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12色圆网印花机的印染工艺,采用贝加莱可编程控制器(PCC)、acopos伺服电机、人机界面等实现了圆网印花机的自动控制,圆网印花机主辊轴和12色小辊轴电机同步控制实现方法,并且采用PID算法对烘炉温度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圆网印花机控制系统,其控制核心是PLC,并利用SJA1000实现CAN总线控制,重点设计了圆网印花机电气控制系统、CAN总线接口电路及通信程序。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圆网印花机控制系统,其控制核心是PLC,并利用SJA1000实现CAN总线控制,重点设计了圆网印花机电气控制系统、CAN总线接口电路及通信程序.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在引进技术中,制造技术的消化吸收,工艺的二次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厂1985年开始与荷兰STORK公司合作生产RD-IVAF型圆网印花机,十多年来,“圆网”生产从自制30%到全国产化,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直到成为我厂拳头产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圆网”技术的成功开发,离不开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一、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圆网印花机是中荷技贸合作项目,荷方在提供图样的同时,也提供了部分工艺。从1985年至1987年,我厂从自制30%、50%到70%,重点放在对引进技术…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SE9100视觉系统的库函数和AML/2语言编程,对图像(如圆(有孔圆和无孔圆)、椭圆、正多边形、齿轮等)特征及其参数进行识别。在机械制造业中,SE9100视觉系统的图像识别结果可用于引导机器人完成零件的检验、搬运、装配等任务。  相似文献   

6.
将变速比电子齿轮箱应用于非圆齿轮滚齿加工.电子齿轮箱设计为电子分齿与电子差动两个基础模块,通过两个基础模块的灵活组装,可以满足多种加工方案的需要,实现非圆直齿轮与斜齿轮的加工.并根据非圆直齿轮和斜齿轮滚切加工方案的联动运动模型,设计出了具体的电子齿轮箱的传动方案.  相似文献   

7.
姜衍仓  田芳勇  胡赤兵 《机械传动》2011,35(6):23-25,43
为了解决斜齿非圆齿轮的制造难题,探讨斜齿非圆齿轮数控滚齿加工的最简数学模型与机床应该具有的联动结构.介绍了斜齿非圆齿轮齿廓的形成原理,综合运用螺旋齿啮合原理和工具斜齿条法,推导出斜齿非圆齿轮滚齿加工的最简数学模型,它是一个四坐标联动的结构.利用研发出的专用电子齿轮电路模板和脉冲合成电路模板,设计出斜齿非圆齿轮滚齿加工所...  相似文献   

8.
对采用电子齿轮技术的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交流伺服系统的传动技术和电子齿轮的工作原理;采用X20CP3484控制器和ACOPOS伺服驱动器对两个交流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电子齿轮交流伺服系统,通过Automation Studio集成化软件平台完成实验调试和数据采集,得到电机的动态速度跟踪曲线。  相似文献   

9.
在工厂机械维修中往往会遇到短齿齿轮的加工问题,由于一般工厂又很少备有专门设计的短齿渐开线齿轮滚刀,只好用标准滚刀来滚切加工。由于标准渐开线齿轮滚刀齿顶高系数f=1,而短齿齿轮齿顶高系数f=0.8,如果采用标准滚刀切入短齿轮齿全高时,短齿轮分度圆齿厚还没有切至要求的尺寸,如图1所示,很明显此时滚刀分度圆(节线)位于短齿轮坯的分度圆与齿顶圆之间,短齿轮的分度正圆处于滚刀节线和外圆之间的位置,这  相似文献   

10.
对刀是非圆齿轮滚齿加工时的关键工序。针对传统对刀方法依靠人工利用对刀规对刀,费时费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对刀方法。自动对刀原理是在滚刀轴和工件轴上各加装一光电编码器,合理设置各轴光电编码器零位信号与各自的机械零位重合。当两轴上的编码器同时到达零位时,对刀完成。粗精定位相结合,可实现非圆齿轮滚齿加工时的精确自动重复对刀。经加工实证,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对刀精度和效率,从而大大提高非圆齿轮的加工精度,减少废品率。  相似文献   

11.
双马达回转同步驱动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湘琪  蒙臻  倪敬  朱泽飞 《中国机械工程》2015,26(4):469-474,496
针对双液压马达回转高性能同步驱动问题,引入无阻尼行星系齿轮传动弹性动力学理论,基于双液压马达回转运动特性建立了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针对回转系统跟踪性能和同步性能要求,引入迭代学习控制算法(ILC),提出了结合离散化PID控制器结构的IL-PID同步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基于“等同式”同步控制原理,在各单通道内部采用独立的离散化PID控制实现系统跟踪性能,在多通道间采用基于闭环D型学习律的IL控制实现系统同步性能。在五自由度液压伺服机械手上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相比于传统的PID控制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和同步驱动性能。  相似文献   

