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15)
绘画创作者在创作时要进行构图研究,这是因为艺术创作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而构图正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山水画创作来说,描绘的对象一般是名山大川,创作者更需要在创作之前充分思考山、水、树、石、人等物象在画面当中的位置。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所以,深入研究山水画的构图原则是山水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文章针对山水画创作中的构图进行分析与梳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8)
山水画的构图与形式与山水画的生命力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作者理念、立意、修养、情感等在画中的直接体现。在"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下,中国画家看山水是"万物皆备于我",自然物象在他们眼中充满无限的生机。这也使得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在构图上采用的是一种"以大观小""与物推移""自由组合"的思维方式。中国画家在创作中追求"物我两融",注重主观意识和真实情感。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追求体现了典型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15)
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构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构图美妙精细,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构图的过程体现了画家对作品的思考和认知,通过构图,画家能够表现独特的意境。山水画讲究传神、缥缈的意境,这对于构图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为此,文章主要研究中国山水画构图审美。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1)
东晋、南朝时期,山水画已成为独立的画种,宋代是其发展的高峰,无论理论还是技法都在这一时期趋于成熟。画家们寄情山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便使作品有了"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满于水"的意境。中国画最讲究意境,意境离不开构图,因为构图是表现作者的抽象思维和艺术情感的载体,是营造千变万化的意境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
宋元山水画是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的主流,作为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两座丰碑,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它们一脉相承,在绘画风格上有相同之处,也有着各自鲜明的时代特色,呈现出迥异的风格面貌,尤其是南宋山水画的风格特征更明显。笔者对南宋、元代山水画的诸多差异进行比较,同时也对这两个时期山水画风格的相同点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8)
油画的构图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基础。创作的第一步就是构图,不同的构图样式会给画面带来不同的效果。我们在历代油画名作中体会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感受,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艺术家对画面不同构图形式的传承与创新。文章试析美术史中经典油画作品中的构图,分析各种构图的形式特色,阐述构图在油画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4)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山水画创作中,创作者应该将所见之物化作心中之景,外物与内心互动,提炼并概括自然真实物象,使作品笔法流畅自如、画面清新别致、富有生命气息。文章对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要素及创作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9,(16)
本文针对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历史转折进行研究,分析南宋院体山水画在这个时期所起到的变化。两宋以"刘马李夏"为代表的院体派山水画开始从"物镜"转入"心境"的变化,可以说这个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转折时刻,也是影响后世最为深远的时代。虽然南宋院体山水画在当代并不被大众所津津乐道,但是这并不能抹去南宋院体山水画在发展过程所立下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4)
绘画向来以宋元并称,宋代是中国画的高峰期,在这方面既无愧于唐代,更可以傲视明清。北宋山水画中的"亭子"一般都藏得比较深远隐蔽。北宋时期山水画中的亭子位置处于画面的较远处。亭子画的很小,而且一般隐藏在树木间,若隐若现。从亭子的材质和画法的圆润来看,亭子可能大多为茅草亭,目前看到的北宋山水画中的亭子几乎都是四方亭。南宋山水画中的亭子在山水画中的较近处,周围树木稀少,亭子的造型明显扩大,亭子都是四角亭。南宋山水画中的"亭子"位置大多处于山水画的近处,比起北宋要容易找到亭子,亭子画的也越来越清晰,南宋山水画中的亭子大多是四方亭。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24)
绘画构图是视觉经验与形象思维表达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良好的构图符合客观对象的真实性,有助于画面物象的严谨和整体统一,能尽可能地阐明艺术家的构思以实现画家的观念和意图,而非单一的给观者以表面的形式化呈现。在油画发展历程中,构图也在逐渐打破传统形式。该文基于实践角度对油画构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21)
色彩静物构图就是在画面上安排物体的位置,创作者可以自行选择位置、设置大小。构图决定一幅画最基本的框架结构,是画好一幅画的基础。色彩静物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科目,学好色彩静物对于中职美术学生作画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色彩静物写生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色彩静物的构图提出一些建议,旨在提高中职美术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24)
油画家塞西尔·维拉(Cécile Veilhan)1965年出生于法国南特,擅长描绘人物,她的油画充满优雅精致的魅力。尽管关于她的介绍资料非常少,但她的作品十分受欢迎,不论是艺术爱好者还是复制画销售商都很喜欢她的画。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12)
构图是画家把自己头脑中的构思形象生动地呈现在画面上的第一步。构图直接影响作品的成败,是作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绘画者经营画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4)
北宋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多表现北方的大山大水,构图宏伟、用笔坚实、深合理趣。北宋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多采用气势恢宏的全景式构图;注重师法自然,画面的形象、皴法、笔墨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善于营造悠远的意境。北宋山水画法度森严、焕然一新的艺术面貌,使这一时期形成的绘画图式与风格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9)
中国画的构图不局限于某个固定的时间或空间,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画家依据主观情感造物取景,经营模式。构图是艺术家艺术水准的直接体现,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统一性,是艺术作品思想美和形式美的直接体现。现代中国画的构图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葛金芳  孟传鲜 《华中建筑》2007,25(11):106-109
南宋时期桥梁建设呈繁荣景象,该文集中对桥梁建材作了一番考察,主要探讨了木、石、竹、铁四种建材在南宋桥梁建设中各自的用途以及建材对桥梁建筑影响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5)
自苏轼的《赤壁赋》问世以来,赤壁就成为文人画家经常描绘的题材。苏东坡在作此赋时已经被贬谪黄州多年,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困潦倒,病痛衰老缠身,于是他借史抒怀,以排解内心的痛苦和压抑。文人墨客借助丰富情感和动人的文辞,创作了名篇。画家本就是情感丰富的群体,对名篇所抒发的情感自然心领神会,因而将这种愁绪挥洒于笔墨纸上,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一目了然的画面,代代相传,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3)
笔墨形式是传达画家创作理念的整幅画的形式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山水画也在不断求变的过程中得以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山水画笔墨形式的含义,其次探讨了现代中国山水画笔墨形式的分类,最后探讨了现代中国山水画笔墨形式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23)
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来看,南宋山水画与前代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江南烟雨山川、南宋偏安一隅以及宋代理学主张,不仅使南宋宫廷画师的山水作品演绎出一派风雅精致的诗意境界,也令他们的创作心态发生了重大转变。南宋宫廷画师通过诗与画这两种艺术互补的优势,领悟天地万物之"理",用文字和水墨捕捉自然投射在他们心中的那道灵光,体验超越人为的物质世界的心灵自由,实现了创作心态由政治层面渐向道德层面乃至心理层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3)
中国山水画历来重视写生,特别是在山水画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大画家,几乎都有寄情山水、诗画纪游的实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道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奥秘和法则。写生是学习绘画的根基,也是山水画"笔墨情景"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高校美术学专业的中国画课程中,山水画写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是学习山水画的必要途径。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明确写生目的、培养构图意识、运用笔墨语言、营造意境氛围几个方面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