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康夫 《现代装饰》2014,(11):196-198
服饰色彩设计最终支撑是文化与审美,这篇文章从现代色彩的研究方法、服饰色彩的符号性以及服饰色彩的四种审美风格系统分析了服饰色彩在文化和文化方面与时尚的契合性,指出准确把握目标受众的审美风格是服饰色彩设计走向成功的支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当代科研建筑设计除应满足苛刻的技术要求之外,还应关注形态意象所传达的文化内涵与科技信息。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1号科研楼为例,从传统美学思想及量子物理学概念中寻求启发。基于科研建筑与建筑文化的内在关系,从总体布局、建筑形象、细部表达三个层面探索科研建筑创作的形态生成逻辑与策略,以期打破建筑语言与视觉认知的限制,在文化和审美层面提升科研建筑的空间设计品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6)
我们生活在符号的世界里。符号是大脑对生活中图形的简化理解与记忆,在某种程度上替代文字传达使用者的情感,从而减少沟通中产生的误解。然而,符号总归是一种代号,对符号背后文化的理解和认可才是关键。文章结合符号学、语言学和艺术设计学的相关理论,深入探讨表情符号的影响力、符号所带来的价值以及人们对符号的审美认可度,以期推动视觉符号的进一步研究与拓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6)
艺术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体现了个人的审美情感和理性观念,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化概括和描绘。在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创作者对表象的选择取决于情感,并通过想象使表象和意象产生联系,进行艺术创作,直到一件艺术作品最终完成。文章旨在论述艺术创作中审美情感和想象使生活世界与意象世界之间产生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汤里平 《华中建筑》2006,24(10):43-46
通过对中国自成体系的传统建筑审美观和受西方影响的现代中国建筑审美观的分析与比较,从美学发展的理论梳理出中国建筑审美发展的内在逻辑。回顾中国建筑审美发展的历程,从审美发展的角度展望中国建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3)
吴冠中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在国内外画坛享有极高的声誉。他致力于将中国韵味、中国意境与西方现代形式美感有机结合,意蕴贯通地进行绘画创作,从没有动摇过追求艺术真谛的信念和决心,形成了生动鲜明的绘画语言和风格体系。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审度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绘画发展的艰辛历程,执著探寻生命价值与审美观念等深刻问题,对国内外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旨在通过论述以上内容,详细客观地对吴冠中先生绘画艺术形成发展的经历进行分析,探究吴冠中绘画艺术的审美表现,阐释吴冠中先生积极寻找内心感受,注重对绘画表现语言的理解与把握,执著追求美的艺术品格,表达笔者对一位跨时代艺术家所具有的独立思想、独立情感和独立人格深深的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8)
江苏省特级教师孙艳执教的《呼兰河传》一课,集中体现了她对于构建审美语文课堂的追求。首先,通过优美的导入,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其次,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气韵之美;再次,通过咬文嚼字,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之美;最后,通过拓展教学内容,使课堂具有丰盈之美。  相似文献   

8.
周慧  玉潘亮 《中外建筑》2023,(11):120-124
中国传统建筑与古琴艺术无论是外在表现的空间形态,还是内在蕴含的价值取向,都存在诸多的共通之处。文章尝试通过对建筑与古琴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研究,将传统建筑和古琴艺术置于统一的文化语境中,从形态法则、礼乐思想、数理文化3方面科学地分析和阐述传统建筑和古琴艺术的内在关联,探析中国传统建筑与古琴艺术的审美共通性,以期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识,传承弘扬传统艺术中蕴含的理想人居环境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9.
符号、视觉与审美——消费文化逻辑下的建筑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明华 《华中建筑》2011,29(8):14-16
消费时代消费成为社会生活的核心,该文从消费文化的层面,对当代建筑设计趋向于符号、视觉和审美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消费逻辑对建筑实践带来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批判和反思,提出建筑设计应正视消费文化的时代因素,并以适当的策略加以转化,取得建筑设计与消费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2)
麦积山石窟壁画可以说是佛教教义的图像符号。这种宗教图像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将教义直观化,便于佛教的传播和普及。在如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功能消费转变为文化品位和精神消费的时代,麦积山石窟壁画被运用于服装、书籍装帧、招贴画、包装等领域,其在使用范围的扩展中,完成了由宗教图像向审美图像的转换,由传播教义转换为代表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地方特产和消费品位的审美符号。  相似文献   

