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6,(7)
在中国历史上,苏轼在很多领域都作出了很大贡献,不仅在诗、词、文方面,而且在书法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苏轼的书法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尤其是被世人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的《黄州寒食帖》,更是别有特色。《黄州寒食帖》是苏轼受"乌台诗案"的迫害,被贬黄州第三个寒食节时发出的人生感叹。笔者通过分析《黄州寒食帖》的字形技法,深入研究这幅作品,希望对自己今后的书法创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5)
书法是一种综合艺术,兼具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的特点。"言、象、意"所构成的由表及里的多层次结构体系对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和借鉴意义。文章从"言、象、意"角度对《寒食帖》进行分析,探寻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清明前二日(一说清明前一日, 也有人说是清明前三日)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寒食节。唐代诗人杜甫、韦应物、元稹、白居易、张籍,宋代诗人王禹称、陈与义、范成大,明人汤显祖、陈子龙,清人潘高、洪升、王丹林、黄遵宪等都曾以《寒食》或《寒食日》为题作诗;此外,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大量的诗题或诗名中提到“寒食”或“寒食日”,这些都足以证明这一节日在民间的存在流传及其影响之广泛、历史之悠久。 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说,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所以又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如温庭…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4)
<正>飞花令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飞花令是古人常玩的一种行酒令游戏,是我国古代酒令之一,属雅令。"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行飞花令时,一般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好评如潮的《古诗词大会》节目虽然暂告一段落,但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5-8
现代传记滥觞于海禁解开之后,正式诞生于五四时期。其中郭沫若的自传不仅出现较早,写作时间长,篇幅巨大,而且显示了迥异传统的叙事书写特征。1.与轻个体、抑个性的文化传统不同,《沫若自传》充分体现了主体精神的个性化书写特征,其回顾性的叙事和表白始终坚持"我"的视角,因此塑造出一个注重主体性、创造性和行动性,反叛世俗的多重自我的传主形象。2.有别于史传的静态叙事,《沫若自传》进行的是成长叙事,不仅刻画独特的个性,而且以充分的童年叙事强调个性的产生、发展和变化。3.不同于重"实录"的历史叙事,《沫若自传》采用的是有多样阐释空间的文学叙事,其叙事写人的情感色彩,议论、抒发、反讽、自嘲的丰富含义,以及婉而成章的叙事修辞都具有特殊的文学张力。总之,郭沫若的自传是"诗与真"的结合,它不仅弥补了"东方无长篇自传"的缺憾,而且充分体现了由传记观念的嬗变所带来的自传文学的叙事书写方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曾清  江南鹤 《园林》2005,(6):14-15
唐朝韩翃有《寒食》诗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说的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按风欲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但为昭示皇恩,到清明这天,皇帝会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9)
在宋代,文学艺术中已经出现了禅意美学的观念。宋代诗人苏轼所创作的《寒食帖》中就具有着这种平心的禅意观念。在这种禅宗的影响下,宋代部分诗人创作开始像无功利化方向靠近,创作自然、不受拘束的艺术品本真形态,开创自然、真实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8)
米芾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珊瑚帖》是米芾晚年的著名墨迹。该作较其之前作品,字态更为奇异,自然随意,神韵飞扬,颇具意趣。米芾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奇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自然天真是米芾书法追求的极致艺术风格。自然真趣在他的书法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珊瑚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从鉴赏的角度,探究《珊瑚帖》中的真趣美学。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规范化的书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初中学生的书写状况是不容乐观的,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策略来规范和强化学生的书写。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7)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有兼容并收、大气雄厚的文化底蕴,其精神品格与个人艺术相融合,表里如一。他以大胆的表现范式将不同书体相结合,将作品演绎得既高深莫测又有平和之气。《裴将军诗帖》可以说是他对艺术研究探索的一个成功案例。笔者从该诗帖的创作背景及颜真卿的个人生活经历等方面出发,由颜真卿创作的出发点谈到其艺术的表现形式,并从诗帖的美学价值对学者的深远影响方面,强调艺术的创新需要向内心求取。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16)
