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泥重介旋流器在赵各庄选煤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煤泥重介旋流器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通过小筛分试验、小浮沉试验和分配曲线分析煤样性质。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下限已达到O.10mm,溢流精煤灰分由入料17.78%降至14.76%,底流灰分达到36.19%,起到了降灰作用;煤泥重介旋流器溢流精煤累计灰分为9.97%,小于精煤产品灰分要求;分选密度6。为1.55kg/L,可能偏差E为0.085,分选效果达到设计要求。煤泥重介工艺自2011年在赵各庄选煤厂应用以来,使用效果较好,1.00~0.25mm粗精煤灰分由原来的14%降至11%以下,避免了对精煤产品的污染,降低了浮选系统的入浮煤泥量;精煤损失较低,洗选效率达到90%以上。最后针对煤泥重介工艺存在的合格介质分流量调节空间受限、煤泥合格介质密度调节滞后、精煤产品分级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回坡底选煤厂煤泥分选回收系统工艺不完善、浮选系统处理能力不足、中矸稀介合并处理影响精煤回收率的问题,提出“中矸磁尾分开回收、两段粗煤泥分选、两段浮选”的技术改造方案。改造后粗精煤泥灰分降低1.0%,浮选精煤灰分降低1.5%,浮选尾煤灰分达到75%,实现与矸石合并进行综合利用的要求;尾煤泥灰分提高,使选煤厂综合精煤、中煤的回收率得到提高,不仅合理利用了资源,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大武口选煤厂由于原生煤泥量增大,导致煤泥水系统能力不足、介耗高、浮选机分选效果差等问题,提出采用脱泥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TPS分选机+分级浮选工艺对原工艺进行改造,改造后浮选精煤灰分可降至11%,综合精煤产率可提高1.87%,介耗可降至1.5 kg/t,经济效益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实验分析了CSS粗煤泥分选机在东庞矿选煤厂的应用效果,通过对CSS入料、溢流和底流煤样进行筛分和浮沉实验,发现CSS分选效果良好,有效减少了重介系统和浮选系统的煤泥量,降低了粗精煤灰分,提高了全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汪家寨煤矿选煤厂煤泥重介工艺系统的现状,通过优化工艺系统及煤泥重介系统的操作方式,有效降低了粗精煤灰分,提高了分选精度,满足了煤泥重介生产工艺要求,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禾草沟选煤厂由于矸石易泥化,导致重介旋流器分选效率降低、粗精煤泥产品灰分高、重介精煤“背灰”。通过分析粗煤泥工艺环节存在的问题,采用电磁筛替代弧形筛对粗精煤泥脱泥降灰,增加原煤预排矸系统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了粗精煤泥灰分,提高了旋流器分选效率,提高了综合精煤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淮北选煤厂采用原煤全重介质—粗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煤泥浮选工艺流程,由于分选的粗精煤灰分高,致使全厂精煤灰分偏高;通过采取提高煤泥旋流器分选效果,保证振动弧形筛的脱水效果,保证离心机脱泥降灰效果等措施,使粗精煤平均灰分降低了2.09百分点,同时降低了全厂精煤灰分。  相似文献   

8.
动力煤选煤厂处理粗煤泥常采用水力分级旋流器+螺旋分选机或水力分级旋流器+弧形筛+煤泥离心机,采用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的方式较少。通过研究现场粗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入料压力、分选密度等方面因素,分析了动力煤选煤厂采用煤泥重介旋流器对粗煤泥进行分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选煤厂粗煤泥处理中采用粗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的回收方式,可有效实现粗煤泥分选。针对煤制油选煤厂粗煤泥特性,采用两产品煤泥重介旋流器时,通过调整入料压力及分选密度,并不能将末精煤灰分降低至3%以下。而采用三产品煤泥重介旋流器进行粗煤泥回收时,在采用现场实际生产密度时,适当提高入料压力,即可满足末精煤灰分在3%以下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9.
太原选煤厂原采用不脱泥全重介洗选工艺,存在粗精煤灰分高、煤泥水负荷大、介耗高等问题;通过增设脱泥筛及CSS粗煤泥分选机等技术改造,并对粗煤泥回收环节进行优化,弥补了粗煤泥环节没有分选工艺的不足,降低了粗精煤灰分,提高了总精煤产率,降低了系统介耗。  相似文献   

10.
苏素芳  何睿 《河北化工》2013,(8):143-145
为了解决粗精煤灰分偏高的问题,经过分析研究找出了造成末精煤灰分偏高的原因,CSS分选末精煤中1mln粒级的分选效果较差,提出了减小脱泥筛筛缝的思路。通过改造实践,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细泥污染的问题,改善粗煤泥分选效果,保证了粗煤泥的回收率,为解决粗精煤重介背灰提供了可能,为今后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粗精煤灰分偏高的问题,经过分析研究找出了造成末精煤灰分偏高的原因,CSS分选末精煤中1 mm粒级的分选效果较差,提出了减小脱泥筛筛缝的思路。通过改造实践,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细泥污染的问题,改善粗煤泥分选效果,保证了粗煤泥的回收率,为解决粗精煤重介背灰提供了可能,为今后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2.
禾草沟选煤厂因粗精煤产品灰分偏高,导致重介主选精煤背灰,降低了总精煤产率;通过分析粗煤泥分选设备、工艺环节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了粗精煤灰分,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选煤厂大于0.5mm的煤一般采用跳汰和重介选,而小于0.5mm的煤则采用浮选。近几年煤泥分选技术虽有新的发展,但尚不能满足选煤生产的需要,并存在如下问题:1.许多选煤厂跳汰机的分选下限高,而用振动筛回收粗煤泥时,因其灰分高,在掺入出厂精煤后,影响销售精煤的灰分或全厂精煤的产率。2.有的选煤厂因入选原煤量增加,而浮选车间的处理能力不足,造成出厂煤泥量增加,并影响全厂精煤的产率。3.有的小型炼焦煤选煤厂不设浮选车间,煤泥不经分选而直接排至厂外沉淀池,不但使煤炭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而且加剧矿区环境污染。螺旋分选机是分选煤泥的新重选设备,国外一些国家已在选煤生产中广泛应用,国内近几年只在选矿生产中推广使用。为了提高我国煤泥处理的技术水平,改  相似文献   

