈多孔网片状结构,并交叉堆积排列;1B玻璃生物矿化速率较快,所形成的碳酸羟基磷灰石的结构更加完整、堆积更为密集,B元素的加入有利于羟基磷灰石晶体的形核和长大.  相似文献   

19.
二十面体连接网络是由二十面体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中程有序结构。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CuZr金属玻璃在拉伸过程中的二十面体连接网络的演变。结果表明,二十面体连接网络会因为变形而断裂,从而出现孤立的二十面体,或是转变成其他团簇。高的米瑟斯应力和屈服时更少的连接度数量百分比可以解释Cu含量低的样品中的较低强度和良好塑性。此外,在Cu含量高的样品中,低连接度在变形后更倾向于向高连接度转变,让样品在变形后仍保持着较高的连接度,呈现为强度高,塑性低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