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绿色建筑发展迅速,但大多项目只停留在设计阶段,无法得知绿色建筑运行情况、实际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使用后实测分析。文章研究对象为10个运行中的重庆地区绿色建筑,通过实地测试、问卷调查,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评价方法,得到了绿色建筑室内环境实际状况。对室内热湿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空气品质进行了主、客观耦合评估分析,并对原因从技术效果层面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室内环境各部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向,有利于指导后续项目设计、施工、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热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室内耗能随之急剧增长。据有关文献介绍:舒适建筑中大约50%的能耗用于采暖、供冷、通风和照明来创造人工的室内环境。人们希望借助设备运行得到舒适的室内环境,但事与愿违的是——人们未能如愿得到健康适宜的室内居住和工作环境,反而导致建筑室内外环境日益恶化。长时间生活在封闭的人工室内环境的人群中,大量爆发诸如“建筑综合症”、“大楼并发症”、“空调病”之类的新型疾病,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大大地被削弱。可见,依赖大量的耗能设备,形成所需的人工室内…  相似文献   

3.
以某医疗建筑为例,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既有公共建筑室内物理环境改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所形成的关键技术方法和改造思路予以示范应用。通过对既有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空气品质等方面现状进行调研测试,剖析了室内环境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分析了影响室内气流组织、室内噪声、室内PM2.5污染等问题的关键要素和改造技术原理,形成了针对性的技术改造方案和运行管理建议,总结了既有建筑室内环境改造的步骤和思路。通过理论计算和模拟的方法对项目的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选取寒冷地区1座绿色商场建筑与1座普通商场建筑,分别对其室内环境质量与顾客满意度进行为期1年的测试与调研,包括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与空气质量等,统计并分析4个季节的室内客观环境参数与392份顾客主观满意度问卷,对不同商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与使用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并结合主客观测试结果展开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在优先考虑使用者的要求,努力创造优美、和谐的外部空间环境的同时,应提高建筑的室内舒适度,改善室内环境,这就包括室内声环境。人们对室内声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标准也从"可以接受的"安静程度,提升为"安静、愉悦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6.
建筑室内环境因受到严寒地区气候的影响,封闭性较强,环境构成要素经常得不到更新与净化,而室内环境对使用者的社会、生理与心理三个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为初步探讨研究室内绿化对环境的改善作用,文章通过对严寒地区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他们对室内绿化好感度的问卷调查,并根据严寒地区冬季室内环境特点,提出室内绿化建设方法,其结论可为寒地建筑室内绿化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室内热湿环境指标是绿色建筑室内环境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由于严寒地区农村冬季室内湿热环境特性突出,居民有绝大部分时间滞留室内,故该组指标对于严寒地区村镇绿色建筑相关指标的确定极为重要。根据严寒地区村庄调研的统计及不同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下室内热湿环境指标的特征,参照国内外绿色建筑标准,探索严寒地区农村绿色建筑室内热湿环境指标表征与指标值,提出相应的控制引导策略,为严寒地区村庄室内环境的绿色化建设与人居环境的优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商业建筑室内环境对购物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金霞 《山西建筑》2009,35(4):39-40
将商业建筑的室内环境分成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分别对应不同的室内环境加以分析,从建筑师及室内设计师角度总结出有实用价值的设计策略,阐述了商业建筑室内环境对购物心理的影响及室内文化与环境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对营造良好的商业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珠  杨卓强  孙铭壕 《山西建筑》2007,33(36):13-14
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原则,首次提出“城市窑洞”构想,采用试验、理论分析、计算、工程实例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市窑洞”所采用保温系统材料、设计及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进行建筑室内保温,将建筑室内温度波动维持在非常小的波幅范围,营造出冬暖夏凉的室内环境,使城市建筑室内热环境接近窑洞热环境,使建筑在有效满足各种实用功能的同时,成为有益于使用者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  相似文献   