14.
邢台选煤厂浮选精煤灰分偏高,通过分析入浮煤泥的粒度和密度,采用分步释放浮选、常规浮选和浮选柱进行分选试验;结果表明,浮选柱的分选效果优于小浮选机的分选效果,当精煤产率>60%时,灰分可以降到10%以下,达到了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赵各庄矿选煤厂技术改造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各庄矿选煤厂原煤、煤泥筛分试验表明:原煤由难选煤转化为极难选煤,原煤煤泥中细粒级含量较大,细粒级煤泥灰分较高。针对选煤厂存在的处理能力低、精煤产率低、介耗超标和工艺系统复杂等问题,采用了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不脱泥不分级选煤工艺替换原跳汰—重介—浮选联合分选工艺。从受煤系统及原煤准备,分选、脱介及脱水作业,煤泥重介分选,介质回收,粗煤泥回收和煤泥水处理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选煤厂技术改造措施。最后对选煤厂技术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改造后,赵各庄矿选煤厂简化了煤泥水系统,解决了选煤厂洗水浓度高的问题;选煤系统最大处理能力由300 t/h提高到450 t/h,节省吨煤加工费928.8万元/a,利润可达4500多万元/a。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国内外粗煤泥、细煤泥分选技术特征,阐述了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发展现状,提出各分选技术的最佳使用条件。粗煤泥分选设备主要有煤泥重介质旋流器、螺旋分选机、水介质旋流器组、干扰床分选机,其中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发展迅速,有效降低了重介选煤的分选下限。细煤泥分选技术核心设备是浮选机,浮选柱对细粒物料有更好的分选效果。煤泥分选工艺主要有煤泥一级浮选、精煤泥一段回收、浮选精煤精选、煤泥分级浮选流程。最后提出粗煤泥分选技术应优化原煤分选工艺,进行不同工艺组合,提高综合分选效率。细煤泥分选应改进浮选设备以适应更宽的入料粒度范围,结合浮选准备作业和浓缩压滤作业,优化浮选工艺,设计出一套指标先进、成本低的高效细煤泥分选工艺。  相似文献   

17.
新型两段粗煤泥分选旋流器在曙光选煤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筛分试验和浮沉试验分析了曙光选煤厂粗煤泥性质,说明原煤中粗粒级含量较高,+0.250 mm产率达到52.25%,应选择适宜的粗煤泥分选设备对其分选回收;当精煤灰分≤11.0%时,曙光选煤厂粗煤泥属中等可选煤。针对曙光选煤厂重介旋流器分选精度低,介耗偏高等问题,以新型两段粗煤泥分选旋流器为核心设备,构建了粗煤泥分选体系,形成预先脱泥、粗煤泥单独分选与常规重介、浮选相衔接的工艺流程,完善了分选工艺。改造后,选煤厂原煤处理量由235 t/h提至285t/h,年处理原煤能力由120万t提至150万t;介耗由改造前的2.4 kg/t降至2.0 kg/t。每年增加精煤销售额1.14亿元,节省介质费用75万元,节省电费11.25万元。改造后曙光选煤厂工艺流程更加合理,生产调节更具灵活性,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降低介耗,增加原煤处理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远选煤厂原煤中原生煤泥含量大幅上升,浮选系统超负荷运行,总精煤中浮选精煤比例大幅度增加,精煤灰分高产率低的问题,选煤厂对分级旋流器、精煤弧形筛、浮选矿化器等关键设备参数做出调整,增加进入CSS分选机的物料,减少进入浮选机的物料,有效改善了浮选系统分选状态,最终精煤灰分降低0.21%,精煤回收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9.
1、前言这是一座入洗能力为120万吨的七煤集团选煤厂,原采用跳汰一浮选联合流程,生产十三级焦精煤(灰分11.5%)。近年来,用户对精煤灰分要求一般在10.00%以下,而该矿原煤属极难选煤,很难生产出灰分10.00%以下的精煤,为适应市场,最大限度回收精煤,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参照兄弟厂经验,在1999年初进行了重介系统改造,并于当年9月一次试车成功。2、工艺流程及特点主洗跳汰粗精煤及粗煤泥经刮板运输机给入煤介混合桶,再用泵送入重介旋流器,分选出的精煤和中煤分别脱去介质后成为最终产品,弧形筛下的合格介质返回煤介混合桶循环使用;脱介筛产生的稀介…  相似文献   

20.
应用射流浮选柱分选微细煤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细粒煤分选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射流浮选柱具有的浮选速度快、分选精度高、综合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特点。试验表明 ,在精煤灰分相近的情况下 ,射流浮选柱浮选微细煤泥的精煤产率明显高于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在精煤产率相近的情况下 ,前者的精煤灰分比后者的低 2 0 %~ 3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