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厚煤层沿空留巷技术探索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矿工钢支护巷道,通过采用锚索加固围岩技术与砌筑料石墙相结合的施工工艺,进行沿空留巷试验研究,对其他相似条件的沿空留巷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中厚煤层沿空留巷技术的研究,在东荣二矿中一上18#煤层右五面的应用,验证中厚煤层沿空留巷的可行性,中厚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4.
5.
文章介绍了泉上煤矿在厚煤层中进行沿空留巷的支护材料、支护方式、操作工艺等技术,并对留巷效果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介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辛安矿煤炭回收率及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在11212-2煤柱工作面运料巷实施沿空留巷,采用“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留巷长度770 m,超前切顶卸压+补强锚索+堆喷巷旁墙体联合支护。堆喷工艺是一种新型构筑混凝土墙体的方法,将砂石料、水泥、JCT-1喷射混凝土外加剂在潮湿状态下按一定比例搅拌后进行喷射成墙体,堆喷混凝土巷旁墙体发挥隔离采空区和支撑巷道顶板的作用,可对留巷顶板及时提供高强支撑。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成巷效果较好,实现了安全高效、巷旁沿空留巷的目的,具有广泛适应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7.
8.
介绍了鹤壁一矿在下夹煤开采中沿空留巷方面所采用的主要方法,重点分析了在中厚煤层采用刚性支架和采用高水固化材料作为巷内支护巷旁支护2种沿空留巷方法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9.
10.
以神火集团薛湖煤矿为研究对象,选取2307工作面轨道巷进行沿空留巷工程试验。基于修正的分离岩块法和UDEC模拟软件进行了深井厚煤层沿空留巷的巷旁支护设计,通过对沿空留巷各种矿压参数、混凝土墙体的压力变化和瓦斯浓度变化情况的现场实测和分析,证明沿空留巷技术可以应用于深井厚煤层矿井。 相似文献
11.
12.
13.
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技术能大幅提高采区煤炭采出率、降低巷道掘进率,为进一步扩大该技术的试用性范围、完善其应用体系,以益新煤矿43073工作面缓倾斜厚煤层拱形断面回风巷为例,开展该地质条件下的技术应用研究。在对倾斜及缓倾斜煤层切顶成巷技术应用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试验工作面留巷切顶进行设计,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切顶效果进行模拟验证;对缓倾斜厚煤层拱形断面上巷切顶留巷配套适应性技术进行总结,设计得到各项技术的关键参数;于试验工作面进行了实践验证,留巷变形及工作面矿压监测显示留巷整体变形量较小,切顶卸压效果明显,留巷可以满足相邻工作面的复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顶板点式监测的基础上,应用BOTDR对采煤工作面回采巷道煤巷顶板沉降位移进行分布式监测。首先通过对BOTDR监测原理和煤巷顶板变形状态的理论分析,提出应用锚杆(索)在煤巷顶板进行光纤定点布设,并根据BOTDR测量的相邻定点间光纤轴向应变和变形量,推导出光纤应变量化煤巷顶板沉降位移的数学表达式;然后进行煤巷顶板沉降的光纤定点拉伸和区段拉伸室内模拟试验,试验中光纤应变表征的位移与光纤拉伸距离的误差分别为0.690%和1.545%,拉伸距离和应变表征光纤位移基本一致;最后进行了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进风巷煤巷顶板的BOTDR现场监测试验,试验期间,光纤应变表征出最大沉降位移平均值为64.09 mm和135.63 mm的2个顶板沉降区域。与井下十字观测法测量值相比,顶板沉降变形范围的最大误差为5.60%,顶板沉降位移的最大误差为4.96%,顶板垂直位移的绝对误差值小于4 mm,证明了BOTDR定量表征顶板的沉降变形范围和沉降位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15.
综放沿空巷道底鼓不仅造成巷道的破坏,对窄煤柱、巷旁充填体乃至整个巷道的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强烈的底鼓带来大量的维护和翻修工作,严重影响矿井正常的生产,大大增加了巷道的支护和维修费用。采用Winker弹性地基理论模型,建立了沿空留巷底鼓力学模型,结合工程案例,对巷道底鼓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实体煤与巷旁支护体侧底板变形接近零,巷道区域底板变形呈现为"抛物线"特征,具有非正对称现象,底鼓最大变形处位于靠近巷旁支护体侧,最大值为628mm;实测变形监测100d后底鼓量最大值为645mm,理论模型最大值与实测最大值误差为2.6%。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薄煤层回收率和改善采掘接替紧张关系,以李堂煤矿9-2薄煤层92102轨道巷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宽度条件下充填支护墙体的应力和巷内塑性区分布,确定合理的巷内支护参数和巷旁支护参数,并进行了工业性实践。现场测试得到了92102轨道巷围岩变形规律。通过矿压监测结果分析,得出该留巷围岩的变形规律,李堂煤矿92102轨道巷沿空留巷所采用的巷旁充填方案在技术上可行,满足工程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岩体碎胀特性是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切顶参数计算和设计的关键,本文以哈拉沟煤矿122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方法对采空区矸石碎胀特性及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现场实测表明:采空区顶板从垮落、压实到稳定,经历了三个过程,确定了每个过程的影响范围与时间效应,准确地测出采空区顶板稳定后的碎胀系数k为1.35~1.40,确定了切顶深度6m的合理性。通过建立冒落矸石稳定后力学模型,揭示了冒落矸石与留巷巷内支护的协同作用原理,提出了在工作面支架后挡矸装置采用由11#工字钢、金属网以及单体液压支柱联合而成体系进行支护,最后取得了良好的成巷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为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以韩家湾煤矿214201工作面应用沿空留巷开采技术为背景,为确保工作面成功留巷,在工作面实施爆破切顶卸压技术实践。结合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确定切顶卸压爆破技术参数,在实施爆破切顶前采用恒阻大变形锚索加强切顶侧顶板支护,之后采用爆破切缝技术定向切顶卸压。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爆破切顶卸压之后,顶板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向切缝,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通过对留巷支护参数及形式的设计,最终所留巷道效果明显,达到了沿空留巷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