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12)
中西方绘画艺术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及演变,可谓异彩纷呈。不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绘画,都是人类精神创造的一种形式。但是由于中西方在哲学观念、文化传统、审美意识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艺术表现形式也存在不同。随着中西方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两者在发展中产生了共鸣。文章从中西方艺术审美、传统绘画语言等方面探讨中西方传统绘画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1)
中国绘画在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不断向多元格局发展。马蒂斯作为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得到了中国艺术家的广泛关注。马蒂斯将西方绘画理念与极具东方韵味的绘画理念相结合而形成的独特的平面装饰性绘画,不仅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也推动了整个世界范围内中西方绘画形式的融合,为之后出现新的绘画形式创造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正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绘画走向多元化和综合化"的倾向促使当代艺术语言产生新的形态和新的审美标准,新兴视觉艺术颠覆了过往传统,当代绘画语言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艺术观念的变化和表现手法的拓展。本文主要讨论综合材料的运用如何激发当代绘画艺术语言新的探索思路和发展方向,使绘画语言更符合现代社会"人性化"、"多元化"的文化趋势。从材料媒介的价值与艺术家的自我表现、材料边界的跨越与艺术观念的突破、综合材料的审美意味与艺术语言的多维视  相似文献   

4.
正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和写实主义绘画贯穿了整个欧洲艺术史,包含于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之中。本文简要的回顾一下这两种流派的的发展脉络。我们所说的"写实主义"指的是两个含义:一种是指创作方法;另一种是指绘画中的描述手法。写画家库尔贝在十九世纪的时候首先了写实主义这一说法,随即,写实主义作为一种流派在西方首次出现。在当时已经存在并发展成熟的流派有: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而现实主义也是针对这两种流派而出现的。他们称之为现实主义的原因在于:写实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内涵。他们对所谓的矫揉造作的理性和激情嗤之以鼻,将写实性的自然主义发挥的淋漓尽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21)
西方古典绘画中线条艺术的表现是西方人审美情趣与情感表现的象征,是西方特定历史与文化背景的缩影。该文基于西方主客相分思维与模仿说的艺术文化哲学理念,探讨了西方古典绘画中的线条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1)
该文提出要使艺术作品的审美效应最大化,艺术家必须深入观察,勤于思考,注重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努力探索与突破。审美效应是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所努力追求和遵循的一个艺术坐标。该文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主要以描绘新疆风土人情的优秀绘画作品为例,以新的理论视角论述了绘画作品的审美效应的三种层次是由绘画作品本质所决定并派生和延展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正>《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典籍,不管是人文现象、风俗习惯、西方文学,都深刻的影响了西方的社会生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圣经》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也都在发生着改变,但不管绘画风格经历怎样的变迁,《圣经》都闪耀着西方新艺术思想的光辉。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融合了宗教和艺术,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盛行。在欧洲近代,也层出不穷的涌现出以《圣经》为题材的故事作品,《圣经》本身的内容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激发出来,为艺术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诗经》绘画作品风格的  相似文献   

8.