10.
开放性的室内生态系统与绿色的室内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室内环境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态系统 从生态学的观点可以把室内环境看成一个开放性的生态系统,此开放性的生态系统在与室外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同时,在系统内部也存在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这种室内与室外、室内自身的物质能量交换作用;对室内环境质量的优劣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具体以室内的空气质量.室内热舒适状况、室内光环境状况、室内声环境状况等方面的内容表现出来,并直接作用于室内环境的主体──人,使人体对室内环境产生总体的感受(如图所示)。 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绿色的室内设计,有必要从生态学的角度,从满足人体基本…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雾霾严重的室外环境现状入手,进一步阐述了绿色建筑中保障健康室内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对室内功能设计、建筑施工、室内装饰材料选择及能源浪费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建筑使用者的心理需求,提出了我国绿色建筑中影响室内环境因素。最后,结合绿色科研技术提出了我国新型绿色建筑中优化室内环境的具体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绿色建筑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推广,居住建筑的室内声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室内环境章节中,控制项要求绿色住宅建筑的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楼板和门窗需满足现行国家标准GB 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中的低限要求。通过对温和地区居住建筑中常规使用的外墙、楼板、门窗的构件隔声进行对比分析,为温和地区绿色居住建筑室内声环境控制提供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是学校教室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为探索更有效的室内环境评价与分析方法,文章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重要-满意象限法"这三种方法,提出"室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华侨大学4间普通教室进行实例研究,对教室总体室内环境以及声、光、热、空气质量等环境因子的质量现状和改善要求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用于建筑室内环境质量调查和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除高校教室外,所提模型亦可运用于其他类型建筑的室内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14.
室内环境实测评价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具有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绿色中学是指通过绿色校园认证的中学校园。文章以杭州某绿色建筑认证的中学为例,通过室内环境物理参数实测和人员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该绿色中学教室室内环境实际状况。结果表明,该学校教室在声、光、热环境方面无明显问题。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对教室室内环境的要求,室内CO2浓度应低于0.01%。测试建筑冬季室内CO2浓度达标率较低,主要原因是上课期间门窗紧闭,且通过下课自然通风无法快速降低CO2浓度,需对教室增加机械通风以增加通风量。  相似文献   

15.
徐钟  张晓超  高峻 《四川建筑》2007,27(1):54-55
在建筑设计中,声环境的构建日益成为“以人为本”宗旨的深入体现,建筑师需以声学基础理论为依据,合理解决室内音质的塑造和建筑噪声控制问题,与其它环境影响因素共建适宜的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朱文睿  杨柳  谢栋 《建筑技术》2012,43(7):615-618
通过对陕南地区汉中市勉县黄家沟村建筑的实地现状调查和对室内环境的测试,得出该地区的建筑热环境和建筑能耗状况。分析汉中地区乡村建筑的空间布局,室内热环境及能耗方面主要问题,并结合室内热环境测试,定量分析了当地建筑的生态适宜性,为乡村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孟媛波 《建筑》2008,(4):60-61
在人的一生中,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品质如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及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身心健康及工作效率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上述  相似文献   

18.
虽说对建筑的定义与理解是纷繁复杂,但说建筑是门环境艺术总该是没有人有异议的,而室内环境以及由建筑外在形象塑的室外环境正是建筑环境艺术的两大重要构成部分。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当代信息社会,室内环境与建筑形象的塑造者已分别由室内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分工承担,这种分工导致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容易使建筑的室内环境无法协调统一、自然结合甚至完全脱节。本文正试图从方方面面的分析中寻求两者的最有利协调因素。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声环境是绿色建筑中室内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研究了目前广西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类型、构造做法及隔声的性能。通过与绿色建筑及相关建筑隔声标准规范的比较,对广西绿色居住建筑的隔声设计及实施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建筑》2019,(5)
通常情况下与室外相比,室内环境更易产生各种污染物,因此室内的空气质量常不如室外。建筑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高效通风是维持、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在室内污染物产生的情况下,从室内通风系统的有效通风评估、室内污染物控制评估、换气能力评估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健康建筑视角下,通过高效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