沈尹默是一位书法与理论俱佳的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沈尹默祖居吴兴,八岁开始练字,十二岁跟随家塾吴夫子学书,初学欧阳询《皇甫诞碑》和黄自元临的《醴泉铭》,偏爱叶蔗田所刻《耕霞馆帖》。十五岁从父命书写三十柄带骨扇面,用鱼油纸钩模祖父赏桂花长篇古诗。二十五岁研读包世臣《艺舟双辑》论书部分,始临汉碑。三十一岁时改临魏碑,从《龙门二十品》入手,兼及《崔敬邕墓志》诸碑,尤爱《张猛龙碑》,临池不辍。四十八岁始学行草,米芾《草书九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羲之《丧乱帖》《兰亭序》用功最深。五十六岁时选临陆柬之、李邕、张从申、李建中、薛绍彭、赵孟頫诸人书作,皆属"二王"一脉。六十三岁在上海鬻书为生,颜鲁公、苏东坡诸人书作皆所致力。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0,(3)
《公羊传》为《春秋》"三传"之一,与目前所见的大多数先秦文献一样,在著录于竹帛之前,经历过较长的口传过程。这种书写的滞后性,决定了要想对其文献基础有可靠的把握,就需要跨越著录的时代,搞清楚其于前书写状态中传授与构形的经过。采用较为彻底的"系谱化"方式,可对《公羊传》口述阶段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索。这些问题,从外围来看,首先需要辨识其著录之初,即两汉时期诸儒为证实该文献的口述性来源而提供的各种线索。在对传授过程的研究中,又涉及授受的传谱及传播链形成的方式、方音的携入及由此带来的书写"异文"化现象,声音传输模式下记忆与失忆的特征,以及最后又是在何种场景下将一种"直言式"对话著录于简帛的,等等。通过发掘许多之前尚未正式触及的议题,提出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为早期文献溯源研究、口述与书写关系研究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8)
《冠军帖》《古诗四帖》《自序帖》三帖是大草艺术的代表法帖,其狂放的线条、潇洒的气质、自由的情感倾诉,历来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推崇。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2)
赎帖是唐代进士科考试中的一种赎救措施,指"文士"帖试被黜落后,主司另行考试诗歌,使其重新获得第二场即杂文试的应试资格。终唐一代,赎帖制度并未被纳入官方诏令,但在实际考试中却始终存在着。赎帖诗出现于开元二十六年,天宝年间屡有发生,至中唐出现了新变化,诗歌试取代帖经试,"以诗赎帖"变成了"以诗代帖"。赎帖的生成有其特定的背景和原因,表现在举子于经不精、帖经难度的不断提高和唐代重文轻儒之风三方面。赎帖诗在限题、用韵、章法结构上皆有诸种约束,因创设上的特殊性,该诗体结构、体制长短较其他应试诗"自由""随意"一些。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4)
《释氏六帖》是后周齐州开元寺高僧义楚编纂的一部仿效白居易《白氏六帖》体例的佛经类书,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佛学类书。文章从《释氏六帖》与《白氏六帖》的渊源关系入手,具体论证了《释氏六帖》对《白氏六帖》体例既有继承又有扬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21)
"书写性"是我国传统书法教学和赏析中的核心问题。文章从"书写性"的角度对综合性高校书法教学提出三点看法:非专业性大学生书法教学应善于发现学生书写中的不同美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打破颜、柳书体的障碍;改变楷书的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7.
论日常书写     
《Planning》2016,(15)
日常书写是书写的一种常态,与其相对应的是非日常书写。日常书写这个概念是在现代书写环境中提出的,古代书论中并未直接提出。当代书坛中存在经典缺失的现象,面对这一问题,日常书写是广大书法爱好者应当认真思考和回归的一种书写方式与创作状态。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7)
1993年6月,长篇小说《废都》问世,作者贾平凹模拟《金瓶梅》的手法,描写了庄之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极其荒唐、放纵的个人生活。其中在情爱书写方面,因其人物之间混乱的性关系和露骨的性描写,使小说饱受争议。本文通过对主人公庄之蝶及其身边的四个女人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得出《废都》中大量情爱书写具有"肉体欲望的机械宣泄"、"标签化的‘爱情’"以及"道德与爱情的畸变"这三大突出特征,从而体现了小说在男女情爱描写的背后,对人性的复杂与幽微和肉体与精神互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1)
文本试通过分析当代俄罗斯文坛颇受关注的作品《女性时代》及其同名话剧版,来考查女性作家对苏联往事的讲述,即苏联往事讲述中的女性书写及女性形象的呈现。基于此来思索二十世纪经历风雨的彼得堡为普通民众,特别是普通女性提供了如何书写人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5)
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作为汉文人五言诗的的代表,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对后代诗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思想内容上讲,《古诗十九首》以游子和思妇为主要题材,可是不管是游子诗还是思妇诗,在表达思想感情时都不可避免的流露出哀伤的情调,暗含着悲剧意蕴。悲剧的悲剧意蕴主要表现于作品中主人公的悲剧性。为探讨《古诗十九首》中的悲剧意蕴,本文根据诗中主人公的社会地位将其分为两类:平民百姓和知识分子,即从平民百姓的角度和知识分子的角度来探讨他们的悲剧性,并进一步分析出现这种悲剧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