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2)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治疗组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阿昔洛韦滴眼液与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周,治疗后12个月进行随访,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8.00%、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安全可靠、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5)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4例疱疹性口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8例治疗组和26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病毒唑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更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发热天数、治愈天数以及好转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口炎患儿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单纯性疱疹性角膜炎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对21例(21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单纯性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局部给予更昔洛韦凝胶200 mg,滴眼,2次·d-1;金因舒眼液0.05 mL,滴眼,6次·d-1;更昔洛韦眼药水0.05 mL,滴眼,6次·d-1.21例(21眼)患者治疗后均行角膜荧光染色检查.结果 21例(21眼)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10~20 d,角膜修复,角膜荧光染色(一).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 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单纯性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应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避免炎症的蔓延,以免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滴眼液、羟苄唑眼液交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汤剂,综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治愈时间及角膜溃疡修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角膜溃疡面修复率分别为94.0%、82.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8):110-11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与银翘散联合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60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与银翘散联合治疗,两组护理措施完全相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护理操作下,更昔洛韦与银翘散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4)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4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丙种球蛋白治疗)和对照组(39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血或尿CM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7):14-16
目的:观察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丙种球蛋白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5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使用单纯更昔洛韦疗法,研究组使用丙种球蛋白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变异淋巴细胞的比例、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酸转氨酶(ALT)、白细胞计数(WBC)等实验室指标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脾肿大、肝肿大、淋巴结肿大、咽峡炎、发热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变异淋巴细胞比例、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酸转氨酶(ALT)、白细胞计数(WBC)等实验室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消化道不适、头痛、全血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可靠安全,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8):108-110
目的:分析总结可乐必妥滴眼液与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小儿急性结膜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急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愈率70.0%和治疗总有效率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和76.0%,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小儿急性结膜炎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于小儿急性结膜炎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9):59-62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包括更昔洛韦在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CMV病毒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以及总胆汁酸(TB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DBIL、TBA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MV 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MV DN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转阴率为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异甘草酸镁对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儿肝脏功能,提高病毒转阴率,增加治疗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4)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盐酸伐昔洛韦、消炎痛、维生素B1、维生素B12);观察组给予电针夹脊穴+梅花针叩刺配合拔火罐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1)
运用三仁汤加减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效果明显。现总结出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重在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临证验案二则,为三仁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8,(1):101-10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注射液、维生素B1片、甲钴胺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真武汤合四妙勇安汤、芍药甘草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为(4.07±1.02)d,对照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5.53±0.94)d,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6.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后遗神经疼痛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可有效缩短疼痛时间、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24):95-96
目的:观察自拟解毒凉血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单纯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自拟解毒凉血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自拟解毒凉血汤加减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疗效较好,治疗总有效率较单纯采用阿昔洛韦治疗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13)
目的:探讨热毒宁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带状疱疹的抗病毒治疗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5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5例,治疗组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20ml/次,1次/日,静脉滴注;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0.5g/次,1次/日,静脉滴注,疗程均为3d。将12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注射用更昔洛韦0.25g/次,2次/日,静脉滴注,治疗组同时加用热毒宁20ml/次,1次/日,疗程均为7d。结果:按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带状疱疹的抗病毒治疗方面,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0):1488-148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有效率为70.6%,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4):599-602
目的:观察四妙清瘟败毒饮治疗儿童热毒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热毒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四妙清瘟败毒饮联合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更昔洛韦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每天观察患儿体温、咽部症状、肝脾及淋巴结情况;每3 d复查1次血常规(含白细胞计数、异常淋巴细胞比率);每5 d复查1次肝功能、肝脾彩色超声及CD_4~+、CD_8~+、CD_4~+/CD_8~+T细胞亚群。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异型淋巴细胞比率、肝功能中谷丙转氨酶、外周血CD_4~+、CD_8~+、CD_4~+/CD_8~+T细胞亚群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峡炎痊愈时间、淋巴结缩小时间、肝脾回缩至正常时间及症状和体征总积分均较对照组患儿恢复时间短,且症状和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经治疗组患儿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妙清瘟败毒饮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热毒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白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比率、肝脾肿大、CD_4~+、CD_8~+、CD_4~+/CD_8~+T细胞亚群等实验室异常指标的恢复时间,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患儿及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EB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2例EB病毒性肝炎患儿采用常规护肝、降酶等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粉针5mg·kg^-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中静脉滴注,每12h静脉滴注1次,每次静脉滴注时间〉1h,连用7~10d。32例患儿治疗后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评定疗效。结果32例患儿中,显效28例(87.5%),有效4例(12.5%),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采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护肝等治疗小儿EB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EBV-DNA可提高EB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2)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于2012年度所诊治的50例疱疹性口腔炎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用穿琥宁治疗,比较疗效。结果:阿昔洛韦治疗组在迅速改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方面,效果好于穿琥宁对照组。结论: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能迅速消退疱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病毒性心肌炎的治愈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缓解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11):99-100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结合口服美洛昔康、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5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予美洛昔康、甲氨蝶呤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予中药热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沉、类风湿因子和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室指标都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广泛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