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微绿地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通行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更新和发展,“生态城市”背景下绿地空间的不断建设、与城市居民息息相关的城市微绿地空间的现状和改造对优化居民生活体验意义重大。本文以合肥老城区的微绿地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大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解析合肥老城区微绿地空间的分布状况、可达性、功能契合度,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合肥未来城市微绿地空间的改进与发展提出建议,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何淼淼 《山西建筑》2011,37(30):21-22
首先指出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中常见而又特殊的公共空间,不仅是形成城市意象的重要符号,而且为多种市民生活行为提供了场所,通过广场的尺度、街道与建筑、广场小品、绿地等方面对中欧广场空间特质与市民生活的关系进行解读,试图寻找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并研究优化广场设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休闲绿地——城市环境建设的新形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一种介于广场绿地与小游园之间的新型绿地形式——休闲绿地,已在国内城市中悄然兴起。休闲绿地更注重营造景色宜人的绿色环境,更强调适于广大市民户外活动、人际交流的开阔空间,更突出与周边环境即城市的大环境相融合。在国外,强调生态环境和突出人性化空间的休闲绿地早已被城市居民所接受。在我国,城市环境建设亦日益务实,“以人为本”的思潮渐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于是,与时俱进的休闲绿地,以其布局灵活、空间开阔、景色宜人等特色应运而生,在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中对城市绿地社会属性关注的不足,以及对城市综合性公园重新定位进行的探讨,强调城市绿地对于市民生活的价值,阐明在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中关注"线性空间"、"边界空间"、"非设计空间"这三类绿地空问对于市民生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城市绿地空间网络与市民生活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像市政基础设施一样真正融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中对城市绿地社会属性关注的不足,以及对城市综合性公园重新定位进行的探讨,强调城市绿地对于市民生活的价值,阐明在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中关注“线性空间”、“边界空间”、“非设计空间”这三类绿地空间对于市民生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城市绿地空间网络与市民生活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像市政基础设施一样真正融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空间存在于城市建筑实体之间,包括城市广场、街道、公园、绿地、公共停车场、居住区户外场地、体育场地等,是市民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的场所,是反映城市风貌与形象的窗口,具有开放性、共享性、文化性和生态性的城市公共空间是联系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纽带.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生态观的基础上,比较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阐明“线性空间”“边界空间”“非设计空间”这三类绿地空间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建议城市绿地网络通过这三类绿地空间与市民日常生活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扩张和新开发区建设过程中,伴随着开发强度增大、绿色空间锐减等矛盾的产生,微绿地承担了调剂城市生态功能的重要角色。本文从微绿地的概念出发,选取成都高新区创意主题微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列举了文化载入、生态设计、动静结合、艺术融入、参与互动等设计手法,并从社会功能满足、绿地系统完善等方面,对新开发区中微绿地建设提出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林东旭 《城市建筑》2013,(8):193-194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分布最广、最接近市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最为居民所经常使用的环境空间。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设计》2014,(8):272-275
张庙科普健身广场位于上海市宝山区通河路呼玛路转角位置.作为典型的计划经济规划下的城市边角绿地,原有场地对于城市的态度消极而又悲观——周围围墙将其与城市道路完全隔离,为了简单满足绿化指标,一层草皮,几棵香樟,完全不具有任何的城市性和市民参与感.而对这个绿地的改造设计代表了我们的城市更新态度,强调景观的社会关怀和生活属性,通过市民的自发活力塑造城市空间的形态,而不是简单地做一个只可以“看”的城市景观空间健身步道、广场舞平台、休息交流区与绿化相融共生,同时结合周边市民的需要,融合科普信息展示,提升整个小广场的低碳生活理念.整个设计在“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景观系统打造城市转角空间,塑造了一个绿化自给、能源自共的自循环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澳门城市“剩余空间”开发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密度背景下,阐述了澳门改变传统的土地开发模式,实践微绿地的意义,分析了将剩余空间改造为遛狗区、休憩区、屋顶绿化等微绿地的设计技术方法,以满足市民实际需求,有效增加绿化面积。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21)
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和游客活动的重要舞台,是一个城市的真正魅力之所在。文化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灵魂,民族、城市的文化在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中留下了烙印。山海文化是连云港的文化特质,连云港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为主线,凸显海和水的文化特质,建设滨海绿地、滨水绿地、海洋文化广场等与"海""水"文化有关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3.