杨海燕 《山西建筑》2011,37(25):196-197
通过对比西方人和中国人的审美观,探究了传统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审美倾向,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绘画与古典园林的审美精神,从而引导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0)
西方现实主义绘画形成于19世纪的法国,主张真实地描绘自然、社会和时代精神。20世纪,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美学观念传入我国,对中国画产生强烈影响,其中工笔人物画受其影响,在当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章就工笔人物画吸收、融合西方现代主义绘画观念与绘画语言产生的变化,阐释西方现实主义绘画给中国工笔人物画带来的划时代影响。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3)
文章探讨画家博纳尔绘画艺术的同时,反观现代绘画的发展现状,以及现代社会的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对绘画艺术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或多或少地对艺术家的价值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了现代绘画艺术的流变。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3)
吴冠中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在国内外画坛享有极高的声誉。他致力于将中国韵味、中国意境与西方现代形式美感有机结合,意蕴贯通地进行绘画创作,从没有动摇过追求艺术真谛的信念和决心,形成了生动鲜明的绘画语言和风格体系。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审度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绘画发展的艰辛历程,执著探寻生命价值与审美观念等深刻问题,对国内外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旨在通过论述以上内容,详细客观地对吴冠中先生绘画艺术形成发展的经历进行分析,探究吴冠中绘画艺术的审美表现,阐释吴冠中先生积极寻找内心感受,注重对绘画表现语言的理解与把握,执著追求美的艺术品格,表达笔者对一位跨时代艺术家所具有的独立思想、独立情感和独立人格深深的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12)
在民国初期,潘玉良作为一名女性接受新美术教育并成为艺术家,如此突出的例子是十分罕见的。潘玉良以过人的资质和对绘画的执着追求,将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相结合,并在创作中熟练运用西方印象派绘画技法。西方印象派绘画技法与中国水墨画的结合,贯穿了潘玉良的整个艺术生涯,成为其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并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2)
该文分析了西方景观设计的手法与典型特征,讨论了以印象主义、立体主义为代表的现代绘画艺术特征和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实践,探讨了西方现代景观在发展过程中的外在表现形式、创作者思考切入点、审美倾向等方面,从中获得启发,总结绘画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15)
在艺术史上,有一个被广泛使用但通常用得不够严谨的术语——现实主义。它最初是对19世纪中期法国艺术家角色的一个新的愿景,包括对理想化和学术惯例的扬弃,追求准确、坚定地表现当代的社会现实。文章阐述现实主义精神在当代绘画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3)
西方艺术的发展和艺术观念的不断变化,推动了绘画艺术中各种新材料的延展运用,当代艺术家可以更加自如地选择和运用材料。综合材料绘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它的技法风格丰富多彩,表现形式自由多样,具有强烈的表现性、情感性和鲜明的时代性。艺术当随时代,我们要在继承中不断探索艺术实践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4)
<正>《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典籍,不管是人文现象、风俗习惯、西方文学,都深刻的影响了西方的社会生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圣经》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也都在发生着改变,但不管绘画风格经历怎样的变迁,《圣经》都闪耀着西方新艺术思想的光辉。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融合了宗教和艺术,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盛行。在欧洲近代,也层出不穷的涌现出以《圣经》为题材的故事作品,《圣经》本身的内容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激发出来,为艺术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诗经》绘画作品风格的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2)
该文以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与列宾美术学院绘画教学的发展过程为视角,梳理俄罗斯的现实主义艺术理论、列宾美术学院的一般性基础课程教学以及专业性绘画课程教学的发展与革新的现象,以此使人们进一步理解当代现实主义艺术与艺术认知规律,更加全面地了解列宾美术学院的现实主义美术绘画教学的革新,从而为我国艺术创作与高等教育领域绘画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0)
由于中西方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不同,中西方在审美原则上有很大的差别,中西方绘画具有各自独特的审美特征。西方艺术主要受到古希腊的理性主义精神影响,它的审美特征偏于理性、秩序和抽象;中国的艺术主要受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它的审美特征更为注重感性、意境和意象。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11)
在女性主义的观念中,"性别"指男性与女性的文化建构。随着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起,绘画研究开始不局限于仅仅将女性作为绘画对象,更多的是探索女性作为创作者的艺术语言。潘玉良作为中国首批参加对女性开放的美术课程和留学的佼佼者,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女性艺术的发展。该文从女性画家的身份问题出发,分析东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探索女性形象在女性艺术家绘画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并比较分析潘玉良与弗里达·卡洛的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10)
西方现代绘画艺术追求真实性和纯粹性,在绘画艺术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很多艺术家并不满足于描绘瞬间时空的定点透视。绘画的空间由传统的追求自然深度的理性空间发展到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所创造的迷幻空间,进而出现了20世纪绘画空间解构、重组、多元化发展的状况,绘画表现空间由此不断得到拓展,呈现出丰富、多元的绘画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