11.
安徽宏村是传统特色的聚落,是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万科·第五园以凝练的表现形式,再现了安徽宏村古村落的美丽画卷,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中式"住宅.安徽宏村和万科·第五园,两者有着诸多共同的审美特征,都对东方古代思想中重"生"的人生观念表达的尤为突出,是民族文化象征意识在建筑艺术领域中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6)
教师在简笔画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学生绘画技能外,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艺术情境教学环境的创设,即"三情"实践,实现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审美教育、以技现情、以情统技、技蕴结合,使学生升华至情与美的思想境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3.
戴秋思  张兴国 《中国园林》2012,28(2):109-113
中国传统园林作为容纳多种艺术门类的文化载体,在其发展中与诸多门类艺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线条作为中国古代艺术中反映自然形态的一种最简洁、最概括的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书法作为高度成熟的艺术门类,是线的艺术的不二代表,且为构成园林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将中国传统园林和书法置于共同的文化语境中,以线条情感审美作为审美通感研究的切入点,分析了园林与书法在审美情感引领下的线条形式美通感,揭示出二者在情形同构下创作与赏析中所体现的情感智慧。研究内容有助于把门类艺术放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这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去思考和探索,促进门类艺术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丰富园林创作与赏析之思路。  相似文献   

14.
笔者引用宋元的绘画核心论点作为出发点,来谈论宋元花鸟画审美情趣的转变。这种转变有着社会因素,因为蒙古人的外族统治,被压抑的文人纷纷走上隐逸的道路,信奉佛老思想,崇尚以无为为核心思想的老庄思想作为精神的寄托。笔者分析了宋代的状物精微的绘画思想与元代逸笔草草的审美观。并且分析了逸笔草草的由来,古人对逸格的评判,以及品评标准的改变。从古人分析逸格的鉴赏资料中得出逸品的评价标准。并且提出逸笔草草的核心便是简,因此笔者认为简、活、奇、变是他们达到逸品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8)
中国具有数千年的文化史,这种历史文化底蕴影响着历代艺术家。如何让中国传统符号和现代艺术更好地发展,成为许多中国本土艺术家面临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任军 《新建筑》2007,(3):11-13
在建筑审美过程中,存在着两种都能被称作“纪念性”的审美感受——主体纪念性和审美纪念性。为对审美纪念性展开全面研究,故将两者明确区分开来,并为其界定方式寻找足够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参照。试图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做前瞻性探索。  相似文献   

17.
陈刻局  李志军 《工业建筑》2006,36(Z1):21-22
一切空间形态都是由其基本的生活行为决定的,商业建筑的空间就是在商业交易行为中由点到面逐渐完善生成并逐渐发展的。通过回顾商业建筑空间的历史,总结出商业建筑空间的演变过程,并展望商业建筑空间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姜珊 《建造师》2010,(5):259-260
文化的结构形态决定了内在细节的丰富性;加上人在这其中起到的核心作用,使得所得出的结果并不见得如所看到的那样简单。时间上的积淀与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都在影响着这其中无数的变量,所以表现的外延与内含也开始随之起了变化。艺术审美必须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既是以历史为鉴、以美学、哲学为工具,在恰当的意识形态下,完成艺术作品与人之间的共通。  相似文献   

19.
滥觞于史前的象征主义艺术,形成中国人意象审美的萌芽,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的使用,使意象审美成为中国人审美的本质特征.无论在传统园林、当代景观营建乃至普通大众的风景欣赏中意象审美无处不在.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式智慧的结晶,意象思维与意象审美是意境传承的核心实质.通过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理性思考,概括,提炼出"中国式"设计理论--景观意象论,以探索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对传统意境论传承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10)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经济新闻日益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受众对于经济信息的需求,使得经济报道在新闻领域中日渐显现重要的位置。但新闻从业人员都有一种同感:经济报道经常是"业内人不愿看,业外人看不懂"。因此如何把经济新闻写得鲜活,化"生硬"为"灵动",就要求经济新闻写作必须不断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