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6,(23)
民间美术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民群众生活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艺术形态,是各类艺术不断发展的母体源泉。在当今美术教育中深入开展民间美术的美育课程探索既是一种文化担当,又可以让艺术设计类学生深刻理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现代设计教学是继承和传播民间美术的一种重要途径。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把优秀传统审美与时代审美相结合,使艺术教育本土化,不断开拓和挖掘民间美术的现代艺术特质,是传承和发展蕴含民族智慧的文化形态的很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4)
扎染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染色工艺,以其独特的晕化图案色彩和丰富的褶皱肌理,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并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纺织品流传至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扎染艺术原料的选择与手工操作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鉴于此,该文分析扎染艺术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提出一些高校在扎染艺术课程教学方面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3)
在中国美术史上,民间美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彰显民间美术色彩的同时,还传承着民间文化和艺术风格,展现出人们的生活与情感。随着我国现代美术设计的发展,民间美术色彩及造型得到了新的应用。该文主要研究民间美术色彩和造型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体现,并分析其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1)
民间美术凝聚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的结晶。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和色彩为现代美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资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5)
民间艺术是中国广大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为了美化环境、丰富日常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它包括民间工艺、美术、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民间传统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在设计类专业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鉴赏大量的优秀作品激发灵感和创造力。文章分析了民间美术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例具体探讨了民间美术课程的开设对设计类专业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8)
民间美术资源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文化瑰宝,将其引入小学美术课堂中,对小学生美术综合技能的培养及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有积极意义。首先对民间美术教学资源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其次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相关精神为依据,采用案例法阐述了"鄂尔多斯青铜器文创设计""天水雕漆图案鉴赏分享"和"婺源三雕起源现状调研探讨"三个教学案例的实施策略,最后简述了民间美术资源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师资培训和教学资源库开发方案,以期为具体的教学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3)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美术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民间美术是多年来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具有丰富教学价值的艺术文化。文章结合个人多年工作经验,对中国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7)
民间美术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尤其是民间绘画色彩的应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充分彰显了人们对于生命、生活等的推崇与热爱。该文探讨民间绘画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传统民间绘画色彩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3)
我国拥有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其在民族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劳动人民用极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创作的独特艺术形式,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与审美理想。将民间美术引入学校美术教育,作为教学内容拓展美术教育的教学空间,对于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传统民间艺术,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3)
民间美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和民族文化精神。长期以来,民间美术有着"美术之母"的美称。高校的艺术教育是传承与发展民间美术的最佳载体。因此,高校的艺术教育必须立足民间美术的优势,构建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民间美术教育理念。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的民间美术,分析了我国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最后系统分析了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5)
在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凭借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优良的传统,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民间剪纸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传统民间剪纸具有一定的优势,将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能够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推动其传承与发展。因此,必须就传统民间剪纸在现代商品的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探讨、研究,分析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特征,从而更好地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为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6)
民间美术资源是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智慧的体现,民间美术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民间美术包含多种艺术式样和丰富的造型,这些内容对扩展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视野和创作思路都有较好的借鉴作用,民间美术中的图案、构图、造型及艺术内涵都会对艺术设计课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既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也要符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发挥民间美术优势,将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造型特征和审美内涵运用到艺术设计教学中,可以推动地域民间美术资源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22)
民间美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是他们智慧的体现,是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珍贵宝藏,虽然历经时代的变迁,在新时期又受各种新技术的冲击,但是仍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现代美术教育领域越来越多地运用民间美术,这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分析民间美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并阐述民间美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体现与传承。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24)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本文从教育实践出发,分析了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原则及教育教学环境创设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民间刺绣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已经具有两千多年历史,也可以说民间刺绣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经过人类文明进步,不断进化与发展而凝聚起来的艺术精髓,在历史的长河中,民间刺绣的图案慢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展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刺绣手工非常精致、细腻,民间刺绣的图案符号沿袭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特点,它显示出独特的民俗风情与民族特征。本篇论文先介绍民间刺绣图案中的象征文化,再进一步探讨民间刺绣图案的象征符号阐释,显示出我国民间刺绣图案的丰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10)
文章以关中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研究现存传统民居建筑的分布状况,探寻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手法,总结现存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装饰图案题材及其所蕴含的吉祥寓意。通过梳理与分析,可以了解当地劳动人民的淳朴民风、特有的审美观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关中地区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探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其中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是其重要的一支组成部分,由于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人民独特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就了其与众不同的民间美术,其中刺绣图案是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动物图案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7)
中国民间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文章就美术课程的绘画、图案、手工和鉴赏四方面分析了民间美术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15)
民间剪纸艺术运用独特的艺术性手法,抒发了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以独特的艺术题材表现了一方民众的社会伦理观。认识剪纸艺术在实践中的伦理意蕴,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审美价值取向,是对剪纸艺术准确理解和对其审美功能深度认识的基础。通过剪纸艺术体现伦理关系,是对人们进行道德规范、伦理教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针对区域性剪纸艺术——缙云河阳剪纸艺术进行研究,探析民间剪纸艺术蕴含的社会伦理价值、道德标准、规范与准则。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6)
从古到今,赫哲族人利用辛勤的汗水根据其生活的状态创造出"渔猎文化"的美术工艺,其中鱼皮画和图案艺术就是极具特色的美学文化。赫哲族民间传统鱼皮图案是赫哲族人记录文化和历史的主要载体,形成了自身的美学特色。文章主要从研究赫哲族民间传统鱼皮图案入手,研究其美学特征和形式美感,并探讨鱼皮手工艺技术的数字化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