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7,(11)
谢赫"六法"中有"骨法用笔",在中国画中,"骨"即骨骼,画中线条支撑画面,作为画面的筋骨,体现画面的轮廓、精神以及主体面貌。该文主要探讨李公麟白描线条的形成、对线条精准的运用和其线描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8)
中国的传统绘画历史源远流长,有着灿烂的辉煌成就。在中国画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线描构成中国绘画的基石。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提到:"无线者,非画也。"线条是中国绘画的灵魂。而白描线一直是中国绘画形式中最独特的艺术语言。在传统的中国绘画中,线在扮演表达物象的造型语言角色的同时,其线条自身的笔墨变化也在形成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形式语言。中国传统绘画靠线条的精确性、力度感和变化来表现所勾勒的对象的结构、体态、表情。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1)
石粉画从日本画中脱胎而来,以传统中国画的"立骨""立线"及写意精神为创作理念,以"六法"中的"骨法用笔"为绘制法则,并且实现了从使用工具、材料到操作感觉、表现技法、创作理念的转型,表现出其笔墨效果。石粉画的一系列转型是日本画创新实践研究的新成果,同时也是国内基于传统中国画笔墨表现的创新。文章就石粉画笔墨表现的转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7)
中国画的线条在造型和艺术形式上具有重大意义,线条的运用关系到一幅作品的审美品位。文章从线在中国画技法上的主导作用和表现,运用好线必须吸收书法艺术的精髓,创作艺术规律法则的运用及线条的发展等方面阐述中国画绘画语言中的线条。  相似文献   

5.
正线条作为最基本的绘画构成要素,在中西绘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写形传神的主要手段。而在中国画中,线的作用被不断强化,以线描的形式发展着。中国画画家历来重视线,从理论到实践,"线"这个独立的艺术元素始终贯穿其中。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无线者非画也。"潘天寿说:"盖吾国之绘画,一线为基础,故画法以一画为始。"不论是原始的彩陶纹饰,战国的墓室壁画,宋代高度写实的白描画还是清代的写意人物画,都是借线条来表现。线条不仅仅可以勾画物体的轮廓,表现其结构,更重要的是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6)
<正>线条作为最基本的绘画构成要素,在中西绘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写形传神的主要手段。而在中国画中,线的作用被不断强化,以线描的形式发展着。中国画画家历来重视线,从理论到实践,"线"这个独立的艺术元素始终贯穿其中。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无线者非画也。"潘天寿说:"盖吾国之绘画,一线为基础,故画法以一画为始。"不论是原始的彩陶纹饰,战国的墓室壁画,宋代高度写实的白描画还是清代的写意人物画,都是借线条来表现。线条不仅仅可以勾画物体的轮廓,表现其结构,更重要的是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9)
谢赫"六法"之"骨法用笔"体现为画者的性情、修养和品格。陈洪绶刚正直率的性情,有赖于其广博饱游而形成的深厚修养以及幽淡超脱、坚毅卓绝的品格。这些以特定的方式深刻地反映在其人物画艺术的用笔用线中。"骨法用笔"与陈洪绶内心状态之间的密切关联,体现为陈洪绶人物画中"铁骨"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24)
使用线条绘画是人类从蛮荒到文明的标志之一。从人类社会早期的洞穴壁画、岩画这些最原始的艺术作品,到彩陶文化中的几何纹、鱼尾纹等,再到近代国画中的十八描、书法中的中锋等,都能够看见线的痕迹、线的魅力。西方艺术大师对线条的理解更偏向于理性,认为它是一种绘画的、塑形的、精确的、客观的、高度概括的表现方式;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则表现为"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的细腻与意趣,用线甚至根据人物身份的不同而具有变化。无论中西方绘画用线多么不同,用线轨迹是一样的,这也是中西方绘画线条的相同之处。在美术基础教学中,线条也步入了课堂。笔者通过实践教学,试从线条的概念出发,阐明线条的风格、特征、技法,找出中西方绘画线条的异同点,并且结合具体的美术课程教学展开论述,对美术的教学模式做出积极的修正。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2)
线乃画骨,是绘画中最基本、最朴素的语言,不论是在东方绘画还是西方绘画中,线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中西方绘画中的线是有差异的。该文通过分析绘画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中西方文化对艺术发展的影响,阐述中西方绘画中线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6)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体系之一,其运用线条进行勾描与渲染,完成花鸟结构与色彩的塑造,在用笔和绘制技法方面有着工整与纤细的特征。该文主要探讨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18)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类绘画艺术,其绘画特点、艺术风格都有独特的一面。