12.
吴兴  黄文广  黄兴红  潘旭华 《机电工程》2012,(6):636-639,644
针对凸轮随动磨削中因工件轴转速差、伺服系统响应偏差、硬件制造误差等重复性误差影响因素造成的零件制造精度下降问题,将在线测量技术和Sinumerik 840D数控系统的插补表与电子齿轮功能应用到机床运动控制系统中,开展了随动磨削工艺的运动轨迹和控制方案分析,提出了由内嵌在系统PCU上的VB程序来处理在线测量获得的360个离散误差补偿数值,自动生成带插补表与电子齿轮功能的专用加工程序,利用同轴运动叠加控制方法,把补偿值叠加到进给轴上,使带误差补偿数据的凸轮加工NC程序不断根据实际加工状态更新,最后在工程样机上进行了磨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凸轮轴的廓型最大加工误差降到了2.6μm以下,残余误差主要来源为机械振动、非线性摩擦扰动等随机性偏差。该运动控制和误差补偿方法能在实际加工中较好地补偿重复性误差因素对工件精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阐述电伺服拉床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结构,介绍拉床工作台的双伺服同步驱动系统及双滚珠丝杠机械传动机构。为提高拉削过程负载断续变化时主溜板同步运行的精度,从提高单轴伺服系统本身抑制负载扰动性能的角度出发,设计基于扰动辨识和补偿机理的自校正算法,重点分析其原理。基于该自校正算法设计并实现了双轴同步驱动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具有简单可靠易实现的特点。以一台20 t的伺服拉床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两主溜板耦合和不耦合且受力不平衡的情况下对控制策略的同步性能进行了多种吨位的加工测试,试验结果显示该扰动补偿算法是有效的,基于该扰动算法的同步控制策略具有很好的同步精度,这给双滚珠丝杠伺服同步控制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参考和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
从现代数字电子雕刻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数字电子雕刻机滚筒传动电机与横向丝杠传动电机之间的关联性控制参数进行了研究,并根据高精度凹版雕刻机的要求,研究了基于磁场定向控制交流伺服电机控制器,在此电机控制器基础上实现了高精度电子雕刻机控制系统.雕刻的结果表明,设计的交流伺服电机控制器及控制系统都能稳定而准确的运行,也表明了研究的关联控制参数是正确的,控制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零传动数控滚齿机的传动方式,结合传动特点分析了其传动链中电子齿轮箱的传动误差、伺服系统的控制系统误差。最后得出零传动滚齿机传动链的总误差,并提出了提高传动精度的简单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控制高精度磨齿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生梅  赵学  姚天鹏 《中国机械工程》2004,15(16):1440-1442
为克服基圆展开法锥面砂轮磨齿机换向带来的传动误差及磨削速度变化大的问题,在工件轴上设置一个附加旋转运动和工作台直线运动的伺服驱动环节,把一个变化控制的机械运动分解为常量与变量的合成,常量部分通过刚性传动链实现无误差运动匹配,变化量部分由伺服系统调节,使产生的传动误差比例份额变小,提高了系统的整体传动链精度.磨削时的展成过程运动均匀,机床调整方便,机械传动系统中无高难技术,结构简单,易保证高的机床制造精度,成本低.  相似文献   

17.
基于PLC控制的电子凸轮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琨  张森林 《机电工程》2014,31(11):1419-1422
针对机械凸轮为高副接触(点或线),存在压强较大、易磨损、有噪声、凸轮轮廓加工比较困难等特点,设计了电子凸轮方案,对凸轮的运动特性、曲线规律、电机调速、伺服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三菱Q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的电子凸轮系统.利用双CPU伺服控制,同时处理顺序控制和运动控制,提高了其控制精度与控制效率.采用了闭环控制模式的伺服控制系统,由位置编码器计算出伺服电机的位置、速度等控制指令,模拟出了凸轮轨迹的效果,实现了推杆往复运动.同时制作了机械凸轮结构,连接推杆做往复运动,与电子凸轮推杆运动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电子凸轮系统方案可实现推杆的各类往复运动规律,控制精度及反应速度较好;且通过调整电子凸轮输入曲线,可以达到完全替代机械凸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的CNC齿轮测量中心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2大问题,提出了增加随动控制系统的构想,使得在没有齿轮理论方程或齿轮误差超出测头微位移计量程时仍然可以进行测量,从而拓展了现有齿轮测量机的工作范围。设计选用TI公司的TMS320LF2407A型DSP芯片为系统的核心芯片,搭建了硬件结构,并给出了软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根据动梁式龙门机床双驱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运动特性,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龙门机床两轴之间的机械耦合模型,结合传动系统动态模型和伺服系统三闭环控制结构,得到了龙门机床双驱动系统模型;为了降低非对称结构和偏心负载等干扰对同步性能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DOB)的双驱动系统同步控制方法;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干扰观测器对干扰进行补偿后,龙门机床双驱动系统的同步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伺服系统中精密传动装置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动误差和回程误差是精密传动装置中两个最重要的精度指标.分析闭环伺服系统前向通道上精密传动装置的传动误差和回程误差对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谐波齿轮传动装置与行星齿轮传动装置进行实例对比分析,指出在闭环伺服系统中,谐波齿轮传动装置比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回程误差小,但谐波齿轮传动装置的传动误差对系统的影响大于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