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Planning》2015,(19):126-127
目的:观察四磨汤联合曲美布汀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联合应用四磨汤及曲美布汀,对照组给予曲美布汀治疗,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对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5%和61.8%,两组症状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1):125-128
目的:观察拜糖平联合西格列汀治疗餐后血糖控制不佳2型社区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3年3月-2014年5月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的2型社区糖尿病患者168例,分为联合组(n=84)和对照组(n=84)。对照组给予拜糖平餐前吞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西格列汀口服治疗,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FPG、2 h PG及Hb A1c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对比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3个月后2 h PG、Hb A1c水平较用药前降低,用药后较用药3个月时进一步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用药3个月及用药后2 h PG、Hb 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TC、LDL水平均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为9.5%,与对照组的1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糖平联合西格列汀用于治疗餐后血糖控制不佳2型社区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2 h PG、Hb A1c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1):2244-2247
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gype,ACST)导致的肝功能损害,术后将持续较长时间才得以恢复,机体恢复较慢,容易产生并发症,所以ACST术后肝功能恢复是关键。从中医角度分析ACST属"黄疸""胆胀",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其病机是肝胆湿热,郁久化毒入血,耗伤阴液,肝胆疏泻失职,发为"黄疸"。目前ACST患者术后恢复治疗的中医治法各异,尚无统一指导原则。治则治法总体上包括:疏肝利胆、行气活血、健脾益气、脏腑同治、扶正驱邪、清热解毒、通里泻热排脓、凉血养阴、利湿退黄等。处方常用中药大致包括:茵陈、龙胆草、郁金、山栀、黄芩、金钱草、陈皮、柴胡、大黄、赤芍、人参、丹参、北沙参、麦冬、五味子、附子、干姜、黄连、金银花、栀子、芒硝、山药、白术、茯苓、甘草、当归、枳壳、鸡内金、白扁豆、虎杖、生地黄、生石膏、青皮、陈皮、半夏、枳实、白芍、香附、木香、败酱草、白头翁、玄参、蒲公英、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红花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2):2509-2511
目的:探讨中医药特色疗法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试验组(1)术后第2天口服中药成方抗栓通脉汤(水蛭10 g,黄芪30 g,茯苓30 g,当归15 g,桃仁15 g,红花15 g,地龙15 g,木瓜15 g,赤芍12 g,甘草10 g),10剂,每日1剂煎400 m L,每次200 m L,早晚各1次。统一由本院制剂室熬制,并有专人配送。(2)术后即进行双下肢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气治疗,每日两次,早晚各1次,连用12 d。针刺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每日1次,连用12 d,由统一培训的专业针灸师完成,神阙穴穴位贴敷,每日1次,连用3 d。功能锻炼有同一康复师进行。对照组(1)术后第2天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5 000 IU,每日1次,连用14 d。(2)术后即进行双下肢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气治疗,每日2次,早晚各1次,连用12 d。针刺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每日1次,连用12 d,由统一培训的专业针灸师完成,神阙穴穴位贴敷,每日1次,连用3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10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PT)、D二聚体、双下肢静脉彩超、肢体肿胀情况、肢体功能活动情况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10 d、术后30 d、术后90 d,两组患者PLT、PT、APPT、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30 d,术后90 d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术后10 d时试验组血红蛋白基本恢复正常,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皮下瘀斑2例,对照组出现7例;彩超发现血栓共6例,试验组3例,对照组3例,6例血栓形成部位全部为腓肠肌肌间静脉,全部为膝关节置换患者。结论:中医药特色疗法预防血栓形成及溶解微血栓的同时,减少伤口渗血和术后贫血,体现了中药双向调节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章新星  刘伟中 《矿产勘查》2014,(1):55-60,63
目的:对国内有关老年人胃癌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评价两种营养方式在术后肠道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营养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9月,检索词包括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老年。纳入比较老年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支持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统计各文献中两种治疗方法对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术后肠道排气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 RevMan5.2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及排除,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1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患者925例。老年人胃癌术后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在营养状况方面,术后第1天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0,95%CI:-0.92~0.53,P=0.60);术后第7-9天营养状况对比,因存在较大异质性(I^2=79%),行亚组分析,老年人胃癌术后第7天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在血浆白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07,95%CI:-2.22~0.08,P=0.07);术后第8天血浆白蛋白水平,肠内营养组高于肠外营养组(MD=2.31,95%CI:1.47~3.15,P<0.00001);早期肠内营养并不会增加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概率,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5,95%CI:0.14~1.42,P=0.17);老年胃癌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患者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内营养组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肠外营养组(均P<0.00001);在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方面,肠内营养组有119例恶性呕吐、腹胀的不良反应。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患者恢复更快,早期肠内营养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等风险,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9):1720-1723
目的:观察补肾调冲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各项骨生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利塞膦酸钠片和乳酸钙咀嚼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调冲方(淫羊藿10 g,补骨脂20 g,熟地黄20 g,鹿角胶10 g,枸杞子20 g,墨旱莲20g,骨碎补10 g,杜仲15 g,桑寄生15 g,续断15 g,山萸肉10 g,丹参15 g,红花6 g)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症状、疼痛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临床疗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各项骨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以及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血清碱性磷酸酶(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ALP)、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钙(serum calcium,SCa)、血清磷(Serum phosphorus,SP)、活性维生素D3、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以及腰椎正位(L2~L4)及左股骨颈的骨密度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冲方能显著减轻腰背部疼痛,增加腰椎正位(L2~L4)及左股骨颈的骨密度,提高血Ca水平,降低ALP及BGP水平,且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活性维生素D3浓度升高较对照组明显,更能促进成骨细胞活性增加,有益于骨组织生成。治疗后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IL-1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补肾调冲方对升高雌激素水平有显著作用,并有效抑制了IL-1和IL-6等炎症因子生成,并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起到延缓和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1):2181-2184
目的:观察补骨脂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和体检健康女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并进行传代。鉴定并确定培养细胞。比较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及健康人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特征,根据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比较Notch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水平,对干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和成脂诱导,在补骨脂作用下根据RT-PCR检测Notch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健康女性比较,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Notch信号通路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补骨脂后能够逆转干细胞内已降低的Notch信号通路活性,其中Hes1表达水平升高3倍左右。在成骨分化和成脂分化过程中补骨脂能够促进成骨分化,同时抑制成脂分化和Notch信号通路活化。结论:Notch信号通路能够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可能是补骨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7):1262-1264
目的:观察中药药氧疗法联合黛力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黛力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药氧疗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24项)评估患者治疗后抑郁状态的严重程度,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SS-QO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有效率6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氧疗法与黛力新联合应用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9):1733-173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膏方治疗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血、调节脂代谢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膏方治疗,方药组成:黄芪30 g,人参10 g,丹参15 g,当归10 g,川芎15 g,桃仁10 g,红花10 g,枳壳10 g,水蛭6 g,炙甘草10 g。偏气虚者可重用人参、黄芪;偏血瘀者可重用丹参、川芎、红花。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心电图、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有效率为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变化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有效率为7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疗效比较,治疗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膏方可以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和心功能。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益气活血中药膏方在干预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再狭窄有较好作用,能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1):2200-220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行PCI术后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他汀类和硝酸酯类药物,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则加用降血糖药、降血压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合丹参饮(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甘草6 g,陈皮6 g,半夏6 g,丹参12 g,檀香12 g,砂仁12 g)。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气虚积分、血瘀积分及支架内再狭窄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气虚证积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瘀证积分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支架内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