在中国画中,画家作画时往往通过用笔表现自己的情感、兴趣和绘画风格。画家的用笔对一幅作品的成败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艺术家都在寻求用笔的个性化,以表现自己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绘画之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经久不衰,成为中外绘画历史中的奇观,中国绘画讲求以"线"为造型,线不仅具有表现立体和取代阴影晕染的能力,它还可以表达色彩无法表达的力感和美感,线条至上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用不同的线条变化,表现不同的物体,不同的线条同样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绘画对线条的理解和表现是独特而超前的,线条是我国历代绘画尤其是人物画的基本造型手段。中国画家赋予线以情感,在主客观选择上以表达主观对客观的看法和理解为表现内容,因此在造型上不求"形似",更重"神似",更注重主观感受的传达。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艺术发展方面着重以唐代绘画艺术为例进行了线条艺术形式和发展特点的分析。从而更好的指导今天的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展线条艺术。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小时候曾对中国画进行过较为系统的培训,深知中国画的线条是不拘泥于造型的"写意"和"抒情"式的表达,通过不同的作画者,线条或细腻,或粗犷,或潇洒大气,或平静稳重。而正是由于在国画培训中锻炼出的对事物形态造型和线条运用的把控能力,为日后西方绘画中素描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而今以中西方绘画用线的比较为研究对象,以其各自绘画中线的运用及发展过程为中心线索,实现对中西方绘画中的线在运用上异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3)
中国写意人物画在历史长河中,以强大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并获得发展。一直以来,中国书法与绘画在用笔、形式、美感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书法可以提升中国画的气格,把握书法用笔在写意人物画中的应用将会增加艺术的多样性及丰富性。画家可沟通书法之"写"与写意画之"写"两者的关系,表现某种意境、创造出更加富足的精神世界。文章试图通过论述写意人物画与书法用笔之间的关系,阐述书法用笔在写意人物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4)
线条作为中国画的精髓,是描绘物象的结构骨架,是表达主观意识、情感的重要手法,也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语言,是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最简练的概括,更是绘画者的道德和精神力量的体现。它的魅力,谱写着整个中国画史,诠释了中国美学的价值,成为永恒的、有生命力的实体。笔者以中国画中线条的魅力为论题,阐述中国画线条的根源、特殊功用及其魅力,最终得出结论:线条是中国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9)
线条是速写表现的主要元素,丰富、生动、个性鲜明的线条是构成绘画艺术作品审美的重要元素。笔者通过对速写中线条的性质、线条在速写中的运用以及线造型法的分析,重新审视速写中线造型法的规律和技巧。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21)
在临摹中国画的过程中,学习者会遇到线条运用软弱、形象刻画僵硬、画面布局散乱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临摹的效果和学习者的信心。归纳、概括这些问题,该文作者认为谢赫的"六法论"具有化解学习难点、指明学习方法的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习者认识到"气韵生动"是临摹的最终目标,"骨法用笔"是临摹的关键,"经营位置"是临摹的重点和难点,"应物象形""随类赋彩"是临摹的指导思想,"传移模写"是临摹的动力支持,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打消疑虑,在临摹学习时思路更加清晰,进一步提高在中国画方面的艺术素养和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白描是以笔墨勾勒,不着颜色的绘画,是完全的线的艺术。白描线条因其具有造型、表情、审美的三种功能,而赋予它神奇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功能,造就了它在中国画造型中的支柱地位。传统白描的线具备书法性、概括性、写意性和表相性等特征,使其成为中国画中线的艺术的最高体现。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1)
西方绘画从审美观念到表现技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油画作为一门艺术,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必然带有时代和民族的特色,而形式语言和绘画技巧也随之而变。该文从东方绘画元素中的线、线性的意义与演变、线在中西方绘画中的表现等方面解读中国油画民族化的线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