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6,(4)
目的观察敦煌消定膏外敷对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软组织肿胀、瘀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Colles骨折行手法复位的患者,在手法复位后给予敦煌消定膏外敷及小夹板固定,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肿胀消退程度及治疗前后肿胀、瘀斑评分。结果治疗第1天平均肿胀消退程度显著高于治疗第3天、第7天,治疗第3天平均肿胀消退程度显著高于治疗第7天(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1天肿胀、瘀斑评分无明显变化,治疗第3天、第7天肿胀、瘀斑评分显著降低(P<0.01);84例患者中治愈6例,显效36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敦煌消定膏外敷对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早期软组织肿胀、瘀斑效果良好,可促进软组织修复,有效恢复腕关节功能,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3)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90例骨折后肢体肿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予中药汤剂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25例(55.5%),显效15例(33.3%),无效5例(11.1%),总有效率为88.8%。观察组有效40例(88.9%),显效3例(6.66%),无效2例(4.44%),总有效率为95.5%。两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2):77-79
目的:探讨水族止痛膏治疗Colles骨折初期疼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镇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Colles骨折初期疼痛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入院后均立即行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成功固定后2小时治疗组给予水族草药止痛膏外敷;对照组给予基质膏(安慰剂)外贴。两组给药方式均为每日1次,疗程均为6天。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6天分别观察患者疼痛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于同期抽取静脉血液检测血清中5-HT含量。结果:治疗组30例:临床治愈17例(56.67%),显效7例(23.33%),有效6例(20.00%),无效0例(0.0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0例,临床治愈4例(13.33%),显效5例(16.67%),有效14例(46.67%),无效7例(23.33%),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用药后2、4、6天时VAS值和血清中5-HT含量水平分别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族草药止痛膏外贴治疗Colles骨折初期疼痛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其机理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中致痛因子5-HT的含量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
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从辨证分型、中药内治法、中药外治法等方面入手,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及应用规律,为临床诊疗工作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1):1583-1585
目的:观察针刺干预老年人Colles骨折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老年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功能锻炼,以改良的Colles骨折GREEN and O'Brien临床评分为观察指标,分别在康复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6周后、治疗8周后各时期进行临床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共8周的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6周后、治疗8周后的各观察期的临床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干预Colles骨折后期功能恢复治疗,不仅能康复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还能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3):67-70
目的:研究活血利水法治疗Pilon骨折手术后患肢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静滴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利水法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患侧小腿肿胀值、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AOF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侧小腿肿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治疗组患侧小腿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及术后第1天(P<0.05),但对照组术后第1、3天患侧小腿肿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7天,两组患侧小腿肿胀值均低于术后第1天,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均低于治疗前,AOFA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667,P=0.010)。结论:活血利水法治疗Pilon骨折手术后患肢肿胀是临床上较好的治疗方法,能有效降低小腿肿胀值、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踝关节活动度评分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8)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下肢骨折后肿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骨折后肿胀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对症加血府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柏散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肿胀程度、疼痛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下肢肿胀消退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下肢骨折后肿胀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减轻上肢骨折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上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个体化镇痛、心理护理、呼吸训练、中医疗法、健康教育、体位护理及功能锻炼等方面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4-72hVAS评分及睡眠时间,术后24、48h镇痛药物的使用率,并对2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72h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4-72h睡眠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术后24、48h镇痛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减少(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睡眠状况,同时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2):162-163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下肢骨折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骨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和术后下肢肿胀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和术后下肢肿胀情况和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发生,促进患肢消肿,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6)
目的:对我院2009至2011年收治的108例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手术前、手术后以及康复训练进行总结。方法: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准备,采用心理护理以及术后病情观察、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和感染,以及康复训练等护理手段。结果:通过专科护理,患者术后愈合良好,3~6个月后通过回访9成患者达到痊愈。结论:对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加速患者痊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21):79-80
目的:探讨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其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切口愈合情况,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出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出院时间及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在改善不良情绪的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31):88-91
目的:探讨照护者运动康复护理技能培训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护者32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护者32例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照护者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的照护者经过系统的运动康复护理技能培训,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WMFT评分等内容。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当天以及出院后1个月的Barthel指数,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Barthel指数,观察组较对照组要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当天以及出院后1个月的WMFT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WMFT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要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照护者运动康复护理技能培训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上肢功能,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因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19):108-109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入院病床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77.5%,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依从性以及复诊依从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用时以及下床用时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能够显著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17):99-102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干预对骨折出院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6月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时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度、肢体功能康复状况、骨折愈合的程度、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经延伸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肢体功能康复状况、骨折愈合的程度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骨折出院患者实施系统的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患者对康复指导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骨折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1):37-38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石膏固定对踝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踝部骨折患者8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石膏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联合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消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Baied-Jackson踝关节评分、Mazur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Baied-Jackson踝关节评分、Mazur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法复位配合石膏固定治疗踝部骨折的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5):108-109
目的:探索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肘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可行性以及对预后的积极作用。方法:2014年8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肘关节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肘关节功能、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12.14±1.31)周vs(14.35±1.43)周,P<0.05];观察组肘内翻(0 vs 6.13%)、肌肉萎缩(1.27%vs 8.86%)和关节僵硬(1.27%vs 10.13%)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肘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疼痛、活动范围和活动能力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稳定性相当(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96.8±6.6)分vs(90.2±6.3)分,P<0.05]。结论:对肘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恢复肘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32):93-95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疼痛评估及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骨科收治的156例手术后疼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患者进行传统术后疼痛控制,研究组92例患者采用无痛病房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术后第1天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2.62±1.35)分,对照组(3.86±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5,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夜间睡眠时间比对照组延长,研究组患者(4±1.5)h,对照组(2±1.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7,P<0.01);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90±7)%,对照组(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5,P<0.05);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95±5)%,对照组患者(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5,P<0.05)。结论:患者术后疼痛的正确评估,优质的护理干预,为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创伤的恢复及心理、生理状态的调整创造条件,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29):77-7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及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南昌市第三医院骨科收治的128例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DVT、术后感染、便秘及压疮情况。两组干预前后采用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测定各组ESR、HCT、Fb、np、nbl、nbh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DVT、术后感染、便秘、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ESR、HCT、Fb、np、nbl、nbh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骨折患者血液黏稠度,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有效预防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分析建筑物接闪落雷相关问题,讨论涉及关键的、重要的、危险的、核心设备的建筑及区域减少接闪落雷破坏的必要性,提出人工干预接闪落雷技术的初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