深入认知城市功能空间对绿地格局的作用效应, 是促进绿地与城市空间高效协同发展的基础。基于15min 生活圈尺度单元,利用规划与国土部门土地利用数据,揭示 2004、2012、2017年南京绿地格局特征,重点对城市功能 空间的作用效应进行地理探测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绿地 呈现出极化、扩散、均衡的分布特征与演变趋势;2)交通与 居住功能深刻影响了绿地发展格局,呈强作用、弱带动特点, 水域空间协同可激发绿地增长;3)城市生活服务化转型协同 强化了功能空间与绿地的互作效应,生产功能退化为绿地增长 腾挪了空间。相关规律可望深化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的耦合理 论,为城市空间绿色生态转型发展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研究2010年和2015年澳门半岛城市绿地现状图,进行绿地增量的数据统计,并对新增的绿地按照类型进行分类统计,探究绿地增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分析绿地增量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除此之外,还对不同类型的新增绿地在城市中的布局方式进行统计研究,尝试分析各类型的新增绿地的布局特点和增长方式.通过上述研究的结论对高密度城市新增绿地的布局规律进行探索,并提出一定的规划策略.分析发现,近5年来澳门半岛绿地增量主要表现为“微绿空间”的形式;其新增绿地面积、绿斑个数、平均绿斑面积等指标与街区人口密度有内在相关性,且各类新增绿地布局呈现一定规律.由此,提出高密度城市微绿空间的发展策略宜为:结合人口密度规划布局绿地、优化道路绿化拓展微绿空间、见缝插绿提升街区空间绿量等.  相似文献   

15.
谁的城市?图说新城市空间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朴 《时代建筑》2007,210(1):4-13
过去30多年来中国城市经历了飞速的改造与扩张,但普通市民使用的城市公共空间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公共空间的开发,设计与管理中存在着3个主要问题:“橱窗化”反映在政府开发的市中心广场或绿地中,其布点策略与做作的纪念碑形式使市民难于使用。“私有化”描述了开发商如何为了在自己的项目中实现眼前的最大利润,不惜破坏所在城市大环境中的公共生活。而“贵族化”则暴露了各类新建公共空间中忽视中低收入市民需求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论城市园林绿地中选用多种植物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人类已经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地对于城市人民的生活,具有很重要的,而且是多方面的作用。园林绿地除了具有供市民游憩使用、美化城市景观、提供旅游场地等作用之外,还对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环境,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微绿地如同大量“肺泡”,以散点的方式分布于高密度城区,为高密度空间提供大量“自由呼吸”的渗透表面,提高城区绿地空间承载力的同时也完善了城市公园体系。微绿地对恢复并再生城市中心活力具有关键作用,必将成为未来高密度城市中心绿地发展的主导方向。文章提出微绿地在我国高密度城区发展的迫切性,以海绵城市、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梳理国内外微绿地设计的成功经验、方法和技术,提炼出以点带面、人性体验和文化载体的设计原则,并以上海城隍庙片区微绿地设计为实践案例,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化研究。上海城隍庙片区微绿地设计中,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明确场地条件和服务对象,结合上海老城厢文化确定“庇护伞”的设计主题,从而展开集约型微绿地设计构架。方案引入立体绿化、雨水花园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等生态技术,设计一系列生态伞和生态廊架以提高景观的生态性和实用性,为身处高密度城区的居民提供一个绿色节能的生态庇护所,并为未来微绿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樊杜平 《江西建材》2014,(8):38+43-38,43
一个城市的广场绿地对于丰富市民的主要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改善整个城市的环境,从而带来多种的效益,也能够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窗口。文章主要就是阐述了城市广场绿地在居民生活当中的作用、它在设计的时候应当遵循的主要设计原则和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市民空间为切入点,引入城市微空间的概念,并从马斯洛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分别对其进行分析,为营造良好的城市微空间环境提出城市设计视角下的思路和理念,以期广大专家学者重视市民空间的设计和使用,强化城市文化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李相鈗 《城乡建设》2009,(10):77-78
一、水原市公园绿地的概念 以建设绿色城市为目标,水原市正在有系统地进行公园绿地建设管理,营造舒适的城市环境,促进市民情操涵养的培养。以低碳排放、绿色成长为基础,为建设所有人都愿意在此生活的清洁环境绿色城市,水原市正在构筑民间、官方、学界共同努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绿地体系,大力推进动植物自由栖息生活的公园化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